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应用泮托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辽宁省大连辽渔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2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患者,予以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31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西沙比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水平、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胃灼热、反流、胸骨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各血清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Ghrelin、Leptin、IL-17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反流性食管炎予以泮托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多潘立酮、奥美拉唑联合雷尼替丁治疗胃食管反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于梅州市梅县第二人民医院内科就诊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餐前半小时口服多潘立酮片10mg,每日3次,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每日2次;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每天临睡前口服盐酸雷尼替丁胶囊300mg,每日1次。疗程为8周。观察并记录其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每周进行胃镜检查。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的有效率分别为92.6%和77.8%,胃镜下食管炎愈合率分别为90.7%和72.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潘立酮、奥美拉唑和雷尼替丁三者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临床可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常规治疗伴有焦虑及抑郁状态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改善。方法运用Hamilton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评分筛选出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治疗;黛力新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烧心、反酸、反食、胸骨后疼痛、抑郁、焦虑等症状,并用症状评分及疗效判断评价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黛力新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Hamilton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积分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黛力新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29%vs76.83%,P<0.05)。结论对伴有焦虑及抑郁状态的胃食管反流疾病患者应注意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障碍的评估,在莫沙必利、埃索美拉唑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的运用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躯体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90例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8.89%。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效果明显,临床症状消失较快,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埃索美拉唑和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对照组采用法莫替丁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7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法莫替丁联合莫沙比利相比,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效果更为显著,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富马酸伏诺拉生片与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及对胃食管反流病量表(GerdQ)积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2月泰安市泰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GER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观察组采用富马酸伏诺拉生片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Gerd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炎症因子、CGRP、5-H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比较,富马酸伏诺拉生片治疗GERD的临床疗效更为理想,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减轻炎症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黄芪化纤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与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于丰城市中医院入院治疗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恩替卡韦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黄芪化纤汤治疗。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水平以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层黏蛋白、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疲倦乏力、胁痛、便秘、腹泻、面色晦暗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化纤汤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缓解相关症状,改善肝功能与肝纤维化指标,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2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观察4、8周的临床症状改善和8周后的内镜下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疗效、内镜检查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返流性食管炎较单独用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120例患者资料,按就诊顺序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或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积分为(4.6±2.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7±2.6)分;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的7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于大连市中医医院重症病房治疗的150例热陷心包型重症肺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西药基础上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7 d。记录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治疗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的主要疗效指标,及包含体温恢复及咳嗽缓解时间、D-二聚体(D-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氧分压(PO2)等的次要疗效指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7%和76%,观察组疗效更佳(P<0.05)。两组治疗后CPIS及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观察组咳嗽、发热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RP、WBC、PCT、IL-6及IL-8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PO2较治疗前上升(P<0.05),观察组各项炎症指标和PO2水平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重症肺炎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感染,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苦参汤加减熏洗结合保留括约肌术治疗后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0例行保留括约肌术治疗,观察组5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药苦参汤加减熏洗结合保留括约肌术治疗,观察治疗后患者恢复情况及手术时间、VAS疼痛评分、脓流量及切口愈合时间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显著高于对照组84.0%,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指标相比:手术时间[(39.2±4.6)min VS(47.5±6.8)min]、VAS疼痛评分[(2.4±0.8)分VS(3.1±1.3)分]、脓流量[(26.2±5.3)ml VS(47.6±8.1)ml]、切口愈合时间[(13.5±4.6)d VS(19.3±5.1)d。结论中药苦参汤加减熏洗结合保留括约肌术治疗后肛周脓肿效果显著,减少术后恢复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四联疗法临床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分析。方法本文将回顾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13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并随机将其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采用四联疗法(雷贝拉唑、莫沙比利、硫糖铝混悬剂、铝碳酸镁咀嚼片),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普通治疗法。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59%,而对照组总有效率69.12%;在停药后6个月随访中部分患者出现复发,其中治疗组有8例,复发率占总有效率的12.31%,而对照组有12例,复发率占总有效率的25.53%。结论通过本文的临床实践显示,采用四联疗法(即:雷贝拉唑、莫沙比利、硫糖铝混悬剂、铝碳酸镁咀嚼片)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其不良反应较为轻微,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阜新矿总院收治的帕金森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单一药物疗法(口服左旋多巴片),观察组采取联合用药方案(口服左旋多巴、普拉克索),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用药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氧化物酶(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但行为能力评分(UPDRSⅠ)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UPDRSⅡ)评分、运动能力评分(UPDRSⅢ)评分、运动并发症评分(UPDRSⅣ)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拉克索+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改善病情,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儿童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60例,以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儿给予中药抗病毒药物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Ⅲ、Ⅳ级不良症状均未发生。结论中药抗病毒药物具有疗效可靠、安全性高等优势,更适用于儿童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在胆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胆管结石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ERCP联合EST取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5.0%、7.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7.5%、27.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管结石患者入院后行ERCP联合EST取石治疗,临床疗效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治疗浅Ⅱ度、深Ⅱ度烧伤创面、浅Ⅲ度残余烧伤创面抗感染和促进创面愈合瘢痕治疗的作用。方法治疗组清创后应用锌油膜剂创面的表面,对照组应用1%磺胺嘧啶银霜覆盖创面,共治疗267例烧伤患者(即443个创面),包括浅Ⅱ度、深Ⅱ度烧伤创面、浅Ⅲ度创面、残余小创面并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创面表面细菌培养用药前与用药中的情况以及瘢痕增生情况,用药后创面疼痛情况。结果浅Ⅱ度烧伤创面治疗组(18.00±2.73)天愈合,对照组(21.14±3.63)天愈合,对照组用药前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9%,治疗中降至23.80%;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χ2=9.757,P0.05);随访197例患者,瘢痕增生率组间相比(χ2=12.965~71.609P0.001~0.01)患者未出现疼痛、过敏反应和其它不良反应。结论治疗烧伤创面可促进上皮化、加速创面愈合、有效地防治创面感染,刺激性小、疼痛轻微,该药应用简便。适用于轻、中度、浅度烧伤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谷维素治疗频发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口服谷维素连续应用15d;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连续应用7 d后,减少剂量维持治疗。疗程结束后随访3个月,观察记录TIA发作情况、药物不良反应、近期发生脑梗死情况,检测血小板计数和出凝血时间。根据临床症状评价疗效。结果随访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谷维素治疗频发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辨识结合六味地黄汤治疗老年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沈阳市大众医院收治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中医体质辨识结合六味地黄汤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阴道健康状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7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带下量(0.93±0.19)分、白带异味(0.65±0.24)分、阴道灼热(0.63±0.20)分、外阴瘙痒(0.71±0.25)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阴道健康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阴道黏膜(1.01±0.38)分、阴道湿润(0.95±0.33)分、阴道弹力(1.32±0.34)分、阴道pH值(0.67±0.36)分、阴道清洁度(0.54±0.25)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性阴道炎的治疗中,采取中医体质辨识结合六味地黄汤的治疗方法,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症状体征及阴道健康,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4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Hp转阴46例,占95.8%;对照组转阴30例,占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反酸、腹痛、嗳气、反胃、烧心等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8例中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40例中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促进溃疡面的早期愈合,减少不适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反流性食管炎是食管炎中较为常见的多发疾病。本病的好发部位在食管中下段,以下段为最多,患者临床上以胸骨后烧灼感、吞咽困难、反酸为主诉。临床治疗控制胃酸分泌是治愈反流性食管炎的首选方法。临床常用的 H2受体拮抗剂抑制胃酸,临床效果不够理想,治愈率较差;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是质子泵抑制剂,作用于胃腺壁细胞的质子泵,具有强烈的抑酸作用,明显改善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较H2受体治愈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