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平、机会和信任——小额信贷在中国发展的国情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遥  元微 《西部论丛》2007,(3):54-56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虽然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但显然改革时至今日却收效甚微,农村金融依旧严重“缺血”。随着帮助穷人的典范——孟加拉“格莱珉银行”模式的备受关注,许多经济学家呼吁应引入竞争机制,允许小额信贷组织参与农村金融。同时,也有反对的声音认为,中国国情特殊,小额信贷难以有大作为。  相似文献   

2.
收入分配改革:路在何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下的中国,收入分配不公已成尖锐的社会问题。自从政府工作报告发出了进行收入分配改革的信号后,具体政策的颁布实施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社会管理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文章从民生的内涵及实质出发,深刻分析了改善民生在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指出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命题,必须坚持以民生幸福为最高的价值诉求。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民生问题要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努力使全体公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相似文献   

4.
《宁波经济》2007,(7):38-39
中国要想加快发展服务业,最重要的是加快政府改革,以政府自身的改革来换得市场的发展空间。今年3月27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引起全社会关注。为什么要发展服务业,发展服务业的关键是什么,放开服务业对国企意味着什么?让我们来简单探讨一下这些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问题突出,社会矛盾凸显,社会管理和社会控制难度加大,社会的稳定、和谐和健康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妥善处理好所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靠以效率为首要目标的经济政策,而是靠以公平和社会公正为首要目标的社会政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我们应当摒弃经济政策主导一切、经济指标压倒一切的观念,加快建立健全中国的社会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6.
事业单位改革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它同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机构改革一样重要但更加复杂。有人说,中国一些领域的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事业单位改革比"摸着石头过河"还难。因为这项改革既要寻找"过河的石头",又要寻找顺利到达的彼岸。  相似文献   

7.
社会建设的重点是改善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建设,民生为重。民生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在全面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必须发展教育事业,夯实民生基础;解决就业问题,重视民生根本;增加居民收入,关注民生源泉;改善医疗卫生,心系民生疾苦;健全社保体系,完善民生依托。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社会公平的现实状况不容乐观,社会公平失衡、社会不公现象日益凸显。本文以我国社会公平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收入分配不公平、教育不公平、就业不公平和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不公平为出发点,分析了社会不公现象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公民社会公平意识的培育三方面对社会不公问题的解决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9.
社会公平是一个国家存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社会公平的实现就是让人民能够无差别的共享发展成果。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水平、制度政策、公民意识等多方面的原因致使公平问题凸显,引起人们对经济发展中社会公平实现的深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的实现必须立足于中国的社会现实和基本国情,构建自己的社会公平策略,通过理性思考不断寻求社会公平实现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引起全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均寿命越来越长,人均寿命已由建国初期的48岁,延长到了现阶段的72岁,由此而产生的社会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峻和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