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机载防撞系统(TCAS)是针对具有较大垂直高度变化率的大型飞机设计的,系统设定条件和与之相关的解脱建议并不能适用于通航飞机。针对通用航空的防撞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DP)的防撞逻辑设计方法。首先,将飞机空中相遇过程的动态模型转换为离散转移函数;然后,基于防撞系统结果事件末端效用函数进行MDP建模,采用动态规划方法导出了最优防撞逻辑的迭代方程;最后,给出了通航飞机最优化防撞逻辑的设计流程并对最优防撞逻辑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调整效用比参数可以在保证安全性能的同时有效降低系统告警率。在垂直相遇高度小于30 m的相遇过程占比高达18〖WT《Times New Roman》〗%〖WTBZ〗的情况下,当告警率大于0.85时系统的碰撞概率仅为2.88×10-4左右。该设计方法对我国在低空空域通用飞机防撞系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某车型设计了一款防撞梁,基于汽车轻量化理念,防撞梁材料采用铝合金。以GB17354-1998为标准,在Hypermesh中建立了防撞梁的有限元模型,调用LS-DYNA进行碰撞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仿真得出防撞梁低速碰撞的变形及位移情况,并对其结构进行了优化,为整个保险杠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减少和避免飞机相撞的危险,飞机上需要加装机载防撞系统。但是机载防撞系 统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需要与其他机载设备交联。通过分析机载防撞系统交联关系以及与 机载设备的接口特性,提出了某型运输机机载防撞系统与原机设备通过研制接口适配器实施 交联的方法,给出了接口适配器的技术实现方案。据此方案研制的接口适配器已成功应用于 某型运输机机载防撞系统改装工程,实现了机载防撞系统与机载设备的交联,提高了飞机空 中防撞能力。  相似文献   

4.
由于设备性能的限制,民航飞机目前使用的机载防撞系统TCASⅡ不能适用于编队飞 行防撞。为了解决飞机编队飞行防撞以及与民航飞机TCASⅡ兼容的问题,给出了一种基 于二次雷达(SSR)和ADS-B混合监视的机载编队防撞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了TCAS主动 监视和被动监 视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唯一的24位S模式地址来识别和归类目标飞机,将TCAS的监视数据和A DS-B的监视数据进行数据融合来完成对目标飞机的监视和跟踪。通过将大型编队划分为多个 编队单元的方法,由长机负责保持各个编队单元之间的安全间距。采用收发器将长机产生的 位置保持和碰撞避免的操纵指令通过高频数据链路传送给各个编队单元,各个编队成员按照 操纵指令调整自己飞机的位置,完成对整个编队的位置保持和碰撞避免的集中控制和分散执 行。该方案可以为机载编队防撞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一种基于数据链的自动空中防撞技术,从空中自动防撞系统需求出发,描述了系统 基本工作原理和流程。采用二次曲线拟合方法,给出了最优控制数学模型,以求解无人机航 路间的最小距离,实现最优机动操作组合。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空中自动防撞系统可在碰撞发 生前的最后时刻有效完成逃逸操作,避免发生飞行碰撞,可为无人机编队提供进近飞行的安 全防护。  相似文献   

6.
桥梁结构物防撞护栏是结构物建成后行车过程中惟一可见、影响造型美观的外露工程,工程质量的好坏和几何尺寸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的整体形象,所以质量要求标准非常高.如何保证防撞护栏的几何尺寸及美观顺直是施工单位追求的目标,由于防撞护栏形状特点决定了施工技术不易掌握和混凝土护栏外观存在缺陷,其中尤以气泡多、外表线条不顺直最难解决,不易克服.为此,本文在这里围绕高速公路防撞护栏的具体施工过程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针对机载防撞系统(TCAS)空对空通信时存在的同步混扰,采用飞机分布因子结合问询功率和问询速率的控制方法,建立了干扰限制的数学模型,给出了TCAS监视功能干扰限制的设计流程。按照DO-185B标准定义的高密度飞机分布环境,采用计算机仿真得到了TCAS干扰限制功能在高密度空域中统计性能,对不同监视区域中TCAS应答机的占用率与DO-185B的设计需求进行比较,验证了设计的干扰限制功能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仿真结果表明干扰限制算法能够满足高密度空域中TCAS监视功能的要求,在TCAS干扰限制功能的设计和性能评估方面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部队信息化综合保障的要求,满足对毫米波防撞雷达系统内场的检测需求,新 设计了毫米波防撞雷达二线检测系统,通过测试系统不同的功能测试模块能够实现快速准确 定位故障模块的功能,提高了设备的维修保障水平,可为同类型雷达二线检测设备的研制提 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在搬运货物过程中经常会由于不小心而与墙壁或走道摩擦等而造成墙壁或货物损坏,开发了一种防撞板.本新型防撞板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安装方便、使用成本低,可以根据使用环境不同可自由选择色彩,能广泛应用于防潮、防腐等场合.实践证明,该新型防撞板安全性高,能够有效降低货物在搬运过程中的损失率,可在行业内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据统计,80%的车祸都是由于司机反应不及时所引起的,而其中65%以上属于追尾相撞,那么现存的世界各国所研制的几十种汽车防撞雷达为什么又没得到广泛应用呢?原因主要是体制问题,其次是成本问题.为此,提出了基于编码或码字识别汽车防撞雷达这一设想及其示例,即变初值变结构(VIVS)准混沌编码识别汽车防撞雷达方案的核心技术,并对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1.
现今使用的防撞浮标定位装置利用听水器进行定位,在风浪较大的情况下定位精度低、定位响应缓慢。针对上述问题,设计基于海上风浪测定的船舶防撞浮标定位装置。设计包含通信模块、GPS、核心控制模块的装置硬件部分后,利用风浪观测值作为补偿实现实时浮标位置定位。对比实验表明,该浮标定位装置的定位精度大幅提升,响应时间大幅缩短。  相似文献   

12.
试述公路防撞护栏的具体施工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防撞护栏按设置位置可分为路侧护栏和中央分隔带护栏.路倜护栏,是指设置于高速公路路肩上的护栏.目的是防止失控车辆越出路外,避免碰撞路边其它设施和车辆翻出路外.中央分隔带护栏,是指设置于公路中央分隔带内的护栏.目的是防止失控车辆穿越中央分隔带闯入对向车道,并保护分隔带内的构造物.由于高速公路行车速度快,行车密度大,在高速公路上必须设置一套完整的安全设施.防撞护栏作为安全设施的组成部分对防止行车事故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论述了高速公路防撞护栏的具体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快速发展的通用航空对避撞的迫切需求,在基于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Broadcast,ADS-B)的通用航空监视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了通用航空防撞系统,该系统与无人机和运输航空一体化构建。结合ADS-B工作范围广和通用航空防撞复杂的特点,提出并构建了包括紧急避撞、一般避撞和提前避撞的三级避撞系统。分析了避撞系统中区域的划分,给出了避撞处理流程,讨论了每一级避撞需求及其关键算法。  相似文献   

14.
英国逊·EMI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目前已经开始试飞一种新型电子设备。它能向直升飞机驾驶员预报飞行路线上的障碍物。该设备采用激光测距技术搜索直升飞机下方的地域。在处理完反射回来的信号后,它能用所提供的高精度距离和方位信息组成激光图。该设备安装在直升飞机的机头下面。当设备通过方位平面时,反射镜使1R激光器中窄波束以垂直平面旋转,每秒钟搜索一次飞机下方的整个区域。利用信号处理与飞机飞行路线和高度有关的信息设备就可以音频和视频形式,或者以地形图  相似文献   

15.
高度跟踪器对于机载防撞系统(TCAS)能否可靠工作至关重要。传统的高度跟踪器采用线性α-β跟踪器,高度报告的“粗量化”精度将导致线性α-β跟踪器的性能劣化。为此,设计了一种对30 m量化精度高度报告的非线性跟踪器。核心思想是利用多次高度层穿越占用时间以及穿越高度层数来计算高度率,并将飞行过程划分为5个不同状态,不同状态采用不同高度率修正公式。仿真结果及误差分析显示非线性高度跟踪器在跟踪精度和响应时间两方面均优于线性α-β跟踪器,有效提高了TCAS做出防撞决策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综合利用节点物理状态信息(位置和速度矢量信息)和社会关系信息(历史相遇信息),提出一种多信息融合的概率路由算法(PRMF)。该算法依据节点间距离的远近程度动态调整两类信息在预测相遇关系中的权重,以选择合适的信息来计算传输概率,并依据传输概率的大小选择转发节点。另外,还引入有效的分组副本控制和分组散播策略,并结合预测信息改进了节点缓存管理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几种路由算法相比,PRMF保持了较低的平均开销,同时具有最高的投递率和最小的平均延迟。  相似文献   

17.
在空中交通管制(ATC)领域,广域监视系统中的ADS-B接收机在飞机飞行方向改变时 ,由于其收星的数量减少导致数据率变低,并且在飞机降落过程中丢点严重。结合ADS-B数 据的特点,采用两个模型分别表示飞机的匀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状态,利用三点速度方向预 测修正对地速度,并引入飞机降落的先验模型,实现在广域监视中对飞机的有效跟踪。 真实数据验证了该方法可有效提高数据率和改善飞机降落过程中的跟踪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多基测角交会、时差相差、时差频差定位系统复杂度高、同步要求高的问题,利用测距机(DME)系统测距模式中飞机与台站的通联关系,提出了一种对飞机无源定位的方法。已知地面DME台站位置和本机侦测点位置,通过对飞机地空测距询问信号、台站距离应答信号的到达时间、方位进行测量并进行解码分选,对解码分选结果进行关联聚类,再利用DME测距工作模式的随机询问特性进行询问-应答信号的时序匹配,最后根据配对信号的到达时间差、DME台站位置以及飞机方位对飞机进行计算定位。通过仿真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在固定DME台站位置已知的条件下该方法具有工程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大区域森林环境电波传播特性预测的准确性,研究抛物方程(PE)法在森林环境电波传播特性预测中的应用,提出了基于抛物方程的森林模型。该模型采用PE法实现准确快速求解,考虑森林在垂直方向上的非均匀性,引入森林分层模型,将森林分为树冠、树干两个均匀有耗介质层,并根据森林区域的特性参数确定各有耗介质层的等效介电常数,相比于传统将森林等效为一个给定介电常数的均匀有耗介质层,能够更准确地描述森林对电波传播的影响。将其应用于三种常见绿叶林的电波传播特性预测中,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反映不同区域、不同植被种类的森林对电波传播的影响差异,有效预测大区域森林环境电波传播特性。  相似文献   

20.
借鉴飞机天线方向图地面自由空间测试场测试方法,利用直升机 空中悬停特性进行天线方向图测试,以达到节省试飞架次的目的。分析了如何进行直升机悬 停位置的选择以及直升机到测试点的距离和垂直高度的计算,总结了直升机超短波天线方向 图测试中的定点悬停试飞驾驶技术。该试验方法在飞行试验中得到了验证,与传统试飞方法 进行对比,工作效率提高2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