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庸之道蕴涵着博大精深的人生哲理,在现实社会人力资源管理中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中庸之道这种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具体应用,符合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必须在实践中将中庸之道与现代优秀管理思想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2.
郑绍庆 《商场现代化》2007,(12):195-196
儒家“中庸”思想包含着深刻的哲学内涵,作为儒家思想重要方法论的“执其两端而用其中”的中庸之道,至今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文章通过列举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执中、市场与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的执中和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执中等现实经济管理实践中的几个典型的中庸之道,举一翻三,从实证的角度证明儒家中庸哲学在经济管理领域的适用性,并提醒人们,在经济政策的制定、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尽可能的少走极端,要“允执其中”,避免“过犹不及”。  相似文献   

3.
中庸之道,由孔子提出的中庸之德发展而来.历代经学家乃至当代有关学者都曾就中庸的诠释问题阐述过自己独到的认识.本文即就这些研究成果予以综合分析,并由此而进一步探讨中庸之道的内蕴和实质,探讨怎样才能实现中庸之道,以及实现中庸之道对构建和谐社会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人性化思维,使中国社会管理中的制度管理存在一些负面影响:社会管理中的特例除外影响了制度管理的公平性;在很多情况下,中庸之道替代了制度化管理;熟人信任胜过制度信任;复杂的社会关系,对管理制度的公信力形成了挑战;有时,制度成了最好的挡箭牌。  相似文献   

5.
快读书     
《中国电子商务》2007,(12):104-105
窦化仑西安润基投资公司项目运营总监《商业协奏:如何成为数字时代的商业领袖》中国哲学里很强调的一个概念是中庸之道,换一个角度解释也可以叫周全之道,如果把中庸之道用在商业运营里,商业协奏不失为一个好的理解.这本书告诉人们如何习得各种领  相似文献   

6.
追溯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可使中国现代公共关系的理论和实践充分弘扬华夏民族文化中"关人情、重伦理、尚道义"的优秀传统,并在市场经济的有利条件下,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公共关系的基本精神加以融合,以建构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公关营销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索玉祥 《品牌》2010,(Z2):73-74
<正>如果说"仁"是孔子道德学说的最高标准,那么"中庸"就是儒家处世智慧的最高境界。中庸,即不偏不倚,守常不变。中庸之道所蕴含的哲理与唯物辩证法对于"度"的认识不谋  相似文献   

8.
苏旭 《浙商》2008,(9):72-73
俞炯玲自认为,自己是一个逻辑、思辨能力很强的人。而在旁人的眼里,这位看起来略给人距离感的女行长实际上非常平和、本真,讲究儒家的中庸之道。  相似文献   

9.
潘欣怡  张环清 《浙商》2006,(1):130-132
在浙商这个群体中,有这样一位企业家,无论是企业管理还是生活态度,他都讲究“中庸之道”;他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却又主张节约的消费理念;他喜欢收藏古玩,希望以此为保护我国的历史文物而尽到一个国人的责任 他对宗教有着深入的探究,并将其作为个人修心养性的最佳途径……他就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孔子思想博大精深,对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很有借鉴意义。其"诚信为本"、"先义后利"、"以和为贵"、"和而不同"、"中庸之道"和"因材施教"等思想为现代个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并被灵活地应用于个体经济的经营管理中。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同时包含道家、法家等思想。其中蕴藏着的许多哲学思想和道理,在几千年前就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并对后人产生重大的影响。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1.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是注意“和为贵”,坚持“中庸之道”。孔子讲“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 学而》)。这是强调以礼为标准和谐,是一种贵和须息争,息争以护和的和谐论。孟子也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反映在生活层面上又表达为“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而儒家所强调的中庸之道,是摒弃偏激,实现“和”的基本途径。孔子说“中庸知为德也,甚至矣乎”,可见儒家把中庸思想看作是最高的道德。  相似文献   

12.
渠道的稳定是获得持久渠道效率的基石,也是企业塑造多赢渠道模式的目的之一。可口可乐将中国的中庸之道在渠道运作中发挥得淋漓尽致,通过平衡使多种渠道既保证了效率又确保了稳定。  相似文献   

13.
人人说话     
实际上,从规模和企业组织架构来看,日立与GE(通用电气)可以说是最为相像的公司。但让我感到有一点惊异的是,庄山悦彦在接受贵刊采访时并没有言必称GE,言必称韦尔奇。即便是谈到震动日本企业界的卡洛斯·戈恩的日产改革,庄山也对似乎已经成为日本企业改革圣经的“自上而下”的日产企业变革模式提出了修正和质疑。 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的企业家们对于GE、韦尔奇们无疑是太过敏感“神而化之”了。对于偶像公司的学习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GE的企业多元化管理逻辑,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松下以人为本的管理精髓……,都可以带给我们管理的灵感。但面对迥异的市场环境和企业组织结构,企业领导人最需要做的,无疑是针对自身企业的问题和特点,找出最适合自己的现实解决方案。这也许就是日立在面对“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路径选择时,寻求中庸之道的一个原因。广州 于静波  相似文献   

14.
成思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金融危机以后的世界会怎么样?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是中庸之道,就是说我们要把握好平衡、把握好度,我提出六个平衡:一是储蓄和消费的平衡,“西方人要多储蓄,东方人要多消费”。二是内需与外需的平衡。金融发达国家的去杠杆化,必然导致需求减缓,造成产品及资源生产国的产能过剩,  相似文献   

15.
渠道的稳定是获得持久渠道效率的基石,也是企业塑造多赢渠道模式的目的之一。可口可乐将中国的中庸之道在渠道运作中发挥得淋漓尽致,通过平衡使多种渠道既保证了效率又确保了稳定。  相似文献   

16.
“慎”是知行合一的体现.“慎”强调了道德主体内心的信念作用,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自律精神;“慎”也是刚毅有为的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慎”又是实践儒家“中庸之道”的必要途径.领导者要有“内圣”之境和以“性善论”作为领导工作的基础是儒家“慎”文化对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工作的主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黄国裕,中国对外贸易理事会副理事长,加拿大中华总商会会长,第四届世界华商大会创办发展会主席和黄国裕集团总裁。作为闻名世界的华人理财专家,他拥有身历6次全球股市及金融风暴的宝贵经验。人们常说,“大富由天,小富由俭”,而黄国裕选择的却是过“中富”的生活。“‘中富’就是中庸之道。‘中富’由何而来?是由明智的投资而来,  相似文献   

18.
英雄型领袖要成为立法者,必须对现实有切实的体察,于人事有练达的认识;知道欲成就大业,振臂一呼是必要的,建立和谐的集体行动基础更为必要。 公元前594年,梭伦在雅典执政,施行改革。梭伦改革的实际目的是在城邦各阶层相互冲突的利益之间找寻一根“界桩”——正义与平等,以稳固城邦基础。梭伦执政前,这些阶层的关系极度紧张,如他自己所说:“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限于绝境。”他上台以后,取中庸之道,将自己的  相似文献   

19.
中庸之道是中国思想史的重要的哲学观念和践行标准。《中庸》史论结合,纵横交错,通过开掘个体身心修为之维,将外在事物和天地人道相合相生.显示了中国哲学的思辨性和践行性,《中庸》的文化精神内核仍有相当的合理性。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儒学,将会慢慢地淡出历史.而作为个体心性修为的儒学,和重视返身而诚精神生态平衡的儒学,可能具有更宽更大的国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个好的建筑设计作品的产生,首先取决于开始阶段建筑师对于各种先决条件的掌握是否全面,理解是否准确。对于建筑设计这门实用艺术,实用意味着制约,制约意味着选择,选择意味着否定。优秀的设计,都是按照正确的优选排序融汇而成。在融汇选择的过程中,我不自觉地奉行一种中庸之道,首先追求整体的和谐与均好。同时选择一两个突破口,进行创作突围,在平稳中不断创新。社会日趋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异彩纷呈,大众审美取向殊途而不同归。只有对于经济实用的基本要求是共同的,我进行的精细化设计正是为了达到完美实质。此时此地,我在反思与否定中实现自己的中庸。——史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