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育晓 《价值工程》2011,30(19):111-112
为了深入研究国际软件外包中的知识溢出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文章引入吸收能力这一中介变量,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对169家企业的调研,采用探索性分析法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国际软件外包中知识溢出和创新绩效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知识溢出对企业的吸收能力具有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在知识溢出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中扮演部分中介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溢出对于创新与经济增长非常重要。影响知识溢出的因素主要有接受方的吸收能力、溢出方的控制能力以及双方之间的技术差距、认知距离和地理距离。其中,技术差距、认知距离与知识溢出效应呈倒U形关系.吸收能力与知识溢出效应呈正向关系,地理距离、控制能力与知识溢出效应呈反向关系。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异质的知识溢出如何产生经济空间收敛现象以及如何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增长。研究方法:理论上,基于包含异质的知识吸收能力的Ertur-Koch空间增广Solow模型分析知识吸收能力对经济协调增长的影响。实证上,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对象,使用1995~2018年的实际人均GDP增长率和专利引用数据,采用贝叶斯层次空间Durbin模型和M-H Gibbs混合抽样算法估计空间收敛方程。研究发现:理论上,知识溢出导致经济空间收敛,提高知识吸收能力能提升经济增长潜力。知识吸收能力不均衡会扩大地区间经济差距,不利于区域协调增长。从其他地区获得的知识溢出越多,本地经济增长过程中获得的空间溢出收益越大。实证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增长存在空间收敛。各市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获得的空间溢出收益存在很大的异质性,中心城市要强于边缘城市,珠三角城市整体上要强于港澳。研究创新:理论模型中加入了异质的知识吸收能力,突出了吸收能力的均衡性对于地区经济协调增长的重要性。在实证研究中采用变系数空间计量模型,从而能够识别知识溢出对经济空间收敛的影响。充分利用了地理信息和技术交流信息,构造复合空间权...  相似文献   

4.
新国际分工背景下,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已成为知识溢出的有效载体。本文旨在通过引入吸收能力的调节效应来探寻跨国公司知识溢出质量特性作用于本土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的微观机理。以苏州地区制造业集群企业为样本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公司知识溢出质量特性和本土集群企业吸收能力均对本土集群企业的国际化成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吸收能力对跨国公司的知识溢出与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之间则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为此,要调整政府利用外商投资的政策取向,提高集群企业的吸收能力,以增强跨国公司知识溢出效应及其对本土集群企业国际化成长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106家中国上市的制造业企业2013—2018年的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知识搜索宽度和知识搜索深度与企业创新质量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冗余资源和吸收能力对上述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知识搜索宽度和知识搜索深度均正向促进企业创新质量;冗余资源对知识搜索深度与企业创新质量的正向关系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对知识搜索宽度与企业创新质量的正向关系调节效应不显著;吸收能力负向调节知识搜索宽度与企业创新质量的正向关系,对知识搜索深度与企业创新质量的正向关系调节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宋长泽 《价值工程》2023,(28):62-64
利用我国2008—2019年的统计数据,以门槛模型、空间杜宾模型为方法,分析数字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门槛维度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门槛维度角度分析,数字经济对农村经济增长具备显著的正向作用,当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于第一门槛值到第二门槛值时,数字经济作用农村经济增长的效果最为显著;从空间溢出角度分析,数字经济与农村经济增长均具有空间正相关性,数字经济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会产生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7.
制造业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日益重要。跨界融合背景下,研究中国制造企业的跨界知识搜寻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提升,深具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以208家中国制造企业为样本,从双元创新视角,运用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和bootstrap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着重研究跨界知识搜寻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内在机理问题。研究表明:跨界知识搜寻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突破式和渐进式两种创新模式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突破式和渐进式创新对跨界知识搜寻与创新绩效间关系具有双重中介效应,其中,突破式创新的中介效应更加显著;同时,吸收能力对跨界知识搜寻与两种创新模式间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两种创新模式的中介效应亦受到吸收能力的调节。以上结论对厘清跨界知识搜寻,促进创新绩效提升的内在机理具有以下启示:中国制造企业需要加大跨界知识搜寻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创新绩效;需要选择适宜自身资源和知识搜寻能力的创新模式,以促进创新绩效提升;同时,需要特别关注吸收能力对以上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资源、能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凸显,研究能源价格、能耗强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我国经济转型至关重要。本文运用动态计量经济方法中的VAR模型,实证分析我国经济增长、能源价格和能耗强度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长期而言,能源价格的上升对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有着显著正向影响;经济增长对能源价格的上升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能耗强度的下降伴随着人均实际GDP的上升。实证结果也表明,充分发挥能源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探讨了目标导向(学习目标导向和绩效目标导向)与知识共享行为(知识收集和知识贡献)之间的关系,同时探讨了任职时间对这些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采集了169份来自香港的在职MBA学生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1)学习目标导向对知识收集行为具有正向关系;(2)学习目标导向对知识贡献行为具有正向关系;(3)绩效目标导向对知识收集具有正向关系,而和知识贡献之间无显著关系;(4)任职时间对关系(1)与关系(3)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知识与城市经济增长"文献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的集聚与溢出在城市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济增长理论各个学派对于知识要素的作用均有不同程度的论证.在将知识的内涵与分类进行归纳整理的基础上,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梳理,明确了知识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为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1.
应用生产函数以及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2009—2011年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各经济指标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在省域上呈现出较强的经济资源竞争关系,在空间溢出效应方面,商务业与交通运输业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溢出效应显著,而信息业有较弱的负向溢出效应。政府应关注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各项影响,加大知识创新以提升该行业效率,增强生产性服务业经济溢出的转化能力,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应用领域以及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等。  相似文献   

12.
《企业经济》2017,(1):34-40
集群创业就是集群内先发创业企业影响和带动后发创业企业,进而实现群体创业的过程。其创业传导过程包括创业的溢出、感知和跟随,而感知转变为跟随是传导的关键环节。本文对7个集群186家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创业感知对创业溢出与跟随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企业间的信任、协作和合作时间,吸收能力、社会关系及创业导向、资源整合能力、政策支持分别对创业的溢出、感知和跟随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技术梯度差和复杂度、市场梯度差对创业的感知与跟随具有调节作用。因此,要提升集群企业创业的动力和效率,在企业层面,关键在于强化创业导向并提升其吸收能力,保持知识差异性和创业行为关联性,提升相互间的信任程度;在政府层面,关键在于改善创业环境和政策。  相似文献   

13.
经济新常态下,发展知识密集型经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在此背景下,“十三五”规划提出将北京、上海建设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深圳提出建设国际创新城市。在总结和归纳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薪酬水平、政府教育和就业投入等区域人力资源开发变量引入知识溢出对创新影响的模型中,通过对全国数据进行分析,检验国际知识溢出、研发投入、本土吸收能力对我国创新能力的影响,并分析了人力资源开发对影响创新各变量的调节作用。在实证研究基础上,就我国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主动提升国际知识溢出对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我国近十几年来"知识溢出"这一研究主题的发展轨迹及其研究热点,本文利用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从CNKI中下载的2000--2016年间关于知识溢出的研究文献做了较为详细的量化分析.结果显示:总体上,关于知识溢出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与区域创新、吸收能力、经济增长"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02—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对基于基础吸收能力调节的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以专利授权数量表示的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加入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各个指标的调节变量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技术创新能力均产生了正面效应,但是与R&D经费投入和科研人员数量相比,这一促进效应依然较小;基础吸收能力调节变量的加入正向调节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相对来说,基础吸收能力对西部地区OFDI逆向溢出与创新能力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通过构建一个包含金融发展变量与内外资技术差距变量的FDI技术溢出效应吸收能力函数。本文研究了金融发展、内外资技术差距与区域经济收敛之间的关系,并使用中国1998-2007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都表明,金融市场发育程度以及内外资技术差距水平都是影响FDI技术溢出效应吸收能力的...  相似文献   

17.
农业龙头企业协同创新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有力方式,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文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层次回归法等实证研究方法,研究协同创新、承诺与龙头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情感承诺在龙头企业协同创新与其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而计算性承诺在龙头企业协同创新与其社会绩效关系中起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已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服务体系的1902家众创空间(以下简称“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数据,运用信号理论,探讨政府补贴对众创空间绩效的影响,并考察吸收能力与国家高新区在此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与众创空间资金绩效存在“倒U”形关系,即适度的政府补贴对众创空间资金绩效的影响效果最佳;政府补贴正向促进众创空间人才绩效和创新绩效;吸收能力正向调节政府补贴与资金绩效、人才绩效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国家高新区正向调节政府补贴与资金绩效、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基于2008—2019年中国省级数据,研究普惠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揭示普惠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并借助中介效应模型探究直接效应的作用路径。研究表明普惠金融可以通过人力资本积累、促进技术创新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三条路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并且可以基于地理和经济联系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因此建立系统化的长期性政策保障体系,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进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于创造力成分理论和主动性过程理论,本研究提出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旨在揭示主动性人格经由知识探索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以及员工信任领导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四家高科技企业的222名员工和86名领导进行了调研.研究结果表明:主动性人格对员工创造力具有正向影响;知识探索在主动性人格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中介作用;员工信任领导在主动性人格与知识探索的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并正向调节主动性人格通过知识探索对员工创造力产生的间接作用.上述结果既有利于学界了解主动的员工为何、何时会提出创新想法,又能够指导管理者采取恰当的管理办法来提高员工创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