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当前,在许多城郊乡村,一种以农村乡(镇)、行政村、自然村为一个社区范围,农民以这个社区的集体经济作基础实行股份合作的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经济蔚然兴起。这符合中央提出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推进制度创新,增强服务功能,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主要形式”的要求,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广东农村社区型股份合作制,可分为社区组织类型的股份合作制和社区企业类型的股份合作制两种类型。社区组织类型的股份合作制又可分为社区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和社区集体土地股份合作制两种类型。社区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和社区集体土地股份合作制一般实行统一核算,而社区企业类型的股份合作制一般实行独立核算。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身存在的一些体制性矛盾日益显露。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浙江和上海一些乡村在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的改革上率先进行了探索。在坚持资产集体所有和不可分割的前提下,采取将集体经济组织现有的部分资产量化给本村社员.然后组建社区股份合作社从改革涉及的资产内容来看,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将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拥有的实业资产部分量化给本村社员,实行股份合作制。一种是将农民所拥有的村范围内的集体土地承包权以一定  相似文献   

4.
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是把股份经济和合作化经济某些原则、因素结合而构成的一种新型的集体经济组织形式.股份合作制是股份制和合作制的统一体,是以股份制形式经营的合作制集体经济,其管理和运作有一定的特殊性.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管理和运作模式,但还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无锡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实践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就是在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基础上,按照股份制和合作制的基本原则,将村级集体净资产的部分或全部,按人口和劳动贡献折股量化,使原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全体成员享有明晰的集体资产产权,并按股份进行收益分配,形成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自主经营、民主管理、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与运作机制。近  相似文献   

6.
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是目前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一个重点。最近,我们到无锡市第一家也是江苏省较早实行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北塘区进行调研,深深感到,这项改革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重大、意义深远,有条件的地区应当积极引导,完善政策,因地制宜,加快推进。 (一) 无锡市北塘区位于无锡市北部,下辖黄巷、山北两镇22个村,2003年全区村级总资产6.23亿元,其中经营性净资产3.81亿元,村级年可支配收入1.1亿元,村均达500  相似文献   

7.
农民变股东——广东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一批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的股份合作经济组织。至2008年底,全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制个数为10670个(不含深圳市),其中,乡镇级318个,占经济联合总社33.3%:村级1530个,占经联社总数的6.8%;组级8822个,占经济社总数的4.1名。全省有农村股份合作制企业5670个。目前,东莞、中山、佛山三市农村社区已基本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造工作。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8.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集体资产权属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集体资产的运营主体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集体资产的所有权人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但由于80年代中央提出政社分开的改革目标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以及国家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立法规制不完善,当前农村集体资产运营主体及所有权人相当混乱。为解决此问题,必须修改完善现行法律、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的唯一法定主体、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对集体资产存量较大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革、在“村改居”社区实行居民自治组织与集体经济组织分离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   较为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村级社区合作组织的良好运行需要有较强大的集体经济作支撑。反过来讲,如果村级集体经济不发达,社区合作组织就难以为农户提供有效的服务,因此,发展集体经济,解决“有钱办事”,是加强村级社区合作组织建设的一个关键。然而,从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的趋势看,村级集体经济的主要经营载体——村集体企业正向着股份合作制企业、独资企业的方向演进,产权主体日益人格化,集体资产股权逐步落实到社区农民个人,“人人所有、人人没有”的传统集体经济模式正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随…  相似文献   

10.
杨坚争 《中国农史》1996,15(2):83-91
本文首先从合作社产生的历史入手,分析了合作制与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而深入考察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股份合作制企业产生的时间、地点及原因。文章认为,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股份合作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河南省密县和临汝县、安徽省阜阳地区、河北省沧州地区、广东省吴川县、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等都是股份合作经济最早的发源地。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股份合作制企业已在全国许多地区迅速椎开,温州地区和深圳市等沿海地区则在这一时期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股份合作制模式。作者认为,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为股份合作制企业的产生提供了最基本的前提条件,而商品生产自身的内在要求则是农村个体经济和原有集体经济走向股份合作经济的根本原因。作者还将农村股份合作制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探索起步阶段、引导扩展阶段和推广规范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特点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11.
<正>上海市闵行区是全国唯一以多种形式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为试验项目的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是全国最早进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地区之一。上世纪90年代初,该区虹桥镇虹五村就实行了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经过20年的探索和实践,2011年闵行区开始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到今年初,已有97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完成改革,占全区174个村的56%。近期,我们对闵行区农村集体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我们对浙江省社区股份合作制的情况作了专题调查。本文根据调查情况,重点分析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动因与制度创新,并对进一步深化改革作一些探讨。一、改革的动因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发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我国农村股份合作制的主要类型之一。浙江省自90年代以来各地就一直在探索,但真正取得实质性进展的还是近两年。从调查情况来看,截至2003年6月底,已完成社区股份制改革的有125个,正在实施改革的村有137个。从推行时间看,2001年前完成改革的村数有52个,2002年和2003年6月底前已完成改革的村数达到了73个。从…  相似文献   

13.
沈阳市东陵区农村股份合作制自1986年省政府下发《关于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实行股份制经营的若干规定》以后,发展较快,效果较好。截止1993年底,全区共有村以上独立核算的集体企业322家实行了股份合作制,股金总额达22.472万元,其中集体股金18.542万元,职工个人股金3930万元,占股金总额的13%,入股职工8.873人。股份合作制的形式,有全资全员型;全资全员加吸收法人股及自然人股;集体资产不做股,企业经营  相似文献   

14.
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是继家庭承包责任制、乡村集体企业改制之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三次重大突破。1993年5月杭州市西湖区益乐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诞生,标志着浙江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拉开序幕。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一些地方纷纷将村经济合作社(《浙江省村经济合作社组织条例》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定为村经济合作社)改革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少数改革为股份制公司。到2008年6月底,浙江已建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1044个,累计量化集体资产208.4亿元,享受股份社员149.2万人;2007年社员按股分红9.6亿元,人均698.18元。  相似文献   

15.
冷文娟 《中国改革》2008,(2):65-65,69
目前,北京部分远郊区县正在进行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的改革。改革的村把包括村集体资金、土地、房产以及各种机械设备在内的所有集体资产变成股权,成立村民董事会,实行劳龄股和户籍股相结合的计股方案,建立股份合作制企业,农民变成了  相似文献   

16.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四大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制改革,动因是工业化、城市化推进中农民失去土地保障和集体迅速增加的货币资产,根源是集体资产产权模糊和村干部对资产的集权管理,外力是成功的乡村集体企业股份制改革经验和不断完善的现代产权制度,结果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制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在集体土地被征用,土地资产基本转为货币资产的一些地方,大胆进行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制改革。集体土地被部分征用或没有被征用的部分地方,也作了改革探索和尝试。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制改革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初,集中于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发展速度不快、进展不均。究其原因主要存在法律政策、制度安排、思想认识、机制建设四大障碍。  相似文献   

17.
一、农村股份合作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经济根源1 在农村实行股份合作制经济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广大农民在为自己求生存、图发展的探索中 ,大胆“拿来”股份制这一现代企业组织形式 ,并与中国国情 ,特别是与农村实际相结合 ,创造性开展股份合作制实践 ,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村股份合作制 ,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发展乡镇企业之后 ,我国在借鉴人类文明成果基础上的又一伟大创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普遍推行和其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措施的实施 ,特别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调…  相似文献   

18.
2002年以来,河北省全面推行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全省5万多个村全部取消了向农民征收提留、统筹为主的税费制度,改为征收农业税和农业税附加、农业特产税附加的新农村税费制度。随着税费征收方式的改革,农村财务管理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一是财务管理主体。过去农村财务管理主体是村集体经济组织,税费改革后,征收的税费资金由乡镇经营管理部门监督管理,财务管理除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外,乡镇经营管理部门也成为部分村级资金的管理者。二是财务管理内容。过去村级收入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提留、统筹费,税费改革后村级收入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农…  相似文献   

19.
南汇区高度重视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于2006年初制定出台‘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指导意见》,并选择康桥镇沿南村先行。  相似文献   

20.
一、村级财务管理的主要模式 (一)“村有村管”模式 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民主理财的原则实行集体资产和账目的自我管理,是村级财务管理的基本模式。其特点是按照《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要求,由村集体经济组织设立专门的财务人员,对村级财务实行独立核算,独立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独立性较强,村级自主权较大。从村级财务管理运行情况看,“村有村管”模式适应于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村级财务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比较高的村集体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