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历尽千难万险,求取真经的故事,其中的许多情节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发展颇有借鉴意义。本文主要从《西游记》的分析入手,探索团队以及企业的管理理念。旨在以名著《西游记》为案例进行分析,使  相似文献   

2.
《西游记》中的唐僧团队,虽然是虚拟的,但是师徒历经百险求取真经的故事,不仅家喻户晓,而且是中国文化的集中代表。  相似文献   

3.
<西游记>中的唐僧团队,虽然是虚拟的,但是师徒历经百险求取真经的故事,不仅家喻户晓,而且是中国文化的集中代表.  相似文献   

4.
《西游记》是人(唐僧)和才(三徒弟)的结合。《西游记》是“人”在前,“才”在后。《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历尽千辛万苦去西天取经。其中唐僧是肉体凡胎,最没有本事的,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个人都有才,就是唐僧没有。但唐僧是核心人物,如果没有唐僧,团队就散了,因为其他人都是三心二意的。最没出息的人当领导,打造出了一个和谐的团队,俗话说“德是才之主,才是德之奴”,那么唐僧有哪些美德呢?  相似文献   

5.
打造无形的紧箍咒--以价值观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西游记》故事中,唐三藏带领他的三个弟子历尽艰辛,经历了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在整个取经的过程中,大弟子孙悟空本领高强,为战胜途中的各种各样的妖魔鬼怪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孙悟空在刚开始时猴性十足,不服唐僧管教,并且经常违反佛家规范。于是观音菩萨就在他的头上套上了一个紧箍,一旦孙悟空做出违反佛教规范的事情,唐僧就会念紧箍咒,让孙悟空疼痛难忍。当唐僧师徒完成宏愿,取得真经后来  相似文献   

6.
《西游记》中的唐僧团队,虽然是虚拟的,但是师徒历经百险求取真经的故事,不仅家喻户晓,更是中国文化的集中代表。唐僧团队的最大特点就是互补性,领导有权威、有目标;员工虽有能力,但是自我约束力较差,目标不明确,有时还会开小差。但是成员的互补性使唐僧团队虽历经无数磨难,但最终仍修成了正果。一个理想的团队应该有四种角色:德者、能者、智者、劳者。德者领导团队,能者攻克难关,智者出谋划策,劳老执行有力。  相似文献   

7.
《西游记〉描述的唐僧师徒四人历尽艰险降妖除魔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而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案例。《西游记》团队的成功因素分析1.目标一致取经团队的三个成员,最初是带着不同的动机和目的加入的:孙悟空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为了获得自由而加入;猪八戒被贬,误投猪胎后吃了上顿没下顿,只能变为妖精骗吃骗色,为了将...  相似文献   

8.
大家都知道《西游记》的故事,讲的是唐僧和他的四个徒弟去西天取经,他们四个人其实就是—个取经的团队。西游记的故事发生在唐朝,距离今天已经有1300多年历史了,那时候,唐太宗封唐玄奘为御弟,让他代表自己去西天取经,普度众生。唐僧一路上收服了四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又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后面见佛祖释伽摩尼,取到了真经。  相似文献   

9.
神话《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为取真经,在迢遥的西方途中,踏穷山恶水,历万险千难,本该上下同心,团结一致,合力降妖服怪,早日完成大业。但实际上,作为领导的唐僧却官僚气十足,动不动就对取经队伍中的骨干孙悟空大加诉责。主要是孙悟空神通广大降龙伏虎,杀贼除妖,奈何个性豪放,不讨唐僧欢喜,常常要受"紧箍咒"勒头之苦,甚至三番五次被"炒鱿鱼"回原藉花果山待岗。猪八戒本事平平,又兼凡心难灭,财色俱  相似文献   

10.
打造无形无痛的“紧箍咒”——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游记>中,唐僧带领他的三个徒弟历尽艰辛,最终取得真经.在取经途中,大弟子孙悟空本领高强,一路降妖除魔,为取经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孙悟空在刚开始时野性难训,不服唐僧管教,经常违反佛家规范.于是,观音菩萨就在他的头上套上了一个金箍,一旦孙悟空不服从管教,唐僧就会念紧箍咒,让孙悟空疼痛难忍.当师徒四人取得真经到如来佛祖面前论功行赏时,孙悟空因为功劳卓越被封为斗战胜佛.  相似文献   

11.
《东方企业文化》2012,(1):56-58
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走出一条成功之路,也必须像唐僧师徒那样,不畏艰难,努力掌握克敌制胜的法宝,最终求得市场经济的真经  相似文献   

12.
《西游记》中除了我们熟悉的唐僧师徒四人之外,更多了许多神魔鬼怪的形象,后世诸多神魔小说之中皆能发现《西游记》的影子,更重要的是,西游记中的山精水怪,不仅有自己修炼而成,也有经不住诱惑由仙神坐骑,座下童子幻化而成,使人对仙神有了更多的猜想。我们更能从中发现,无论是妖魔还是仙神,都有些与普通人相近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历尽千辛万苦西天取经归来.以如来,观音菩萨为首的董事会经过研究决定.奖励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项目小组100万元奖金。并决定由唐僧负责制定分配方案.董事会不干预.但要求唐僧必须要把分配方案上报董事会。在财务备案后.由师徒四人分别到财务领取奖金。  相似文献   

14.
《西游记》是世人喜爱的文学名著,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几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也家喻户晓。我们寿险营销工作者在欣赏之余,也应得到有益的启迪——如何根据各种人物的不同特点,搞好营销团队的管理,做到古为今用呢?在此,笔者结合《西游记》里的师徒性格,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王赫槟 《活力》2009,(10):107-108
每每谈到《西游记》,大家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作者为我们构筑的神奇瑰丽的魔幻世界,想到其中浓郁的宗教色彩以及唐僧师徒的磨难经历,对于其中所涉及的女性的关注则少之又少。明代的小说创作,在《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出现之后,沉寂了一百多年。  相似文献   

16.
《西游记》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中说到,唐僧师徒投宿高老庄,孙悟空应高员外的恳求,去收服八戒。八戒打不过悟空,便逃之天天,躲进自己的老巢云栈洞。  相似文献   

17.
《中外企业文化》2004,(4M):U009-U009
最近,在互联网上看过一个民意调查:如果让你从《西游记》的师徒四人中选一个做老公,你会选择谁?被调查的有98位女性没有人选唐僧,10人选孙悟空,14人选沙僧,最能博取美眉们欢心的竟是好好先生猪八戒(74人)!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有一本妇孺皆知的小说,它作为中国灿烂文化中的一颗明珠,自明代中叶问世以来,历经400多年来久盛不衰,影响及全世界,它便是<西游记>.在中国,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古老故事,师徒四人为了渡化世人,不惜千辛万苦,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求取真经,它就是<西游记>.在今天看来,<西游记>除了本身引入入胜的情节外,还包含了许多可以品嚼管理哲理与人生智慧让我们百吃不厌且久久回味.  相似文献   

19.
《西游记》第二十回说道: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路过一座高山,忽然间跳出一个妖怪。大圣与前天篷元帅冲杀过去,妖怪现出原形,原来是只老虎。老虎逃了一会儿,伏在地上不动了,大圣一棒击下,发觉只是虎皮裹着的一块巨石,而真身化作狂风将唐僧掠回洞中准备美餐一顿。气得大圣怪叫:“八戒,咱中了‘金蝉脱壳’之计!”  相似文献   

20.
在《西游记》故事中,为什么一个平庸无能的唐僧能率领三个本领超群的徒荣获得取经事业的成功?这三位徒弟为什么能屈居唐僧的领导和管理,并能克服各自的缺点和不足,充分挖掘了自身的潜力,力保唐僧取经成功呢?这取决于唐僧的管理人才和开发人才的高超艺术,也是一种现代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成功宝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