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城市群产业结构分工及状况如何会必然直接影响其发育程度及其国际竞争力,因此科学合理测度城市群产业结构与分工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运用区位熵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辽中南城市群2009年产业结构与分工状态,得出结论:①宏观层次上,辽中南城市群产业结构总体相似程度较高,产业结构地域分工不明确;②中观层次上,城市群各城市产业结构趋同现象虽然明显,但产业的地域分工已经开始显现;③不同产业与辽中南城市群的相似程度不同。通过上述研究,以期在实践上为辽中南城市群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北京-天津与首尔-仁川产业结构与效率比较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比较的方法,选择三次产业结构、产业分工程度和工业综合效益指数、地区生产总值等一系列经济指标,对首尔-仁川和北京-天津两大区域产业集聚规模和质量进行比较研究,指出,要提升京津城市的经济合力,必须从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集约化和地区分工合理化三个方面全面加强城市间产业分工和联系.  相似文献   

3.
我国各省区产业结构效率及产业聚集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各产业部门之间互相关联、互相依存的结合方式,包括比例关系和聚集状态.合理的产业结构不仅为各产业部门提供良好的外部联系条件,有利于提高各产业的效益,而且还可以从整体上保证地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产生良好的综合效应.三次产业分工的形成和产业结构的状况都与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深圳加工贸易结构优化的思考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工贸易是现代制造业国际分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产业协作生产方式。发展中国家利用加工贸易方式对吸引国际资本输入,促进新兴国家和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跳跃式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一、加工贸易代表着当今制造业全球分工的新趋势,是产业协作的新形式。加工贸易是现代国际产业协作的一种新型国际分工方式,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只有在这种国际产业协作分工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才能顺应发展趋势,促进本国经济的增长。1加工贸易是制造业全球化分工协作的直接产物。加工贸易是跨越国界进行…  相似文献   

5.
地区间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使得各地区的生产难以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进行专业化分工,对地区产业结构产生扭曲作用。本文根据产业结构影响因素相关理论构建了动态计量估计模型,利用2000-2007年的江西省各地市级面板数据分析了运输条件、技术差距、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等因素对于地区产业结构差异的影响,并且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地方保护上。基本结论是:地区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的技术进步是形成地区规模经济、产业专业化经营的重要因素;政府行为变量对地区间产业结构差异变化有显著的负影响,设置贸易壁垒会增加地区间贸易成本,进而导致地区间的产业结构趋同。  相似文献   

6.
珠三角经济区劳动力结构与产业升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劳动力就业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地域来源结构和素质技能结构等方面揭示珠三角经济区劳动力结构特征及近年变化趋势,结合珠三角经济区未来产业升级方向与地域分工,分析劳动力结构对其产业升级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为促进产业顺利升级提供决策借鉴.  相似文献   

7.
物流园区建设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根据产业结构发展演进规律,经济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是合理化和高度化。物流园区建设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根据产业结构发展演进规律,经济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是合理化和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以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来衡量的。产业结构高度化是一次产业向二、三次产业升级演进,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演进。现代物流产业的本质是第三产业,是现代经济分工和专业化高度  相似文献   

8.
刘欣 《企业导报》2010,(4):156-157
<正>一、区位商方法及特点区位商是区分地域分工格局的基本指标,用于说明在地域分工中,某种产业或产品生产区域化的水平,通过产业或产品生产区域化的比较,也就显现出地域分工的基本格局。是现代经济学中常用的分析区域产业布局和产业优势的指标。区位商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1-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的分位数回归方法,在0.25、0.5和0.75这三个分位数上对物流产业的产业结构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尽管从整体上看物流产业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但不同地区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物流产业的产业结构优化作用在产业结构较高的地区体现的最为显著,其次是产业结构较低的地区.而对于产业结构适中的地区,物流产业结构的发展将可能阻碍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相似文献   

10.
产业结构的地区差异反映着生产的地区分工情况。产业结构的地区差异越大,表明生产的地区分工程度越高。本文将提出衡量产业结构地区差异程度的综合指标,并将其应用于我国实际情况的研究之中。一、衡量产业结构的地区差异程度的综合指标我们令m为地区数,n为产业部门数,W_(ij)为第i地区第j产业产出占该地区产出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中乡村产业结构调整探析——以赣南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工作要调整乡村产业结构。赣南乡村产业结构目前存在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现代化程度偏低、产业资源优势发挥不足、支柱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不强等不合理问题,其主要制约因素是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不够、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产业分工与合作不合理、劳动力素质低等。调整赣南乡村产业结构的思路是:加大政府调控力度、实现农业现代化、因地制宜选择主导产业、积极培植第二、三产业、重点发展生态产业、加强劳动力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在利用成本费用利用率和增加值率对长三角16个核心城市工业企业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测度评价以及运用区位商和摩尔结构转换值对长三角的产业分工、产业结构变动进行衡量的基础上,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揭示长三角工业企业的成本费用利用率与产业结构变动之间的内在关联。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存在低成本费用利用率现象,但这并未构成对长三角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发展的倒推力;一定程度的产业同构能够促使生产要素流向边际生产率高和比较利益高的行业或企业,从而有助于产业的合理分工、集聚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条件相似,各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皆以加工工业为主,而且,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结构的调整线路又比较接近,由此导致各城市之间在资源和市场方面展开激烈争夺.但也应看到,"重复建设"不仅产生了经济发展所需的竞争局面,而且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而言,如能将其正确引导,"重复建设"还会成为走集群发展和经济一体化道路的重要基础.而该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动态也表现出了产业间水平分工和集群发展的趋势.本项研究表明,区域内经济结构虽然相似,但发展水平却存在地域差异,这为区域分工与合作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目前长三角的产业结构已经处于合理化阶段,但是同比世界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还存在一定差距,产业结构面临升级压力。因此,长三角城市群应以服务经济引领产业发展,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服务产业群落,通过发展服务经济带动整个地区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5.
王红阳  杜丹 《物流技术》2012,(23):271-273,322
基于2001-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的分位数回归方法,在0.25、0.5和0.75这三个分位数上对物流产业的产业结构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尽管从整体上看物流产业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但不同地区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物流产业的产业结构优化作用在产业结构较高的地区体现的最为显著,其次是产业结构较低的地区。而对于产业结构适中的地区,物流产业结构的发展将可能阻碍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取京津冀、长三角以及鄂豫湘城市群作为样本地区,从碳金融交易机制、商业银行业和企业战略调整三个视角,分析了碳金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选取2006-2016年样本地区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测度出九省市和三个城市群的碳金融发展水平,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三个城市群碳金融发展水平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碳金融发展水平会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起到积极的正向作用。同时,不同城市群之间存在着差异性,主要归结于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导向和发展阶段。最后提出政府应加大节能减排的投资力度,加强产业的集聚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注重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区域的扩散效应,利用各地区的产业优势,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7.
地区的经济增长与该地区的经济结构关系最为密切.对于江西这样的欠发达地区而言,其参与国际分工的传统比较优势正在弱化,而新兴产业领域尚未形成竞争优势,所以更需要努力提升其产业的素质、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的发展状况、战略优势进行分析,以确定该区域的战略定位,进一步讨论了其核心城市职能分工和产业地域分工,指出了北海、钦州、防城港的发展布局.同时,根据以上研究,探讨了该经济区的发展模式,对其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是国家关注的重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变和优化对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有重大意义。文章对西部地区三大产业的结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产业发展规律探讨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不断深入,本文分析各国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并且研究区域内形成的分工关系,说明东亚地区在经济合作过程中产业层面内在依赖性的加强,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