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内容和形式,是公民权利的具体体现。该文通过对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几点建议,以完善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机制和推动人民民主权利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蕊 《商》2013,(18):359-359
在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洪流。这有助于公共政策的民主化、合法化和理性化。并且可以更好的体现公民权利。公民参与必须具有自愿性、有效性,但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程序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任意性、非透明性。所以,当前我们要明确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法律法规,建设公共政策的有效机制,增强公民意识,培育公民精神,增进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五动与合作。本文通过分析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中存在的问题,强调了公民参的重要性,提出了实现公民参与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罗敏辉 《商》2013,(7Z):138-138
公共政策的制定,首要条件就是公民参与,文章主要以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这一极具现实意义的话题作为研究对象,着眼于“怎样制定好代表公民意愿的公共政策”,通过深入分析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一般理论,讨论了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现状及障碍分析,提出加强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可参考途径。  相似文献   

4.
公共政策的本质是其公共性,其目的是为了达到实现公共利益的增进。公共政策的公共性不只是说公共政策对社会公众产生的影响,也可以说是社会公众在政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是普通公民或公民团体通过合法途径和方式参与政策制定,以表达和实现自己的利益需求。目前我国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程度比较低,在参与途径上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途径和参与方式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却存在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不完善、公民参与制度化水平低、参与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应当采取转变执政理念、健全和完善公民参与的制度和机制、为公民参政问政提供更多的渠道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郑郁 《北方经贸》2011,(7):21-22
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存在些问题为此,应充分认识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作用,了解其现在尚存在的问题,并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和聪明才智,为加快社会民主化的进程,确保实现公民有效有序参与公其政策的制定而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7.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方面,也是公共政策研究的新话题。在我国,公众参与政策制定的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公民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到政策制定中。目前,我国公众参与政策制定过程中还存在制度、组织缺陷和参与水平不高等问题。我国应大力推进公民参与的制度化,大力发展公民组织,拓展参与渠道,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公民参与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8.
公民参与是民主程序的核心概念,充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真正贯彻公共政策的民主化原则,对于制定出科学、合理、公正的公共政策,以及实现公共政策的有效性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存在着公民意见表达和利益诉求渠道少、对政策制定过程监督薄弱等突出问题。因此应当通过健立健全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的相关法规制度,保障公民参与地方政府政策制定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范瑞华 《商》2013,(18):320-320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必然要求,也是公共政策体现和维护人民群众公共利益的重要途径。公民参与可以提高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目前,中国在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意识淡薄,参与能力较低,参与渠道不畅通等。这就需要不断完善政府的服务职能,培育公民文化,提高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能力,拓宽公民参与渠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治民主的迅速发展,公共政策已经成为政府调控现代市场经济和进行社会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公民参与对于公共政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过程还存在着一些困境和挑战。因此。必须不断提高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能力和水平,优化公共政策的过程和效能。  相似文献   

10.
吴菲 《商》2013,(11):166-166
公民参与作为公共政策的基石,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起着不可获取的重要作用。公民的有序参与有助于提高公共政策的认知度和公信力,但我国公民参与制定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渠道不广泛、信息不透明性等。如何解决这些困境,给当前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公民参与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陈燕 《商场现代化》2010,(13):179-180
公民参与对于提高公共政策的质量进而实现其良好的施行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谓是公共政策的基石。本文针对目前公民参与中缺乏规范的程序、保障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在今后应大力提高公民参与意识、拓宽参与渠道等办法。  相似文献   

12.
浅析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中的公民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参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公民在参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如政府理念和角色错位、公民缺乏主体意识、信息失真、体制和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公民参与的质量。因此,必须通过转变政府服务理念、健全公民参与机制、完善相关的法制、法规等措施,改善公民参与现状,提高公民参与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公民参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公民在参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如政府理念和角色错位、公民缺乏主体意识、信息失真、体制和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公民参与的质量。因此,必须通过转变政府服务理念、健全公民参与机制、完善相关的法制、法规等措施,改善公民参与现状,提高公民参与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王璐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5):64-65
阐述了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基本内涵和理论,探讨了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意义,评析了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现状,最后提出加强与改善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公民参与是公民涉足公共领域,了解公共事务,影响公共政策的基本途径。网络凭借其开放性、交互性、低门槛等先天性优势,逐渐成为公民参与的新载体。其在改善参与手段的单一性,提高参与主体的主动性,扩大参与的影响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公民网络参与一旦偏离公共政策的价值规范,就会造成参与的无序性、极群化、非代表性等新问题。从政府和公民两个层次出发,通过法律和道德等路径综合加以规范,实现网络环境下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6.
《商》2015,(12)
公众参与是公民关注社会公共事务、关注和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活动,是公民意识的体现。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增强这一群体的公众参与能力、引导他们的公众参与行为,将有助于推动社会民主进程。  相似文献   

17.
公共政策产出存在多种机制:政府主导的"内生型"、公众有限参与的政府"回应型"、多中心治理下的"网络型"等。多中心的"网络型"政策产出机制存在一些问题,如政策产出的效率问题,政府理性被绑架的危险以及可能带来更大的政策执行阻力。因此,需要建立多中心政策产出的协调机制,完善政府责任机制并强化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18.
《商》2015,(45)
近年来,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进程和质量逐步提高。本文认为,服务型政府最重要也最关键的职能就是通过公共政策提供公民满意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而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政府优质的政策供给和公民的有效参与。本文紧紧围绕服务型政府与公民参与这两者的密切关系,以"政策过程理论模型"为视角,论述现阶段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现状并进行原因分析,继而提出完善公民参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郑满 《中国市场》2015,(11):189-190
随着公共治理取代政治管理,公民参与和公共参与等概念相续产生,对政治参与的认识需要厘清。从政治参与的制度来讲,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具有提高政府综合治理能力、整合政治参与行为、为政治体系的运行和决策不断提供制度支撑的作用。同时,相应的制度缺位还存在。为此,在通过以政治制度的民主决策模式的建设及其相应手段和方式方法上,进行建设和完善是当前我国政治参与制度化建设的主要对策。因此,研究政治参与制度化及其建设,对于促进我国政治民主化、提高公民政治活动的实效性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有向生态环境危机演变的趋势.新环境保护法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更为公民环境权的实现提供了一定条件,但作为环境权的核心权能的公众参与制度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缺位,其原因的复杂性要求从多方面去完善,而现阶段相关制度并不能很好地满足要求,因此,针对公众参与制度在环境权中的缺位,从制度层面予以完善将有利于公民环境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