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随着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双创战略的布局,各项政策法规的出台,为中国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与氛围。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创业热,投资热。本文以创业板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双创战略提出前后,创业投资对企业IPO抑价的影响变化。本文的自变量是:是否有创业投资机构投资、参与投资的投资机构数量、投资机构总共持有的股权比例,本文以这三个自变量再加上8项控制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来研究双创前后,创业投资对企业IPO抑价的影响,得出是否有创业投资机构投资对企业IPO无显著影响;双创背景下参与投资的投资机构数量对IPO抑价的影响要大于非双创背景;非双创背景下投资机构总共持有的股权比例对IPO抑价率的影响要大于双创背景。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为一类新型金融中介组织在我国金融市场中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运作包括融资、项目选择和退出三大步骤,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私募的退出,因为只有拥有顺畅健全的退出机制才能保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成功循环运作。由于缺乏相应的金融制度设计,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我国的退出还存在很大的障碍,主要表现为退出形式单一,大量私募通过IPO退出,而目前中国股市IPO堰塞湖现象严重,IPO竞争格外激烈,阻碍了私募的有效退出,从而找到解决私募股权基金顺利退出的方法是保证中国私募股权基金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随着海外IPO市场持续回暖以及境内创业板的开启,创投、私募股权投资、金融机构支持的中国企业境内外上市数量和融资额明显增加。对于企业而言,如何才能做好IPO,如何才能获得投资人、承销商及审批机构的青睐,记者采访了业内相关人士,他们从不同角度给急于IPO的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8年.世界经济形势风云变幻,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影响.我国股权投资、并购及IPO市场进入了调整阶段。近日.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大中华地区著名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研究机构清科研究中心对2008年中国VC、PE、  相似文献   

5.
《投资北京》2009,(2):48-51
2008年,世界经济形势风云变幻。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影响,我国股权投资、并购及IPO市场进入了调整阶段。近日.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大中华地区著名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研究机构清科研究中心对2008年中国VC、PE、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资本市场涌现了不少PE机构控股上市公司的案例,这说明PE机构在投资策略和经营理念上开始了新的探索,PE控股型投资模式已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以高特佳投资担当博雅生物IPO主角为例,分析了高特佳投资控股博雅生物的动机与效果.研究发现,分享行业成长红利、获得上市公司投融资资本运作平台、推动IPO的快速实现是高特佳投资控股博雅生物的主要动因.与传统PE参股型投资相比,PE控股型投资模式给高特佳投资在产业端和资本端带来了诸多激励效应,产融"联动"模式使博雅生物绩效、市值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与此同时,PE控股型投资也诱发了博雅生物的盈余管理行为.整体来说,PE控股型投资提升了标的企业的价值.当前PE机构未必要照搬欧美资本市场的经验,应基于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现状寻找适合的投资策略,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完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运作办法,以便更好地发挥PE机构的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7.
赵东 《投资与合作》2014,(10):325-326
私募股权投资不同于普通的公司并购,其法律尽职调查应当参照IPO的标准进行.私募股权投资法律尽职调查的重点与IPO法律尽职调查的关注要点大致相同.私募股权投资尽职调查报告应全面反映律师尽职调查的工作内容,并对调查收集的资料进行全面客观的法律分析.  相似文献   

8.
Pre-IPO券商股权投资的经济后果是财务研究领域热点话题,具体到中国,Pre-IP券商股权投资是否损害承销商的独立性引起社会公众极大的关注,本文选取2009~2011年中国IPO的样本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发现,整体上,有券商股权投资的公司其上市前盈余管理程度显著高于其他公司,券商早期入股的公司其盈余管理程度更为明显,有券商股权投资的公司其上市之后会计业绩下滑幅度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有券商股权投资的公司其承销费显著更高,发行折价的幅度明显更大。这意味着作为金融创新的券商股权投资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承销商的独立性,进而导致IPO市场融资效率的损害。  相似文献   

9.
众多中小企业在创业板的成功上市及未来IPO的进一步提速极大地激发了创业者及私募股权投资者的热情,在此背景下,保险资金股权投资的开放无论对于保险行业、股权投资行业还是被投资企业,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边是IPO申请不断被拒,一边是遥遥无期的IPO重新开闸,对于这些IPO大门已经关上的企业来说,走向新三板或与大企业联姻或许是新的合适选择。IPO"堰塞湖"堵塞现象依然严重。2013年4月19日中国证监会最新公布了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申报企业的基本信息: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以及创业板申报企业共有729家,其中109家已经中止审查,另外已经终止审查的企业总计达到168家。  相似文献   

11.
张隽咏 《中国外资》2012,(18):172-173
今年以来,受国际经济环境持续低迷影响,私募股权投资机构退出渠道呈收窄趋势,回报率也不断下滑。随着一系列新股发行改革措施的出台,国内IPO高市盈率现象逐渐消失,二级市场价值得到重估,A股市场的市盈率大幅下滑,VC、PE机构通过IPO退出以取得收益的方式遭遇挫折。近日,随着国内首个PE二级市场交易平台的启动,PE非上市退出渠道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受国际经济环境持续低迷影响,私募股权投资机构退出渠道呈收窄趋势,回报率也不断下滑.随着一系列新股发行改革措施的出台,国内IPO高市盈率现象逐渐消失,二级市场价值得到重估,A股市场的市盈率大幅下滑,VC、PE机构通过IPO退出以取得收益的方式遭遇挫折.近日,随着国内首个PE二级市场交易平台的启动,PE非上市退出渠道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13.
《首席财务官》2008,(11):66-70
在国际金融危机加剧深化和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形势下,从清科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上看,2008年第三季度中国创业投资市场回归理性,募资热度消退,投资水平大幅回落,退出通道收窄。但同时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对亚洲及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未来一年及更长期的发展前景仍然保持乐观态度。第三季度境内外IPO节奏放缓,上市企业数量明显减少,融资金额大幅缩减,资本市场仍未能走出金融危机的巨大阴影。受累于市场环境的恶劣走势,本季度VC/PE退出清淡,IPO退出交易降至三年来同期最低值,VC/PE机构正面临着近年来最为艰难的时刻。但中国市场上的跨国并购在今年第三季度依然保持了上升态势,而VC/PE相关并购规模也创下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4.
九鼎投资于2014年4月23日登陆新三板,成为首家登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俗称"新三板")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并且设立了其首支公募基金——九泰基金,成为获准筹建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民营PE机构。截至2013年10月31日,按照认缴金额计算,九鼎投资管理基金总规模为264亿元,累计投资25.09亿美元,在管项目185个,所涉及行业也颇为广泛,退出方式主要依靠IPO,成就了备受瞩目的"PE工厂"。  相似文献   

15.
李路阳 《国际融资》2009,(12):58-59
2009年11月10日,安永根据其今年9月对全球305位机构投资者的调查访问,发布了《2009年机构投资者IPO调查报告》。该报告列出了多个最可能推动2010年上市活动的市场和行业领域,并指出:推动2010年IPO的三大因素是中国、科技和私募股权基金。75%的受访者认定,中国的首次公开上市(IPO)市场在全球经济低迷的环境中首先复苏  相似文献   

16.
周程 《国际融资》2005,(8):20-25
当安永等知名国际机构开展编制2005年全球IPO报告时,一大批财经界人人士就今年IPO前景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上市企业意图:为何发行IPOBabcock&Brown是一家全球投资顾问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结构型金融,建立、组织和管理以资产和现金为基础的投资。公司总部设在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2006~2010年深市A股市场上市公司IPO超募资金使用情况刻画的基础上,探讨公司内部治理与IPO超额募集资金使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使用IPO超募资金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严重的过度投资行为,公司内部治理机制能够有效地缓解IPO超募资金使用过程中的代理问题:其中,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高管的货币薪酬较高,会引发IPO超募资金的过度投资,而公司股权制衡度的提高则有利于减少IPO超募资金使用中的过度投资行为。此外,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IPO超募资金的过度投资问题比国有控股公司严重。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证券监管部门确保上市公司合理有效地使用超募资金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章超斌 《云南金融》2012,(7X):241-242
近年来,私募股权基金发展极为迅速,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对国民经济、资本市场和被投资企业都有着非常大的积极影响,但我国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机制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运用博弈论方法对私募股权基金的两种重要退出方式:IPO和股权转让进行分析,研究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方式选择的过程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寻找各种退出方式的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关意见。  相似文献   

19.
章超斌 《时代金融》2012,(21):241-242
近年来,私募股权基金发展极为迅速,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对国民经济、资本市场和被投资企业都有着非常大的积极影响,但我国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机制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运用博弈论方法对私募股权基金的两种重要退出方式:IPO和股权转让进行分析,研究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方式选择的过程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寻找各种退出方式的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关意见。  相似文献   

20.
周红 《中国金融家》2014,(9):122-123
股权投资的前提条件之一是有顺畅的变现退出通道。IPO的重启和新三板市场的壮大使资本市场再现股权投资热。 8月21日,一家注册资本金高达500亿元,被称为“民企航母”的民营投资公司——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揭牌。据介绍,这家公司的一项重要业务是投资民营企业,整合相关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