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吉林 《消费导刊》2009,(3):231-231
19世纪美国小说家艾德加·爱伦·坡是一位独特的作家。在全球文化处于后结构主义语境下,从声音层面解读爱伦·坡的短篇小说,更可以发现他不俗的创作实绩和独特的文学风貌。坡小说中的叙述视角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最为常见,这体现了坡在文学创作中主体意识的觉醒以及创作技巧上的自觉。  相似文献   

2.
吴虹飞 《市场周刊》2011,(8):127-127
“我走进另一间房,这间房子没有窗,只有一扇漆过的门——简直就是个从地板到房顶都是书的黑暗的大洞穴。我拧开灯。这地方太强有力地把文学呈现在你面前:”“它们让整个房间都有力地震动起来,让人晕眩。”修昔底德,塔西佗,奥维德,果戈理,巴尔扎克,雨果,狄更斯,马基雅维里,但丁,卢梭,拜伦,爱伦·坡,普希金,福克纳……  相似文献   

3.
大多数人都认定,成功的领导人具备过硬的道德准则。但什么才是领导人的好的道德准则呢?给出定义在此帮不上什么忙。道德准则基本上指的是一套用以指导行为的价值和原则。但这一定义不能够告诉我们是什么构成了好的道德准则,对领导人如何发展出这样的道德准则也语焉不详。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求教于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物:一位叫做奥康库(Okonkwo)的非洲部落领袖。尼日利亚作家契努阿·阿凯比(Chinua Achebe)在《碎裂》这部小说中讲了他的故事,该作品被誉为“非洲小说的原型”。  相似文献   

4.
楼静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4):203-204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被爱伦·坡誉为美国少数几个公认的天才之一。他的著名短篇小说《年轻的小伙子布朗》是象征手法与寓意应用的经典之作。着眼于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对其隐含的象征意义进行挖掘,阐述其对女性崛起的诠释。  相似文献   

5.
后记:小说家丹·布朗的想象力是如此非同凡响,以至于他的读者,在惊惧中伴随着怀疑。《达·芬奇密码》中讲述的从“圣殿骑士团”到“郇山隐修会”的神秘故事,果然是真的吗?那么,我们所看到的和接纳的这个世界,还隐藏着多少未知的“阴谋”——如果连上帝都可能是个谎言!从小说和电影营造的玄妙故事中  相似文献   

6.
马亚莉  钱福东 《中国电子商务》2013,(10):268-268,270
杰斯敏·沃德凭借小说《拯救骨肉》获2011年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小说奖,作品围绕飓风侵袭,描写一家人的情感以及迎战灾难的故事。迄今为止,杰斯敏的所有作品都是以自己的家乡为背景来进行创作的,小镇是她创作的源泉,理解她作品里的小镇可以更好地解读作家本人及其作品。  相似文献   

7.
薛丰年  ;崔延琴 《商》2014,(50):114-114
由奥斯卡·王尔德创作的《道林·格雷的画像》是英国文学中一部经久不衰的作品,它总是因其内容和其中的唯美主义描述而饱受争议。在这部小说中,唯美主义贯穿了整个故事,包括小说主题,人物塑造,以及多种隐喻等。本文旨在分析唯美主义在以上各方面的表现,向读者呈现小说及奥斯卡·王尔德终其一生追求并力行的唯美主义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方敏 《消费导刊》2014,(7):170-170
林纾是我国近代文学家,古文家,翻译家。他并不懂外文,却翻译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共达二百多部,盛况空前,被称为“林纾现象”。他最早将狄更斯作品介绍到中国,共有五部之多;他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是中国第一部翻译的西洋小说。其“林译小说”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黄茜子  强伟 《商》2014,(35):125-125
在中国古典小说发展史上,“尚奇”是一种悠久的传统。清代小说家李渔在创作小说《十二楼》时,也自觉地把“尚奇观”渗透其中。而创新就是对“尚奇”的最佳注解,李渔小说创作理念表现出一种有意的创新意识,这种意识不仅体现在他对小说题材选择上的“惟陈言之务去”,也渗透在情节与角色设置的独特与新鲜。文章主要探析《十二楼》对“红娘”这一固定角色设置的超越,以管窥李渔小说作品显示出“篇篇竞异,字字出奇”的境界之因。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射”既是一种“兵”,也是一种“礼”。“礼”是“兵”、“艺”和“仁”三合一的境界。中国的“射”礼传到日本,演化为一种单纯的“艺”,一种“禅”艺。德国哲学家奥·根·赫立拉尔到日本修炼这种弓艺多年,最终体会到弓道的目标并非竞技射击而是精神射击。他把自己的体悟写成《弓和禅》一书,让人们完整地体会这种弓艺修炼过程得以可能。  相似文献   

11.
《雨花香》和《通天乐》历来被认为是拟话本小说集,此说未见置疑。本文认为,这两部作品专为“劝善”而作,是明清时期道德善书与拟话本小说相结合的产物。具体而言,二书借鉴了小说的编创手法,思想内容则是明清以来劝善思想的图解。从故事结构到主要思想,二书都更接近道德劝善书。  相似文献   

12.
刘丹丹  安永友  单若南 《商》2014,(12):90-90
经过艰难曲折的过程,文学界在沈从文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中国现代文学史》(修订本)在评价沈从文时写道,“沈从文构筑了一个富有魅力的‘湘西世界’,也因此确立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这里,充分肯定了沈从文在现代文学史上“文学大师”的地位,也指出了沈从文作品的最高成就是描写湘西的小说。沈从文凭借其独特的乡土情节,还原湘西真实的生活,表现人性的纯美,探索人性灵魂中的爱,将描写湘西独特风土人情的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不愧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代大师。  相似文献   

13.
舍伍德·安德森(1876年——1941年),美国小说家,其擅长于以“小城镇’为作品的背景,通过具有黑色幽默艺术特点的文学语言对小市民形象进行描绘。舍伍德·安德森的代表作品有《俄亥俄州瓦温斯堡镇》、《穷白人》、《黑色的笑》和《讲故事人的故事》等、.《暗笑》是舍伍德·安德森小说代表作品之一,描述了主人公布鲁斯·达德利和弗雷德·格雷不同的生活方式。本文通过对舍伍德·安德森小说《暗笑》中的故事情节和文学语言等进行分析,探讨作者舍伍德·安德森特有的黑色幽默和其在作品中所欲表达关于人生“逃离”的主题,展示其在文学创作发展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刘珊 《商》2014,(52):130-131
加拿大作家艾丽丝·门罗,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被誉为“当代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小说展现了加拿大特定时期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和社会风貌。本文结合法国女性主义理论家埃莱娜·西苏的“女性书写”理论,分析小说中两种不同的女性书写形式,阐释女性书写解构男性意识对女性身心的控制,消解女性在这种思维模式中的“他者”地位,实现两性和谐的叙事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许敏杰 《商》2013,(15):298-298
清唐英《古柏堂戏曲集》(又名《灯月闲情》)有三十八出的《转天心》戏曲剧目,其故事源于明遗民艾衲居士的拟话本小说《豆棚闲话》第五则“小乞儿真心孝义”。从小说到戏曲的改编,唐英用心做了取舍,反应出他与艾衲不同的价值取向,以此也让我们看到了二人社会处境的不同——得意士子和落寞遗民,流露出他们对同一故事不一样的感情寄托。  相似文献   

16.
桶里的螃蟹在一次谈话中,曾听别人讲过两个故事。一个是关于螃蟹的故事:把一些螃蟹扔到不加盖子的桶里,结果一个螃蟹也无法爬出来。这并不是因为螃蟹无力爬高,而是因为螃蟹之间互相拖后腿,哪一个螃蟹爬高了,肯定就被其它螃蟹拖下去。周而复始,螃蟹们只能困在桶里终其一生了。对于螃蟹而言,它们已经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大家都一样,谁也别想爬出去。它们习惯了这种平衡并无力改变,最终的结局可想而知。打破平衡在过去5年的初创期中,复旦金仕达公司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成就也带来了一种类似“螃蟹文化”的平衡和习惯,这种平衡和习…  相似文献   

17.
大玉 《商界名家》2006,(8):72-73
他是中国第一位从事感统健身事业推广的老板。熟悉他的人都说,5年内国内都可能难有与之竞争者。 他瞄准的是在中国高达360亿规模的消费市场,他要制造2000个和他一样的老板……他的故事,显然还只是开始,但他的“老板行动”,早已经上路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运用了各种形式对小说中人物的命运结局进行预(寓)示。通过对作品的外貌描写分析可以发现,曹雪芹在人物外貌中暗示了人物的命运和结局,这一寓示是凭借传统的相学方式来完成的。尽管相学是一种没有科学道理的预测体系,但由于曹雪芹所处的时代相学流行,他受此影响并运用外貌描写来暗寓人物命运是完全有可能的。这一结论如果成立,将是对《红楼梦》预示手法的一个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9.
故事简介 《阳光风雨中的C元素》是直销条例出台之后,第一部反映直销人生活变化的短篇小说。 小说中的主人公,程武华,是一名从前传销时代走过来的从业。从选择这个行业的那一刻起,他就注定了要经历选择“碳”还是“钻石”的痛苦。通过他的经历,小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环境下的直销世界:扭曲更疯狂地图钱、观望更落寞失意、守业更寂寞艰难……[编按]  相似文献   

20.
在原型批评的视角下,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在其成长过程中一般会经历三个具有共性的阶段,即“受命出发——获得启示——最终回归”。美国女作家尤多拉·韦尔蒂的小说《一个旅行推销员之死》就以这种原型的叙事模式讲述了旅行推销员鲍曼人生中的最后一次销售旅程。韦尔蒂将鲍曼心中对他人的映像作为反射现代人的落寞生活和苍凉内心的镜像;小说中的大量比喻和象征使读者得以更深刻地提取该作品的潜文本,进而反思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人们的生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