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郭超 《经济视角》2010,(11):34-35
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现状,从国有企业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个方面,对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针对我国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治理对策,希望能够为更好地治理我国国有企业资产流失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
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现状,从国有企业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个方面,对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针对我国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治理对策,希望能够为更好地治理我国国有企业资产流失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3.
谷洪波 《经济师》1998,(1):72-73
国有企业无形资产流失途径及对策探微●谷洪波一、国有企业无形资产流失的途径(一)国有企业在存量资产流动、重组的过程中以及转换经营机制的过程中发生的无形资产的流失。1、与外商合资合作时,无形资产未作评估或少估,造成国有无形资产流失。据统计,现在每年中外合...  相似文献   

4.
陈璐 《经济论坛》1996,(24):13-14
谈国有企业产权交易中的几个难点问题陈璐第一,国有企业产权交易中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产权交易中国有资产流失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交易过程中产权出售价格过低。二是交易程度不规范,行政干预多,资产评估往往由行政部门说了算,或者不作评估。三是资产评估缺乏规范,...  相似文献   

5.
一、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症结造成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如下:(一)企业内剖因素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目前,我国的一部分国有企业由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结构性调整而出现了经营上的困难,甚至有相当多的企业发生了亏损,这是历史客观原因造成的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但是在主观上,由于企业经营者的素质低下及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也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第一、经营者的自身素质引起的国有资产流失。首先,国有企业的资产从形态上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对于有形资产,一般人都有所认识,而对于无形资产,大多数经…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政治资产包括健全精干的党务政工机构队伍;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以及经过实践检验的党务政工经验等。现今,由于种种原因,国有企业的"政治资产"流失现象越发严重,引人深思。防止国有企业"政治资产"流失,要切实加强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形成企业党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经济飞速发展、国有企业发展迅速的今天,国有企业实物资产的种类也在增长,而且在企业管理中难度也较大.为了保证国有企业的稳定发展,防止国有企业实物资产的流失,本文将对国有企业实物资产管理体系的优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陈华 《发展研究》2006,(8):99-100
改制是当前国有企业走出困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在改制中依然存在着国有资产流失、财务信息失真、企业行为失控等问题。因此加强对改制企业的审计监督,防止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特别是强化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济责任的审计监督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9.
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为了有效地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科学量化国有资产、准确估算国有企业的资产价值。近年,不少国有企业在转让、出售、重组资产时,以低于市面现价的帐面价值进行计算,给流失国有资产打开了一大缺口。  相似文献   

10.
目前很多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由于其本身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实施的缺陷而导致资产流失的现象,时常发生使资产无法达到保值增值的目标。因此建立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防止资产流失,已成为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在本文中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和实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防止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确保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马德才目前经济学界有一种观点,将国有企业财产所有权分为国家所有权与企业所有权。其理由归纳起来有二:一是这样做了以后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落实到了实处;二是企业承包和分税制为两种所有权的存在提供了条件。我认...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国有企业处境困难,增长慢,效益低,资产流失严重,导致在多种经济成分中所占比重下跌过猛过快。一些国有企业比重大的地区,困难更多,矛盾更为突出。尽管国有企业遇到严峻困难,但是国有企业仍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大台柱,负担国家财政收入的68%;国有大中型企业上交国家的税利占全部工业上交税利的64%。可见,国有工业仍然是人民共和国财政的强大支柱。从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系来看,国有经济仍然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经济基础。对待国有经济的种种态度国有企业发展慢,效益低,资产流失严重,比重下落过快过猛。这种…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中国国有资产管理无序,大量国有资产流失及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如何加强经济改革中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堵塞国有资产的流失漏洞,是我国当前实现中国梦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在科学界定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多层面分析了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中存主要的主要问题,深刻指出了存主要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重大负面效应,并从多方面提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各种有效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的过程中,国有企业的产权变动具有客观必然性,也是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之路。但由于种种原因,产权变动引起了相当数量的国有资产流失。有资料披露,我国国有资产近几年来已有6000亿元通过多种渠道流失,相当于国家财政收入的195%,其中产权变动引起的国有资产流失占有很大比重。一、产权变动中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1资产不进行评估。有的国有企业与外商合资合作时急于求成,在立项时不搞资产评估,刻意压低资产价值,或者当地政府采取行政干预,或者接受外商的“转移定价”等不平等的条件,结果让外商占了便宜,…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家正在体制改革中,政府在逐步实施国有股减持,而国有企业中的固定资产占国有企业资产的比重较大,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对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大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论国有资产的流失形式及防范于天义近年来,我国国有资产流失日益严重,据统计,全国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损失总额达1000多亿元,如果加上明亏、潜亏和损失挂帐则高达3000亿元。因此,保卫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已迫在眉睫。一、国有资产流失的几种主要形式目前,国有...  相似文献   

17.
关于国有资产转移中的“资产流失”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洋  徐枫 《经济纵横》2005,(9):24-25,48
在我国国有资产转移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国有资产出售”与“民营企业资产积累”及“国有企业资产流失”间的关系,不能用“流失”的偏差眼光来看待“国有资产出售、产权转移”等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8.
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不仅是为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障国有资产的完整无损,而且要使国有资产流动,取得资产的最伴组合,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为此,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效益,如何调动企业家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辛惠琴 《经济师》1997,(8):39-39
新形势下强化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辛惠琴当前国有企业面临形势严峻,企业亏损面加大,资产流失严重,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企业资产管理不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场给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必须不断探索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  相似文献   

20.
据有关部门测算,直接流向个人的国有资产约占25%,也就是说国有资产除了经营性亏损和管理性流失以外,大都流入个人腰包。大约有1250多亿元,这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字。国有资产怎样流向个人的呢?国有企业资产向个人流失由于国有企业制度本身不健全和操作过程走形,导致国有企业资产不断向群体性个人流失,这是国有资产流失的主渠道。其表现有二:一、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得到放权让利的好处,但是企业内部缺乏相应的自我约束机制,国家为企业发展让出的利,有相当部分未留在企业,而通过福利、奖金、津贴、补助等形式给了职工个人。造成国有企亚工资总额膨胀,工资侵蚀利润日益严重。二、国有企业中的少数人(蛀虫)以权谋私,中饱私囊,不惜牺牲国有企业利益,采购劣质品以次充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