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控制超市生鲜商品损耗的基本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我国大中型连锁超市都开辟了生鲜商品经营.由于生鲜商品经营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损耗在经营过程中极易发生,如何加强生鲜商品损耗控制,提高整个超市经济效益,是所有超市经营管理者重视的问题.文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超市生鲜商品损耗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控制超市生鲜商品损耗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方昕 《现代商业》2001,(9):45-46
中国的超市经营生鲜商品已经有五年时间了,超市经营生鲜区已经普及,经营状况是喜忧参半,忧的是基本管理问题较多,一些企业不得要领,总感觉做不起来;喜的是超市经营生鲜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已不可逆转.在发达国家(美、德、日等)相当部分农产品是通过连锁超市和食品商店销售的,中国随着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超市生鲜经营成为农产品销售的主渠道也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生鲜部门的经营管理水平是衡量整个超市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如何在新的竞争环境下保持生鲜部门的经营特色,是超市面临的重要问题."以变应变"是适应市场的一个重要法则.随着市场情况和竞争形式的转变,我们亦应改变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所以适应新形式下竞争的惟一方法就是生鲜部门的管理创新.应该如何进行生鲜部门的管理创新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4.
<正> 生鲜经营概念自1996年随外资商业企业进入中国,在导入初期,各类超市争相效仿,而一旦上马,却又问题重重:或生鲜经营的整体形象和效果不尽如人意,达不到集客预期;或投入产出比相差悬殊,人不敷出;或生鲜商品损耗量大,管理控制难。透过这些现象作进一步考察,可以看到一些企业生鲜区的经营管理中存在共性问题。这些问题既制约着生鲜经营的发展,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企业整体管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在如今的零售业中,生鲜对于卖场的深刻意义已经毋庸置疑。要想保持商品的鲜活,有很多种手段.但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即生鲜现场经理完全可以影响到一个生鲜门店的经营水准。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生鲜现场经理呢?生鲜超市又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选择生鲜现场经理呢?也许很多生鲜超市会首先选择这样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超市生鲜经营的物流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发达国家经验,以超市作为生鲜商品流通主渠道是必然趋势.目前我国生鲜商品超市经由率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物流的低效率、高成本.本文对目前国内超市生鲜经营物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生鲜经营在中国得到了迅猛发展。但生鲜商品易腐烂、易变质的特性容易给超市带来损耗,因此,如何控制损耗已是目前超市管理者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宁波三江超市生鲜商品产生损耗的原因来探求控制损耗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对生鲜商品需求的不断地扩大和不被满足,生鲜超市便应运而生,呈现给顾客独特的魅力和便利性。但是,在生鲜超市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运营管理中许多严峻的问题。由于生鲜本身的特性,生鲜超市每天面临严重的损耗。通过联营模式和专柜模式的经营模式,从采购、收货、储存、加工、陈列到销售的运营环节和员工培训这三个方面对生鲜超市中水果的防损管理策略进行探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超市购物环境干净卫生、产品的可追溯性好,超市将取代农贸市场成为未来人们购买生鲜商品的主要场所。本文研究了国内超市生鲜商品经营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社区居民需求的刺激下,加上生鲜超市自身的便利性,生鲜超市呈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也体现出了诸多的优越性。蓬勃发展的同时,生鲜超市在经营的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生鲜超市产品的鲜度问题,生鲜产品的商品陈列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鲜超市的经营状况,不利于生鲜超市自身竞争力的提升。本文拟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生鲜超市竞争力培育的策略进行全方位探究。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连锁超市的生鲜经营快速普及,生鲜经营作为连锁超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已为广大消费者和业界认可.那么,未来超市生鲜消费市场可能出现什么样的变化,给超市生鲜经营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对于那些紧盯市场并不断思考自身经营调整的连锁超市来说,这是个值得密切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化的超级市场中,鲜食区是吸引顾客、创造利润的重要部分。加工与鲜活食品由于存在应时保质期、鲜活期等客观因素,这就要求超市生鲜销售部门既要考虑到生鲜食品销售周期的短暂性,又要提高生鲜商品的营销手段。作为超市本身除努力提高超市生鲜营运能力的同时,还要针对生鲜的进货、供应商选择、价格谈判、库存、损耗、销售计划、广告等后台情况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有效保证生鲜营运能力提高的同时,达到最佳的利润点。那么生鲜的后方管理实际涉及到超市管理中的这些方面又是如何实现呢?从整体上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概括:包…  相似文献   

13.
《商》2015,(13)
生鲜超市作为传统农贸市场与现代连锁卖场的衍生物,既具备了超市现代的管理方式又具有生鲜消费的广阔市场,必将会有长足的发展。生鲜超市在规模及货品种类上与大型超市有一定差距,但由于价格低廉,位置便利而深受市民喜爱。对于生鲜商品人们注重的是商品的新鲜、安全与购物的便利,因此连锁生鲜超市只有形成自己的经营特色,满足周边居民需求,才能在市场激烈竞争中,避重就轻,从而羸得自身发展空间。本文以家家乐公司为例对生鲜超市的经营策略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储成成 《商》2013,(12):14-14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人们对于生鲜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连锁超市作为目前中国市场内最为重要的生鲜农产品经营商,如何采取有效的策略,保证生鲜农产品日常供给,使得连锁超市正常的运营,并获得营业利润,就成为中国连锁超市着重需要研究的问题。生鲜农产品经营是连锁超市赢利的重要来源,却又是我国众多超市亏损甚至倒闭的应由。本文通过分析了中国生鲜农产品市场现状以及中国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经营的实际情况,进而提出了通过准确市场定位,正确采用经营发展战略,全面提升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从业人员的职业基本技能,建立全新的"农业生产基地—超市"联合经营模式,完善连锁超市物流运营体系等措施来完善中国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的经营管理体系,希望对其经营具有一定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罗杰 《现代商业》2006,(13):60-61
过去几年里,生鲜柜台已经逐渐成为众多超市内人气最旺的地方,特别是在一些距离农贸市场比较远的市区,超市的生鲜专柜已经越来越为大众所接受,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对超市来说,生鲜产品所带来的可观利润也使得超市越来越看好这一部门,超市的生鲜柜台范围的扩张就是最好的例子.但是生鲜产品较短的保存时间和较高的保存环境也让生鲜产品成为超市经营者一个头痛的问题.在今年11月的全国连锁会议上,安排了一场《生鲜管理》的论坛,在论坛上,众多嘉宾就生鲜问题各抒己见,会后,嘉宾之一讯宝中国的销售总监章大胜先生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并就生鲜管理进行了交流.特别是关于RFID在生鲜管理中的应用,发表了自己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6.
近年,连锁超市迅猛发展。生鲜商品在连锁超市的销售份额的比例逐年上升,生鲜配送中心建设成为连锁超市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文通过从分析生鲜物流配送中心的特点出发,探讨了其发展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方昕 《商场现代化》2002,(11):20-21
从零售端的超市生鲜经营来看,生鲜经营的业绩固然受内部管理体系和规范的影响很大,但外围产业发展的制约作用十分明显,来自生鲜供应链上游的农业与食品加工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日渐突出,例如水果、蔬菜、肉禽和水产品的标准化问题,生鲜食品安全性问题,食品加工相关辅料生产的产业化问题等,使得目前超市生鲜经营具有特殊的复杂性.我们开始认识到,超市生鲜经营的发展是不可能脱离大的食品产业体系而独立存在和运作的.  相似文献   

18.
<正> 超市提高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商品管理。目前我国一些超市在商品管理上还存在着问题: 1.商品定位不准确 现在很多超市在商品管理上,不确切知道自己的目标顾客是哪些,或者知道了但不能保证超市的产品是目标顾客所需求的。这样造成超市的商品种类繁多,从食品、服装、日杂用品到蔬菜、动物食品,一应俱全。很多非目标顾客所需求的产品  相似文献   

19.
“生鲜”这个概念目前已经被国内的超市广泛的接受,越来越多的超市都在经营生鲜。敢于经营生鲜体现了一家超市的档次和胆魄,但档次和胆魄是一回事,利益和风险又是另一回事。生鲜为超市带来的利益是:1.增加超市人气,提高客流量;2.毛利高;3.拉动超市销售额。存在的风险是:1、无条码的非标商品;2、时间、  相似文献   

20.
面向超市生鲜农产品流通的第三方精加工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超市对生鲜农产品采购后进行自行粗加工的现象还很普遍.作坊式加工导致加工质量差、加工成本比较高,不利于提升超市生鲜经营的核心竞争力.从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出发,超市应该加强和供应商、分销商的分工协作,改善产品质量和提高服务水平.鉴于此,本文提出推行面向超市生鲜经营的第三方精加工(TFP)模式,并对该模式的运行机理、作用及其运作平台管理进行了阐述,最后给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