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社会生产生活垃圾的增长率一直居高不下,大大增加了人们生产生活的运行成本,因此探索废弃物流一垃圾分类回收,提高垃圾的再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对废弃物流一垃圾分类回收过程存在的垃圾回收源头环节规范性不强、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改善废弃物流工艺、健全和完善相关配套设施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对哈尔滨商业大学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校园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校园环境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有利于校园垃圾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3.
对哈尔滨商业大学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校园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校园环境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有利于校园垃圾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4.
垃圾挤占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和生存空间,处理不当可直接污染土壤、空气、水源,传播疾病,对各种生物造成危害。垃圾也是放错地方的宝贝,根据垃圾问题专家王维平的调查,在垃圾成分中,可直接回收利用的资源占垃圾总量的42.9%,可直接回收利用率不低于33%,并且垃圾资源化的潜力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不断增长。但是想要分离出这些可利用的资源,国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如果能够从源头将垃圾分类回收综合处理,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而且人们在获得收益的同时还能够享受环境改善所带来的福利。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作为城市垃圾管理、处置的起点,可以实现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推进城市文明的有效手段,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发达国家垃圾处置的趋势和必然走向。  相似文献   

5.
《商》2015,(6)
中国的垃圾分类自上世纪90年代就一直不停地探索中,但至今仍未找到行之有效的办法。相比之下,同为东亚文化圈的邻国日本在这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本论文将从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这一角度来探究中国垃圾分类的症结所在,为探索中国特色的垃圾分类之路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6.
金力 《科技转让集锦》2013,(21):234-234
当前,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仍然是一片空白,“脏、乱、差”的垃圾污染现象普遍存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本文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与发腰趋势为研究对象,首先农村生活垃圾的组成和可能性去处进行概述,然后再根据生活垃圾处理的“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提出分类收集、分类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并对这种模式进行效益分析,最后对生活垃圾爱展提出保障性措施。  相似文献   

7.
《商》2016,(6)
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是我市创建文明城市的需要,也是促进资源回收利用、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味的需要。湘潭市是国家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心城市,理应成为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的"排头兵",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标杆"。而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关键在于社区,把垃圾源头分类放在社区,既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创建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切入点,是从源头破解垃圾围城和污染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8.
农村垃圾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重点任务。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探索“1945”农村生活垃圾长效治理模式,即由1家企业负责农村垃圾全程转运,9个固定和移动垃圾转运站承担乡镇垃圾压缩任务,在小城镇推行垃圾“四分法”,在村屯推行“五指分类法”。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层层压实任务、构建资金保障机制和长效运维机制、加大舆论宣传力度等举措推进“1945”模式,实现垃圾源头减量与终端处理、定期清理与日常保洁紧密结合,有效破解农村垃圾治理难题,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垃圾治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制度,城市生活垃圾建立了两级垃圾管理体制,未涉及到旅游景区垃圾管理。由于旅游景区的垃圾经过一定的分类处理最后都会回归到城市垃圾回收处理的大流中,旅游景区垃圾分类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简化最终垃圾的回收处理,减少回收处理的工作量,所以旅游景区的垃圾分类应当建立在城市垃圾分类的基础之上。将垃圾进行有效分类,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景区内危险事故的发生,改善景区环境。建立有效垃圾分类机制的旅游景区与我国垃圾分类收集的试点城市相比,不受区域限制,更有利于全民培养垃圾分类意识。让游客这一群体,将垃圾分类落实到行动中,把垃圾分类收集的概念从景区带到生活中,进一步打造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环保的社会。  相似文献   

10.
垃圾是一种可循环再利用的资源,被称为"城市矿山"。实施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环境、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加快"两型社会"建设、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本文主要研究嘉兴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现状,探索生活垃圾分类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为嘉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的制定和运行模式的推广提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量垃圾排放形成的环境污染具有公害性、潜伏性、长久性三大特点。本文综合运用文献查阅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太原市某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进行了调研。通过应用我团队设计的一体化分类回收智能垃圾桶,可以有效改善以往村民乱丢乱扔垃圾形成的垃圾成堆问题。该一体化分类回收智能垃圾桶对垃圾进行图像扫描,并通过扫描结果得出垃圾类别,从而达到垃圾分类处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政策营销对垃圾强制分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将政策营销运用于我国垃圾强制分类治理探究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政策营销应用过程中既孕育着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变革决策模式,实现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决策机制公开化、透明化;优化政策网络,实现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政策的科学化和合理化;健全考核制度,注重对政策企业家的培育和企业家作用的发挥;转变治理思维,实现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走向法治化和韧性化。  相似文献   

13.
我国已经进入垃圾分类治理政策发展的全面深化阶段。城市生活垃圾不断引发的社会矛盾和环境冲突已经倒逼城市垃圾治理工作由终端处理为主转向垃圾源头治理。推进垃圾分类政策实施建立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垃圾分类多元化治理格局是破解垃圾围城的出路,也是逐步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常态化治理、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路径选择。本文基于"柔性治理+主动分类"的策略选择视角分析居民的分类行为和政府的治理路径,旨在为垃圾分类治理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4.
居民生活垃圾收费制度的推行,符合当前关于构建"两型"社会的需求。然而,由于我国现行的居民生活垃圾收费制度与垃圾分类的目标不匹配,使得这一制度的实施效果并不明显。本文从分析我国部分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收费制度的实施情况出发,借鉴发达国家或地区垃圾收费管理模式和经验,从而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居民生活垃圾收费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三年大变样”政策的背景下,通过对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与问题的调查研究,分析在农村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情况下,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献与特殊性,研究制约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对策与建议,解决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提高农民参与全省“三年大变样”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北京奥运会期间对生活垃圾管理的政策和措施,包括对垃圾的分类、回收管理以及对生活垃圾的最后的处理措施。总结了北京奥运会在生活垃圾处理方面的成功之处,提出可供广州亚运会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日处理能力300t/d为例,介绍了一种新型垃圾综合处理工艺,即垃圾"干燥+自动分选+焚烧发电"工艺,通过干燥工艺降低原生垃圾的含水率,自动分选工艺分选出有机物作为肥料,分选出塑料可以回收利用,剩余垃圾进入焚烧炉焚烧,利用余热发电,满足全厂和生活用电。与常规垃圾焚烧发电工艺相比,此工艺提高了入炉垃圾热值,回收了生活垃圾中的有用物质,从整体上提高了生活垃圾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实现了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相似文献   

18.
减量化和资源化是处理生活垃圾的重要原则.本文对贵州省贵阳市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现状进行剖析,发现存在一些问题,由此提出了加强政府统一引导,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征收垃圾处理费由定额制向从量制转变;建设生活垃圾资源化市场,推进垃圾资源产业化;开展可持续填埋,实现填埋场向巨型中转站转变等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针对垃圾大幅增长使许多城市面临垃圾围城这一社会痛点,文章采用问卷调研方式获取城市居民参与垃圾分类行为的相关信息,应用SPSS 24软件和Amos 24软件构建基于平均值的结构方程模型,使用单因素ANOVA对假设模型进行分析,统计出各因素的相关值,用以判断城市居民垃圾分类参与行为与影响因素间是否呈现显著影响,并作出分析。为实现2020年年底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的目标,促进我国可持续性发展及相关环保行业发展等方面提供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可是生活垃圾分类的推广受到了极大的阻碍,生活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生活垃圾分类是上海这座超大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上海市在四十年的生活垃圾分类的历程中,始终走在全国的最前沿。上海将如何在2020年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上海模式应怎样推广至全国,有待于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