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重庆大学城后勤工程学院新校区的西南角,有一栋5层楼的大楼——后勤工程学院绿色建筑示范楼。阳光下,它并不起眼,玻璃幕墙、绿色植物生长在建筑外墙……可它却是重庆最"绿色"的房子:今年1月底通过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的验收,成为国家首批绿色建筑示范工程。这栋重庆最"绿色"的房子有什么奥秘?后勤工程学院绿色建筑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2.
4月11日至14日,在山城举行的第六届"中国(重庆)国际绿色低碳城市建设与建设成果博览会"(以下简称城博会),以"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建筑"为主题,吸引了16万人次到场参观。绿色建筑,再次成为专家和市民共同探讨和关注的热点。绿色建筑,离我们的生活越来  相似文献   

3.
彭江  吴伟强 《特区经济》2013,(9):130-131
从绿色重庆到生态重庆的实践历程中,重庆探索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新经验和新模式。面对未来,重庆将根据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总布局,通过优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加强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研究、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等,为美丽中国和生态重庆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高维微 《今日重庆》2020,(4):102-104
2017年,工信部公布了第一批绿色制造示范名单,重庆市7家单位入选,重庆建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名列其中。早在2008年,建峰化工就从建设综合污水处理站开始走上绿色发展之路。随着绿色工厂打造的持续推进,绿色生产带来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已经逐步显现。2020年,建峰化工将继续投入资金开展绿色低碳节能改造,力争实现污染物零排放。  相似文献   

5.
在重庆大学城后勤工程学院新校区的西南角,有一栋5层楼的大楼——后勤工程学院绿色建筑示范楼.阳光下,它并不起眼,玻璃幕墙、绿色植物生长在建筑外墙……可它却是重庆最"绿色"的房子:今年1月底通过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的验收,成为国家首批绿色建筑示范工程. 这栋重庆最"绿色"的房子有什么奥秘?后勤工程学院绿色建筑工程建设办公室主任胡望社教授给记者作了揭秘—— 奥秘1:大楼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这栋大楼总建筑面积11609平方米,2010年1月开工建设,2011年9月投入使用,集住宿、餐饮、教学、办公、会议等为一体.  相似文献   

6.
农业绿色发展指数构建与测度:2005—2018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巩前文  李学敏 《改革》2020,(1):133-145
农业绿色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科学界定农业绿色发展内涵,定量评价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探求现阶段农业绿色发展短板,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迫切需求。在界定农业绿色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从低碳生产、经济增收、安全供给3个维度选择10个三级指标,构建了评价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农业绿色发展指数,并对2005—2018年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数以及2018年省域农业绿色发展指数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8年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上升趋势生成,2018年省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明显;我国推进农业低碳生产取得了初步成效,农业经营增收能力和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有待提升。推进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应推进农业用地规模化经营,加大农业生产源头化治理,促进农产品消费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7.
第十六届亚洲运动会于2010年11月12日在广州开幕。低碳、绿色、环保,已融入到亚运会筹备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本文从亚运城、火炬、市区建设、交通以及市民低碳意识等五个方面具体阐释了广州绿色亚运中所体现的"低碳""环保"理念,旨在为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明确提出:“要推进绿色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这为我们建设美丽柴达木指明了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杭州作为我国第一批国家低碳城市试点之一,围绕绿色发展主题,积极开展低碳实践活动,逐步打造了低碳经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环境和低碳社会"六位一体"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探索出了一条以低碳经济为主导、低碳生活为基础、低碳社会为根本的低碳发展道路。杭州市低碳城市建设的成功不仅在于政府统筹推  相似文献   

10.
"绿色治理"理论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实施"绿色治理"需要加快推进资源消耗型产业向创新型、低碳型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对宁波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发现,创新驱动低碳产业升级既可发挥宁波现有之优势,也可弥补宁波发展之短板。文章研究了宁波低碳产业在创新主体、创新投入和创新服务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确立创新驱动低碳产业升级、发展绿色经济的顶层设计入手,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低碳技术创新机制,构建保障低碳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体系,完善低碳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以达到满足城市经济"绿色治理"需要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