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5 毫秒
1.
正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提出了关于保护和恢复东北黑土地生态资源的建议。针对东北黑土区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该如何保护,记者采访了冷友斌。据了解,黑土是世界公认的最肥沃的土壤,每形成一厘米厚黑土需要200?400年。103万平方公里的黑土区是大自然赐给我国东北地区的第一优势资源。因此,东北地区在全国农业版图中地位举足轻重,是中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商品粮输出基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相似文献   

2.
浅谈黑龙江省黑土资源现状和问题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地处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的东北黑土区核心区域,多年的重用轻养导致黑土地不堪重负,耕地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加剧,面源污染日趋严重。本文借鉴国际黑土保护利用经验,发挥黑龙江省黑土资源优势、遏制黑土退化,提出保障黑土资源能够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立黑龙江省高效轮作机制、采取工程和农艺措施治理水土流失、控制面源污染积极修复黑土资源、大力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正黑土是地球上珍贵的土壤资源,是指拥有黑色或暗黑色腐殖质表土层的土壤,是一种性状好、肥力高、适宜农耕的优质土地。东北地区是世界主要黑土带之一,北起大兴安岭,南至辽宁南部,西到内蒙古东部的大兴安岭山地边缘,东达乌苏里江和图们江,行政区域涉及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内蒙古东部的部分地区。东北典型黑土区土壤类型主要有黑土、黑钙土、白浆土、草甸土、暗棕壤、棕壤、水稻土等类型。《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保护范围为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面积约2.78亿亩。其中,内蒙古自治区0.25亿亩,辽宁省0.28亿亩,吉林省0.69亿亩,黑龙江省1.56亿亩。  相似文献   

4.
“寒地黑土”是一种独特的气候和土壤特征。寒地指气候寒冷的地带,黑土是指地表植被经过长时间腐化形成腐殖质后演化而成的土壤。在这种寒冷的气候下形成的黑土,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最适农耕。除了肥力高之外,寒地黑土所含的汞、镉、铅和铬、锰等污染物含量部非常低,具有无毒无害的特性。寒地的区域性、黑土的难以再生性以及物产的丰富性,也是寒地黑土的显著特征。寒地黑土是黑龙江省大黑土、大森林、大湿地三宝之一,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乌克兰大平原和中国东北拥有寒地黑土。近年来,由于人们掠夺式的开发,化肥等产品的过度施用,土地贫瘠化现象日益严重,寒地黑土作为稀缺性资源也因此越发显得珍贵。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以主要处于东北平原地带的寒地黑土区域为对象,文章表述了寒地黑土区域生态农业发展具有的地理、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和发达的交通网络、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充沛的水系和蓬勃发展的系列产业基础优势。文章分析了当前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的重点之一是充分合理开发利用生态农业资源,打造寒地黑土生态农业品牌;寒地黑土品牌以黑土文化为品牌价值核心,代表着黑土地域资源特征和天然健康的生态产品品质,是区域内绿色有机物产的公用商标品牌。该文的主要的结论和建议是:在寒地黑土品牌打造过程中应主要从品牌注册、品牌宣传推广、品牌产品认证、品牌统一标准体系、品牌整合保护等方面来不断升级品牌建设;从寒地黑土品牌知识产权保护的策略上要依托商标战略整合品牌,利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培育品牌,运用涉农专利保护品牌。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仅有三块黑土平原:美洲的密西西比平原、欧洲的乌克兰平原和我国的东北平原。我国的寒地黑土资源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寒地黑土是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黑色土壤,由于地处四季分明的寒温带,大量枯枝落叶难以腐化,历经千百年形成厚厚的腐殖质。据相关测算,黑土的有机质含量大约是黄土的10倍,是最适宜农耕的土地。在1958年的第一次全国土壤普查中,黑龙江与吉林两省的黑土总面积为约1000万公顷,而据1990年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统计,这两省黑土总面积仅为592万公顷,减少了400万公顷。经过多年耕种和侵蚀,黑土层正在逐渐变薄。据统计,一些地方的黑土层已经由开垦初期的60-70厘米厚减少到目前的20~30厘米。同时,黑土中的有机质含量也在较快下降。我国东北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保护耕地的任务越来越迫切。  相似文献   

7.
<正>黑龙江省农垦绥化管理局下辖嘉荫、铁力、海伦、红光、绥棱、和平、安达、肇源、柳河、涝洲十个农牧渔场,位于小兴安岭南北麓和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松嫩平原,分布在绥化、大庆、伊春及俄罗斯境内。东北以黑龙江为界,与俄罗斯阿穆尔洲隔江相望;西南以嫩江为界,与吉林省大安市隔江为邻,纵贯黑龙江省900多公里。近年来,绥化管理局依托丰富的资源和交通区位优势,在相关产业政策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考察时指出“东北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是‘黄金玉米带’‘大豆之乡’,黑土高产丰产,同时也面临着土地肥力透支的问题,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本文围绕黑土地保护这一历史性课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研究,对黑土地保护现状和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了阐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试验点,设计黑土地保护技术实验模式,并对比分析,力求探索出更适合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世界的“黄金玉米带”,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粮食经济成为吉林省的支柱产业,曾创造过辉煌的历史。但今天,面对满仓金黄色的玉米和稻谷,吉林人民心里却沉甸甸的,粮食积压严重,顺价销售困难,财政不堪重负,农民增收困难,财富变成了包袱。历史与现状———新东北现象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有耕地400万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1%,人均耕地面积2.31亩,高于全国人均耕地1.14亩的水平。土质多为黑土,土壤肥力较高,年平均无霜期120—140天,适于温带植物生长。得天独厚的农业自然条件,孕育出了世界第二大“玉米带”和…  相似文献   

10.
Century模型是世界上用来预测土壤有机碳趋势的重要模型之一,近20年来在农林生态系统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运用该模型对黑土农田自然恢复条件土壤有机碳的变化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Century模型可以预测黑土农田自然恢复土壤有机碳的演变;自然恢复条件下,短期内已垦黑土农田有机碳水平略有下降,20年后开始缓慢上升。  相似文献   

11.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黑土不同组分有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国家黑土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定位监测基地"土样为材料,对长期施肥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机肥配施化肥有利于提高黑土有机碳含量,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影响差异显著,高量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含量最高,长期施用化肥降低了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有机肥的施用可以显著提高黑土有机碳含量。  相似文献   

12.
<正>"要么不做,要么做最好"。从"守着黑土不愁粮"的连年高产,到地力逐年下降的"黑土之殇",面对黑土地保护这一历史课题,作为农业大县的吉林省四平梨树县将思考转化为行动。五年的时间,以"更高、更广、更深"三大亮点"实力圈粉",梨树将一个单纯的学术论坛  相似文献   

13.
"晶晶乐道"大米由吉林省晶晶乐道米业有限公司出品。该公司隶属于吉林省平安种业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平安种业自主研发的平安粳稻6号、平安粳稻8号、平安粳稻11号、平安粳稻13号等水稻系列品种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日本新泻的"越光"米世界闻名,素有"世界米王"美誉。它之所以颗粒均匀、饱满、胶质浓厚、色泽晶  相似文献   

14.
正两鬓斑白、面色黝黑的王贵满,朴实得像一个乡间老农。但在吉林省梨树县,这位55岁的县农技站站长可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无论是老庄稼把式还是青年农民,提到他都会竖起大拇指。执着奉献黑土情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地质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资源呈规律性分布,典型地质旅游资源品牌影响力大并具有很高的旅游综合价值。在对吉林省地质旅游资源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政府主导型的吉林省地质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提出从宏观调控、基础设施、资源整合和市场调控四大方面对吉林省地质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黑土监测能从不同维度了解黑土资源发展状况,掌握黑土发展趋势。分析黑土监测内容与进展,对探寻黑土保护有效途径,构建黑土生产生态格局意义重大。本研究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和可视化分析,对2000—2020年来Webof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与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文献进行回顾与对比,多方面对黑土监测态势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黑土研究经历四个发展时期,呈现稳定发展局面,国内黑土研究呈现阶段性特点且在黑土领域占据重要地位。(2)黑土研究合作逐渐增强,形成以中国科学院为核心机构的紧密合作网络。(3)黑土监测领域逐步多元化,形成“微—中—宏”全面土地监测系统。国际黑土监测体系较为全面,国内则侧重于农业生产等微、中观层面。黑土监测领域不断出现新的分支且逐渐完善,黑土监测研究应实现多领域多学科互融,注重多角度结合,多维度补充,完善黑土监测体系内容,从本土环境出发,实现横向拓展与纵向延伸并行。  相似文献   

17.
农业资源本身具有体验性强、可持续性强、生态环保等特点,如能抓住这些优势把农业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将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及环境价值。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可转化为旅游资源的农业资源极其丰富,文章从吉林省农业旅游的现状出发,发现吉林省农业旅游存在发展速度缓慢、资源利用率低、旅游产品形式单一等众多问题,但吉林省农业旅游资源也存在发展的绝对优势,比如绝佳的地缘优势、悠久的农耕文明、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类型等。对上述优势与劣势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后,提出要从开放思想、抓住契机;加强农业旅游资源整合;创新开发农业旅游产品;加强监管,提升服务质量;提升全民农业旅游意识等5个方面入手,提升农业旅游资源的利用率,并结合休闲农业与"互联网+"的双重理念,打造一条吉林省特色的、全新的体验式农业旅游之路。  相似文献   

18.
《农民科技培训》2009,(12):17-18
闻名的洮蛟河水源远流长,从吉林省西部边陲被誉为“千年古城、百年府县”的洮南市境内绵延而过,滋养着一方黑土地。两河之间,有一座现代的农村小城—福顺镇,镇上有位小有名气的“土专家”,他热爱这片黑土地,当他看到大地覆盖上无际的绿装时,他的心会荡漾起激动的波澜。他认定,他的理想就在这片黑土地上,  相似文献   

19.
正水源告急历史上的河北衡水曾是雨沛水丰之地。上世纪50年代,这里的地下水位有1~2米,拿根扁担当井绳就可以把水打上来;如今一口井不打到地下300米,甚至450米,都看不到水冒出来,由于多年的地下水超采,这里成了华北漏斗区。华北地区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0,在这里,这一数字变成了1/50!  相似文献   

20.
<正>10月25日上午10时许,由吉林省人民政府主办;吉林省粮食局、吉林省新闻办、吉林省驻京办承办;吉林省粮食行业协会、松粮集团协办的吉林大米2015新米上市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长白山国际酒店隆重召开。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吉林省政府副省长隋忠诚、北京市粮食局局长李广禄及国家粮食局、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中储粮总公司、中粮集团、中纺油脂有限公司、中航国际粮食收储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