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本文讨论一种分区覆盖的广域通信系统-多基站同播通信系统,介绍了同播系统的特点,阐述了同播系统信号失真的机理和消除信号失真的方法。对基站发射频率的一致性、调制信号的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的差异以及CTCSS信号对同播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这些影响因数给出了具体的要求及实现方法,本文还详细介绍了同播系统优化调节的方法及步骤。  相似文献   

2.
汶川地震暴露了我国应急通信系统不能满足突发事件通信需求,必须研究新型应急通信技术以克服当前应急通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平流层通信技术实现应急通信系统的方法:在由飞艇组成的高空航空平台上装载基于微波技术的应急指挥通信系统和蜂窝移动基站,应急指挥通信系统用于突发事件的指挥通信,蜂窝移动通信用于公众通信.分析表明,平流层应急通信系统符合应急通信需求,具有部署快、成本低、容量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在集群通信占有的频段频点(信道)数量有限,一般数字无线集群通信系统使用国家指定的民用频段。为充分利用有限的频率资源,有必要统一规划城轨交通的数字无线集群系统频率,确保无线通信频点资源满足未来线网发展的需要。文章从信号场强覆盖、在站厅层和隧道内,基站输出的射频信号、频率复用方式等角度对城轨交通数字无线集群通信系统频点使用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4.
防雷系统是通信系统的重要和基本组成部分,文中从移动基站受雷击的原因入手,根据基站机房内外设备的防雷特点,提出对防止雷电波入侵的变压器防雷系统和低压交流供电线路防雷设置来防止雷电波入侵,从而达保护供电系统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于春来 《科技转让集锦》2012,(3):158-158,160
在一些偏远地区和用户数不多的移动信号盲区,要架设基站成本太高,基础设施也较复杂,为此提供一种成本低、架设简单,却具有小型基站功能的经济有效的设备——直放站是很有必要的。需要说明的一点,直放站的建立,并不增加基站的通信容量,因为直放站没有产生新的频率(或信道),所以容量不会增加,但它帮助基站吸收用户,提高了基站的工作效率。直放站现场开通时,虽然不像基站那么复杂,但也是有它自己的一些特点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无人机远程搜救系统的通信效率和整体搜救成功率,提出了无人搜救机组的新型移动中继通信模型。该模型引入移动中继和协同通信技术,实现无人机组之间以及无人机组与地面基站之间的通信连接、数据传输和信息同步。理论分析和仿真测试表明,该模型提高了无人机组的数据采集效率,减少了无人机组的数据采集时间,提高了控制平台的机动性和搜索效率。  相似文献   

7.
针对由卫星通信网络、地面移动网络以及空中飞行平台所组成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Hybrid Satellite-Aerial-Terrestrial Network,HSAT)下行链路的系统吞吐量问题,提出了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地面基站选择及功率分配算法。在这一网络中,空中飞行平台需要地面基站为其进行中继通信。因此,地面中继基站的选择和功率分配决定了系统的吞吐量。所提算法为了取得对系统吞吐量更好的优化效果,将优化系统吞吐量和满足约束条件建模成两个优化目标,通过设计特有的迭代选择过程使地面基站选择和功率分配不断优化。仿真分析表明,所提算法在保证用户最低通信需求的前提下,有效提升了系统的吞吐量。  相似文献   

8.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迅速膨胀和发展,基站建设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基站性能的监控与管理问题,本论文探讨了基站建设管理问题.首先简要分析介绍了基站建设的基本流程,在此基础上重点设计研究了基站性能监控管理系统,从系统架构和功能两个角度完成了基站管理系统的构建,并详细分析探讨了管理系统的功能实现及系统通信机制的实现,对于进一步提高通信网络基站建设及其功能性能实时监控和管理水平具有一定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干扰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独立成分分析(ICA)和支持矢量机(SVM)的通信信号调制识别算法。算法利用多天线接收技术,采用独立成分分析方法寻求观测样本矢量的统计独立分量,设计了以二值支持矢量机(SVM)为基础的多值分类器,该算法具有较高的训练速度和较好的分类性能。仿真表明,当信干比大于10 dB、移动速度小于12 m/s时,算法的总体正确识别率超过0.9。干扰环境下的信号调制识别研究具有较重要的实际工程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该心音测量及分析系统可以实现心音信号的采集、模拟电路调理,并将数据经单片机模块传至上位机模块对信心音号进行分析。串口通信模块基于MATLAB环境实现心音数据的传输。上住机分析模块主要利用MATLAB实现心音信号的实时显示。  相似文献   

11.
该心音测量及分析系统可以实现心音信号的采集、模拟电路调理,并将数据经单片机模块传至上位机模块对信心音号进行分析。串口通信模块基于MATLAB环境实现心音数据的传输。上位机分析模块主要利用MATLAB实现心音信号的实时显示。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通信侦察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讨论了通信系统中天线、射频前端、接收机及 信号处理终端等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技术,分析了通信信号侦察中信号的快速搜索、截获、调 制识别和高精度测向、定位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频谱资源有限,因而如何提高频谱利用率,即扩大通信容量,是蜂窝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在简要介绍智能天线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指出使用智能天线可以扩大通信容量。提出在TD-SCDMA系统的基站端使用具有8个天线单元的同心圆结构的智能天线来扩大其通信容量,给出了该智能天线接收模型的信号分析,并从理论上给予了推导证明。在TD-SCDMA系统中使用智能天线可以明显改善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降低运营商投资和提高其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4.
对目前通信行业耗能的主要种类和用途进行了概述,重点对通信网络的主要部位--通信机旁和基站的电能消耗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就这一问题从网络期规划设计、节能减排措施方面,提出了初步的分析和建议,努力做到降低运营成本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针对基站动态组网时覆盖和连通率低、业务中断率高等问题,设计了通信基站的再部 署策略。在该方案中,利用信号强度计算虚拟力指导基站移动,利用业务量产生额外力 保护当前业务。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使基站间覆盖和连通率得到有效提高,同时业务中断 率较原虚拟力方法降低约50%,使基站动态组网的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从无人值守通信基站经常被盗情况的入手,对实现远程集中监控的方案进行了深入分析,阐述了利用传输公务电话实现无人值守通信基站安全防盗集中监控的方法和效益等问题。使用情况表明,系统方案可实现,整体稳定、可靠,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基站天线作为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对通信质量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关键技术被广泛研究。通过对基站天线的电调技术、极化技术、宽带技术、阵列天线多频技术和基站天线小型化技术等的研究发展历程介绍,分析了这些关键技术在工程上的实现方法与措施,总结了这5个关键技术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在基站天线下一步的发展中,需要将多个关键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阵列天线多频技术和基站天线小型化技术将成为今后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些特殊的移动通信环境中信号的到达角度(TOA)、到达时间(AOA)等信道参数估计的复杂性,提出一种基于散射体均匀分布室外统计信道模型。该模型将树木中的树冠层作为散射体呈均匀分布在移动台与基站周围的椭圆形区域内,通过树冠层在雨雪环境中的相对介电常数来分析降雨降雪量对信号传输带来的影响,可以方便地估计出此室外微小区的空时信道参数,如AOA概率密度分布函数、TOA概率密度分布函数以及到达角度/到达时间(AOA/TOA)联合概率密度分布函数。仿真结果表明,信号的到达时间TOA以及到达角度AOA随着降雨降雪量的增大而增大,尤其当降雪量增大使得树冠层相对介电常数达到4.5时,信号的传输将被阻塞。该模型的信道参数估计结果符合理论与经验,扩展了移动无线通信信道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原理,组成,配置,探讨了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通信基站建设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师延辉 《商》2014,(36):196-196
青海海北地区地域广阔,住户分散,通讯网络目前已覆盖大部分地区,但仍有部分山区没有网络信号覆盖,目前通信方式不能完全满足电能量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需要,无法实现"全覆盖、全采集、全预付费"的用电信息采集目标。同时由于这些用户地处偏远地区,抄表收费任务重、难度大,运行维护成本高,因此急需一种通信方式来补充完善该地区实现电能量信息的采集。跨台区双向集中抄表系统是专门针对偏远地区通信信号差的特点开发和研究出的用户用电管理系统。该系统不同于传统的电力载波通信,其科技含量高、环境适应能力强,通信完全利用现有电力线作为传输载体无须增加任何额外设备,对现有电网完全兼容无特殊要求,对电网本身的频率和幅值变化不敏感抗干扰能力极强。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无泄漏和旁路现象,不需要滤波器和阻波器,可实现完全双向通信,上下通道互不干扰,还可进行多通道通信。对终端设备的访问是直接的,无须任何中继环节。该抄表系统可直接穿过台区配电变压器,跨越两个电压等级(10KV/220V)进行通信,在一个变电站辖内无地域性限制。该系统主要适用于偏远农牧区和信号相对较弱的地区,可以有效解决目前移动信号覆盖盲区抄表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