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听闻,五粮液盼望多年的造车牌照终于拿到手,可以圆多年来的造车梦了。我对五粮液这次“酒后驾车”不看好,不仅这一次,我一向不看好五粮液的多元化,从要做亚洲一流的制药集团不了了之,到入主华西证券却在股权过户前被叫停,或是投资亿元进军日化市场,还有用100亿元打进IT行业,以及投资上亿元欲成为西南的服装老大。不是我有什么偏见,而是我觉得五粮液的多元化一直不得要领,而且多次多元化尝试后其水平仍没有长进,钱花了,教训一点没买来。这一次五粮液多元化的“自驾游”,其前途同样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2.
近日听闻,五粮液盼望多年的造车牌照终于拿到手,可以圆多年来的造车梦了。我对五粮液这次“酒后驾车”不看好,不仅这一次,我一向不看好五粮液的多元化,从要做亚洲一流的制药集团不了了之,到入主华西证券却在股权过户前被叫停,或是投资亿元进军日化市场,还有用100亿元打进IT行业,以及投资上亿元欲成为西南的服装老大。不是我有什么偏见,而是我觉得五粮液的多元化一直不得要领,而且多次多元化尝试后其水平仍没有长进,钱花了,教训一点没买来。这一次五粮液多元化的“自驾游”,其前途同样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3.
在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中国酒业龙头老大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支撑了整个城市财政收入的80%,养活了2万多人。在白酒类行业中,其营业额、利润和纳税均居全国第一,而全国各地靠“五粮液”这个品牌生存壮大的公司和人数就更难以计算。但日前五粮液集团意图进军芯片产业的消息不胫而走。围绕着这个国内特大型企业的远距离跨行业投资,业内人士众说纷纭。一个疑问是,以五粮液酒而蜚声海内外的五粮液集团,是否在产业交叉上也能“酿出”一个“集杂而醇”的企业集团呢?  相似文献   

4.
《环球财经》2009,(4):81-81
在国内,民企造车大多以中低端的市场为切入点,而浙江中誉汽车有限公司走的却是“顶级商务”的造车路线。  相似文献   

5.
当新千年来到的时候,五粮液人面临着“三大机遇”——“进入世界500强”、“入世”和“西部大开发”。此刻,五粮液人将怎样迎接这千载难逢的三大历史性机遇?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思路、发展战略是什么?五粮液人在思考。基础:“两个最高殊荣”与“六大突破”九层之塔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五粮液集团公司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  相似文献   

6.
五粮液构想进入“芯片”行业,对于这个跨越式的举动,很多人(包括我们)会认为这不现实。我们并不需要深入的分析,无论五粮液是否有资源、有技术,常识告诉我们,一个“白酒”起家的集团是无法和“芯片”这种高科技产品关联起来的。  相似文献   

7.
市场动态     
《新财经》2009,(2):118-119
五粮液推出“五粮液·一帆风顺”商界名酒,中粮酒业连续两年获“人民社会责任”奖,第十三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举行,北大光华管理学院EDP新年论坛成功举办,柯尼卡美能达获“中国优秀诚信企业”称号。  相似文献   

8.
丁红军 《宁波经济》2004,(11):20-21
汽车产业的高速度、高利润增长,引得一些“外行”企业眼红,投巨资杀入汽车制造业。手机大佬波导觊觎“汽车快餐”,于去年10月正式携手南汽踏上造车之路,经过5个月的“家庭生活”,终于在今年3月“产下”了第一款轿车,取名新雅途。正当波导、南汽两者的“爱情结晶”在汽车市场上销售渐有起色之时,波导和南汽却中止了“婚姻”。至此,波导“手机造车”的“佳话”暂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9.
孙涛 《新财经》2004,(12):79-79
贵州茅台与五粮液几乎是中国高档白酒代名词,面对日益萎缩的白酒市场,贵州茅台与五粮液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战略,以提高公司盈利能力。贵州茅台选择了“做好酒的文章,走出酒的天地”的专业化战略,五粮液则走上了多元化的道路,谁的战略选择将会胜出,现在还不得而知。  相似文献   

10.
酷博     
《中国经济快讯》2012,(34):78-79
围攻茅台:10年申请,“国酒茅台”终于拿到了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初审通过通知。然而,消息一出,白酒行业立马炸开了锅。以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为首的川酒军团紧急开会商讨对策,山西汾酒立即递交商标异议申请书,河南杜康甚至发布“十问檄文”。茅台的支持者寥寥无几,竞争对手、业内专家、媒体、网友一拥而上,质疑、“阴谋论”、声讨如潮袭来,大有“各大门派围攻光明顶”的架势。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在地图上的不同色块被专家形象地称为“经济马赛克”,密布珠三角的“经济马赛克”是广东产业的特色和优势。近年来,广东省几个大产业集群根据自身特点正在寻找升级“瓶颈”。东莞大朗正谋求产业布局之变:延长毛织产业链条,推进纺织资源加工转化,力助集群形成从毛织原辅材料、服装生产、纺织机械的一体化专业市场,从而威为全球毛织交易平台.  相似文献   

12.
“国酒”的冠名权给了茅台?110年申请,“国酒茅台”终于拿到了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的初审通过通知。然而,消息一出,白酒行业立马炸开了锅。以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为首的川酒军团紧急开会商讨对策,山西汾酒立即递交商标异议申请书,河南杜康甚至发布“十问檄文”。茅台的支持者寥寥无几,竞争对手、业内专家、媒体、网友一拥而上,质疑、“阴谋论”、声讨如潮袭来,大有“各大门派围攻光明顶”的架势。  相似文献   

13.
《新财经》2009,(1):15-15
《证券日报》报道:不久前,史玉柱旗下的巨人投资与五粮液保健酒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推出一款保健酒——黄金酒,并被冠以“五种粮食,六味中药,古法酿造,开盖清香,人口柔和,饮之大补”广告宣传语。  相似文献   

14.
五粮液“立案调查事件”的实质是股东权利冲突使然,归根结蒂是“市场化”还是“国企化”的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5.
湖北作为老工业基地、中部大省,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已经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不过,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精神,湖北凭借着发达的交通网络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其作为全国重要经济区域的作用又开始逐渐显现出来。但是,湖北毕竟没有像北京、上海、广州那样的“经济龙头”地位和经济实力。面对“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的强劲发展势头以及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为避免被“边缘化”,湖北必须积极寻找自己的发展空间。这其中,利用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作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便是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再读仰融     
蔡恩泽 《新财经》2009,(8):44-46
时隔七年,曾经被称为中国“商界狂人”的仰融,带着庞大而惊人的造车计划,似乎又要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17.
2009中国(宁波)创意产业先锋论坛10月在宁波金港大酒店举办。本次论坛由团市委、市青年联合会、视觉中国主办,北京国际创意产业联盟、上海多媒体行业协会和宁波市创意产业协会协办。论坛以“创意先锋与中国创造”为主题,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探讨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在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伟大跨越过程中,寻找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18.
五粮液和茅台又出手了。 2008年1月,五粮液宣布与中国保健品大王史玉柱所领导的巨人联手打造保健酒品牌,并签署了有关协议。与此同时,茅台对其旗下的茅台啤酒也加强了宣传攻势。中国酒业的版图上,新一轮惨烈的竞争正扑面而来。只是这次的主题变成了“品牌延伸”。  相似文献   

19.
两年前,巴菲特的入股让比亚迪的股票身价倍增。如今,"穷小子"比亚迪又攀上了"富亲家"——5月27日,只有8年造车经验的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比亚迪")与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全球第二大豪华车生产商德国戴姆勒股份公司(下称“戴姆勒”)正式签署合资经营协议,成立“深圳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比、戴合资公司”),在中国共同开发电动汽车。  相似文献   

20.
公司     
《中国经济快讯》2013,(7):13-13
悲情公司榜 茅台和五粮液“被传罚款:4.49亿元 2月19日,有媒体曝出茅台和五粮液因窦施价格垄断行为,被发改委合计罚款4.49亿元人民币,其中茅台被罚2.47亿,五粮液被罚2.02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