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魏来 《商》2014,(10):277-277
中西方城市设计的不同以西方的城市广场和中国的街巷空间作为各自的特点而表现出不同的特质。广场是欧洲人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它承戢着聚会、休闲、消费、交流等等重要的功能。在以往很多学者的分析中,都有些以偏概全的把欧式广场归纳为一种形式。本文通从广场与街道和建筑的关系、主宰广场的建筑形式和性质、小品与硬质铺地的比例入手,来分析不同空间特质下的广场与市民日常生活的关系。而中国的街巷空间,充当欧洲的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客厅的功能,成为中国城市居民公共生活的空间。欧洲城市广场与中国街巷空间各有特点,通过对比分析,试图总结出中西方城市设计在城市公共空间方面表现出的特质。  相似文献   

2.
《科技转让集锦》2008,(1):188-188
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体系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常是公建集中的地方。城市广场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象征,人流聚集的地方,而且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塑造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空间。故一个城市的广场的设计不但为城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更是城市的标志和名片。尤其城市的文化广场,更是一个城市文化和品质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3.
场所是一个环境术语,意味着由自然和人造环境组成的整体,场所不同于广场,场所与人的意识和行为相关,包含着人的意识范畴,是物化的空间与人的行为模式的有机统一.城市中的场所空间表现为特定的社会文化结构形式,其构成方式应与人们对城市场所的心理图式相一致.人们通过心理意象认知和理解所处的环境,从而认知空间场所的特色.在与环境紧密关联的场所中,必有其显著的特征才容易被人们认同.  相似文献   

4.
据专家们介绍。历史上的城市广场最早源于古希腊、古罗马,一般设置在皇家宫殿及市政府厅前。后来意大利中世纪也出现了一批广场。近代工业革命后,欧美等国的广场更加注重传统与现实的结合.广场成为市民日常交往的场所。  相似文献   

5.
文脉,英文即culthural,context一启事,原意指语言学中的”“下文”即说话者的前言后语,因此在语言应用中也称作“语境”。设计中译作文脉更多的应该理解为文化上的脉络,文化的承启关系。  相似文献   

6.
彭荣 《北方经贸》2014,(7):278-278,280
休闲旅游活动作为现代一种倍为推崇的放松方法,其内容性质也不再是以探亲为目的出游,而是将探访城市文化内涵和休闲娱乐结合到一起的旅游活动,这种形式的改变也为城市找到新的一条经济发展道路,其目的是让城市变得有吸引力。那么城市的旅游主题和旅游推广就成为了重点研究课题,研究休闲旅游活动主题设计与推广,对于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个城市的成熟度,与其公共设施形象独到的设计是息息相关的。公共设施形象设计要求对公共空间、人、城市设施这三者统筹协调,它所探究的对象是空间、设施与行为因素组成的行为场所中的产品。本文通过对天津滨海国际会展中心周边广场公共设施调研分析,结合国内外较成功的案例予以阐述广场公共设施设计需要怎样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历史和文化,城市的历史便在这座城市的文脉中得以延续。本文就如何挖掘、弘扬当地特有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做了一些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阮仪三 《上海商业》2008,(10):69-71
现代城市一步步地吞噬着历史城市的传统风貌,一些极富地方特色的街巷、宅院、居住群落渐渐地被“呆板方盒式”的建筑、兵营式的“居住小区”所替代,到处林立的高楼广场,千篇一律的花坛、草坪取代了原来充满生活气息的历史街区和地段。一个城市失去了个性就失去了魅力,城市的个性并非是由钢筋混凝土构建的,而是由历史、文化合成的,然而,纵观当今祖国大地,城市中泛滥的浅薄、粗俗、烦燥和功利,使得众多的城市失去了记忆。  相似文献   

10.
张灵 《现代商贸工业》2012,(19):180-181
随着城市建筑密度的不断增加,城市与自然共存、人类与自然对话,谋求环境与城市的共同发展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焦点话题。自然,搞好城市中植物与建筑的配置也成为城市景观设计中的重中之中。通过探讨古典园林中植物与建筑的配置理念来寻求现代与传统之间的文脉,使之能够对现代城市景观设计起到借鉴和引导作用,并试图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的设计意识中得到发展和延续。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商业布局的演变过程中,广场文化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广场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入手,就广场文化与城市商业布局相关的问题展开讨论,分析了广场文化在城市商业布局中的地位及影响作用,指出在城市规划中,应着重规划广场及四周建筑,树立牢固的广场文化建设意识。  相似文献   

12.
陆君君 《商场现代化》2006,(12Z):321-322
随着民营企业队伍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日益壮大.其对企业文化的正确选择也日益迫切.而“家”文化这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吸引了众多的民营企业。在这些企业中,有成功驾御它而取得成功的.也有不能掌握而失败的.因此如何正确理解”家”文化的概念及功能就显得优为重要。本文首先全面解析了“家”文化的涵义,然后分析了其功能及弊端.最后给出正确利用“家”文化来发展民营企业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的一种重要场所,是以当代的行为心理为基础的。本文在研究消费行为变化和空间形态演进的基础上,结合邯郸广场实例进行分析,探讨现代休闲城市广场的商业设计要素。  相似文献   

14.
历史地段商业游憩区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与其旅游、休闲、娱乐和购物功能结合起来,已成为城市新的要素空间。本文基于场所理论,从历史地段商业游憩区场所塑造的四个要素——建筑风貌要素、空间格局要素、文化活动的要素、传统生活方式要素入手,针对温州五马RBD所存在的院落空间无从感知、建筑改造不彻底、游憩设施不足及地域文化解码欠缺等问题,提出恢复街巷空间、协调建筑风貌、完善游憩空间及彰显地域文化等空间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
《光彩》2003,(1)
餐饮业越发达,食客们就越挑剔。为了满足食客们日新月异的要求,美食的花样不断翻新,餐厅的形式也千姿百态。主题餐厅就是商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争取更多食客的“眼球”和“嘴巴”而独辟蹊径的一种创新。主题餐厅,顾名思义,就是有主题的餐厅。与一般餐厅相比,主题餐厅往往针对特定的消费群体,不单提供饮食,还提供以某种特别的文化为主题的服务。餐厅在环境上围绕这个主题进行装修装饰,甚至食品也与之相配合,营造出一种特殊的气氛,让顾客在某种情景体验中找到进餐的全新感觉。主题餐厅在中国大陆兴起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  相似文献   

16.
夏丹 《中国报业》2023,(3):66-67
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强化文化传承创新,把城市建设成为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空间,是对城市化进程提出的明确要求“芝罘仙境”是烟台市打造的重点文旅项目,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对这一项目全程策划、融媒体传播,使街区得到深入传播与推广,成为历史文化项目传播的一个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17.
主题客房比一般的客房更具有针对性,是运用多种艺术手法,通过空间、平面布局、光线、色彩、多陈设与装饰等多种要素的设计与布置,烘托出某种独特的化气氛,突出表现某种主题的客房。主题客房的功能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休息睡眠场所,而且是给予客人一次精神上的享受,一次在化之舟上的停泊,一个难忘的经历。  相似文献   

18.
蜚声海内外的北京“798艺术区”在地理位置上没有多少优势可言,但“艺术区”里典型的包豪斯风格的建筑,在亚洲亦属罕见是不争的事实。在这里,当代艺术、建筑空间、文化产业与历史文脉、城市生活环境有机结合,成为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时尚店铺、餐饮酒吧等  相似文献   

19.
鲍宁 《中国市场》2013,(4):40-45
公共空间是城市中不同类型人群汇集一处、交流活动的场所,是人们获得对于城市文化感知的媒介,依托于城市历史与文化渊源的有形空间构成了城市文化创意活动发生和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催化剂。本文以北京的茶馆、茶街及茶文化产业发展为例,对其历史源流、发展现状及开发前景进行论述与评价。以美国星巴克诞生地西雅图城市中的咖啡文化产业和城市旅游发展作为比较案例进行研究,提出对文化产业和品牌的打造与宣传以及植根于市民生活的公共空间对城市旅游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这方面,北京的茶馆、茶街及茶文化旅游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与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伍星 《科技转让集锦》2012,(10):23-23,29
城市广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构成,是人们娱乐、休闲及交流的场所。本文从建筑心理学的角度,通过对重庆沙坪坝三峡广场空间的分析,来探讨空间语言与人的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