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枣矿集团田陈煤矿37115工作面临空巷为对象,结合现场实测、理论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坚硬顶板宽煤柱临空巷冲击地压发生机理,提出冲击地压防治技术方案。通过载荷三带岩层的运动及加载特性,建立“载荷三带”侧向支承压力分布规律,对37115工作面临空巷发生冲击地压机理进行分析,在宽煤柱上形成悬臂梁结构,产生应力集中区,诱发冲击地压。设计煤层大直径钻孔卸压及坚硬顶板爆破卸压方案,防治方案实施结果表明,解危卸压效果理想,能为同类地质条件矿井冲击地压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顶板深孔卸压爆破可有效的减缓周期来压前煤岩体应力集中,可减少老顶周期来压步距过大压力显现剧烈造成的压架、死架的事故发生,在侏罗纪浅埋煤层中,尤其是顶板较稳定型,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论文针对赛蒙特尔煤矿顶板及工作面回采周期来压特性,采用深孔预裂爆破,大幅地降低了周期来压的强度,达到综采面安全高效回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坚硬顶板的煤层开采.由于顶板岩层强度高、厚度大.采空区易形成大面积悬顶。此类顶板一旦大面积悬顶后自然垮落.重则压坏支架及设备造成事故,轻则影响工作面正常生产.故采取顶板弱化措施十分必要。目前.国内外处理坚硬顶板的方法主要有:高压注水压裂与注水软化法、循环式浅孔爆破法、地面深孔爆破法和超前深孔预裂爆破法等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勇  张缘  李炜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3):133-134,146
以某矿1432(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试验研究深孔预裂爆破技术在工作面瓦斯治理中的作用。对比深孔预裂爆破放顶前后的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结果表明:施工深孔爆破后,高抽巷平均瓦斯抽采纯量16.36m3/min,抽采瓦斯浓度为58.82%;工作面风排平均瓦斯抽采纯量16.36m3/min,抽采瓦斯浓度为35.03%;老塘平均瓦斯抽采纯量1.71m3/min,抽采瓦斯浓度为6.15%。表明超前深孔爆破强制放顶技术对工作面瓦斯治理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漳村煤矿2306工作面低透气性煤层抽采瓦斯效率低,耗工误时等问题,提出了利用深孔预裂爆破增透技术,增加煤体透气性,提高瓦斯抽采量的措施。主要探究了深孔预裂爆破增透的作用机理,以现场矿井实际应用的煤层、爆破和炸药参数为基础,对煤层深孔预裂爆破利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进行研究。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2306工作面瓦斯巷煤层的松动爆破半径为4m,为深孔预裂爆破试验的钻孔布置提供了理论依据;在2306工作面瓦斯巷内进行了深孔裂爆破试验,现场考察了深孔预裂爆破增透试验瓦斯抽采效果,平均瓦斯浓度较比较孔抽采瓦斯浓度提高2~4倍,平均瓦斯抽采纯量较比较孔抽采瓦斯纯量提高2~5倍,提高了煤层瓦斯抽采率,缩短了煤层预抽时间,具有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深孔预裂爆破工程是减少老顶初次来压步距,降低老顶初次来压强度,削弱因冲击地压造成矿井灾害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平朔集团首个11#煤工作面顶板特性,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强制放顶方案,采用深孔预裂爆破,大幅提高了坚硬顶板的冒落性,达到综采面安全回采的目的,为平朔矿区11煤开采顶板管理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采用水力压裂控制坚硬顶板冒落的煤矿越来越多。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系统利用水力压裂技术控制坚硬顶板垮落,采用类似波兰的钻孔切槽方式控制裂隙面的扩展。该作业主要应用于工作面坚硬顶板初次放顶,防止大面积顶板垮落造成的安全隐患。水力压裂作业在工作面开采前进行,顶板应力仍属于原岩应力状态,裂隙面扩展方向会受到原岩应力的影响,类似的试验在其他煤矿得到了推广应用。为了解决综放工作面顶煤难冒落问题,末采新工艺应运而生。本次以平庄矿区首次采用水力预裂技术为基础,通过水力预裂对提高综放顶煤回收率、控制隅角三角区悬顶、卸压巷道围岩等效果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沿空留巷开采技术对工作面围岩控制难度大的问题,本研究以15煤层所属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在对其顶底板条件及沿空留巷原支护方案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采用顶板切顶卸压开采技术及其工艺参数。物理模型试验验证表明,切顶卸压方案取得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文家坝煤矿A110605工作面的瓦斯抽采问题,采用COMSOL软件模拟了深孔预裂爆破的影响范围,以残余瓦斯含量为指标,分析了深孔预裂爆破对瓦斯抽采半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孔预裂爆破的有效影响范围是单孔爆破的2.5倍;双孔预裂爆破将6#煤层的抽采半径提高了约7倍,单孔爆破使钻孔的抽采浓度增加了2倍,双孔爆破使钻孔的抽采浓度增加了2.17倍,增透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付天河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2):116+120-116,120
本文介绍并分析了一号煤矿605工作面进行采煤面上隅角顶板高位钻孔瓦斯抽放设计所采用的机理及抽放钻场、钻孔的布置和施工原则,总结出了钻孔参数求算的一般方法,分析哪些孔的抽放效果好,为提高和优化了瓦斯抽放参数设计提供依据,有效消除了设计中的盲目性和人为失误,为矿井进行瓦斯抽放设计的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11.
董帅  李炜  张缘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5,(4):114-115,158
我国煤矿煤柱维护区段巷道的煤炭损失量占全矿煤损总量的40%左右。近年来,沿空留巷技术的重大突破,使得煤矿开采能够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以及安全高效开采。文章针对在坚硬顶板条件下的沿空留巷技术遇到的问题,从坚硬顶板的破断规律情况以及其对沿空留巷充填体的力学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采用切放顶爆破技术来解决该问题。通过建立几何模型以及力学分析推导出切放顶爆破的最优弱化区域R,并结合现场工业性试验验证该技术的可行性,为今后坚硬顶板条件下的沿空留巷技术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实施中深孔爆破,提高单循环进尺是提高岩巷掘进速度的重要途径,陈四楼煤矿开拓工作面实施中深孔爆破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岩石坚硬巷道实施中深孔爆破过程中出现了炮眼利用率低、爆破成型差、矸石抛掷较远等问题,本文结合陈四楼煤矿八采区轨道巷中深孔爆破试验,分析了硬岩巷道中深孔光面爆破的影响因素,为中深孔光面爆破技术在硬岩巷道的实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缓倾斜煤层留小煤柱切顶沿空掘巷技术中因矿山压力显现剧烈而导致巷道围岩变形量大的问题,本文采用有限差分的数值计算方法,探究了留小煤柱沿空掘巷技术的切顶卸压效应,分析了不同煤柱宽度与切顶角度条件下沿空巷道围岩应力场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缓倾斜煤层条件下,切顶主要改善了煤柱的应力环境,切顶后煤柱的受力环境更加均匀,竖直应力峰值降低;从改善煤柱和沿空巷道围岩应力环境的角度出发,为选取缓倾斜煤层留小煤柱切顶沿空掘巷技术中的煤柱尺寸、切顶角度参数提供了建议;综合考虑技术及经济因素,确定了在文中的工况条件下采用留小煤柱切顶沿空掘巷技术时,煤柱宽度应为5m,切顶角度应为10°。  相似文献   

14.
以晋平煤矿1061工作面为实验场地,通过理论分析与现场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建立相似材料模型,结合图像分析技术对1601工作面顶板裂隙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顶板裂隙带钻孔的布置。结果表明:工作面回采结束后,顶板会形成采动裂隙,只要掌握采动裂隙的发育情况,并且确定瓦斯运移富集区,就能为顶板走向钻孔抽放的布置提供合理参数,从而能更有效提高卸压瓦斯抽采浓度,治理采空区上隅角的瓦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5.
为了有效提高急倾斜煤层巷道放顶煤开采的回采率,保证回采工艺的流畅性,在开采过程中需要对顶煤松动爆破。本文以大汉沟煤矿5号煤层为工程背景,依据5号煤物理力学特性、赋存条件及巷道放顶煤工艺的特点,研究确定顶煤松动爆破方案,为大汉沟矿运用巷道放顶煤开采急倾斜煤层提供理论依据。对同类运用巷道放顶煤开采的急倾斜煤层矿井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切顶卸压留巷技术在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缓解采掘接替紧张以及降低巷道掘进成本等方面优势显著。为此,以5503综采工作面留巷为工程背景,对切顶卸压留巷过程进行分析,结合5503回风巷现场地质条件,对切顶留巷期间设计的恒阻锚索超前注浆、切顶卸压和留巷支护等关键环节的施工参数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7.
王刚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7):137-137,139
为了解决煤矿工作面采掘期间瓦斯超限及其带来的危险性,对煤矿综采工作面地质进行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提出采用高瓦斯低透煤层深孔爆破和尾巷倾斜大直径钻孔抽采相结合的技术进行区域瓦斯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煤矿掘进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的爆破手段为中深孔爆破技术,中深孔爆破技术的成本价格低廉,掘进的效率也比较高,可以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本文从介绍中深孔爆破技术的概念出发,介绍了中深孔爆破技术在作业中的一些技术研究,进而介绍了一些中深孔爆破技术施工时的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煤矿工程中钻孔施工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钻孔的精确性和进度对煤矿工程采掘工作产生直接影响,和传统的钻进技术相比,中深孔定向钻进技术的应用使钻孔精确度高、适应性强且速度快,且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案简单,有助于提高煤矿采矿效率。本文分析中深孔定向钻进技术,提出技术应用措施和煤矿中分支孔的应用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提升煤矿巷道掘进质量、降低施工材料成本消耗,必须根据工程情况,结合直眼掏槽深孔爆破技术原理,合理布设各个爆破施工工序,提升爆破效果。本文针对案例工程的基本概况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工程直眼掏槽深孔爆破施工作业流程及经济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