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机械冶金企业是发达国家对华反倾销的重灾区之一.文章通过对1979~2006年间我国机械冶金企业应诉欧盟反倾销案例中市场经济地位、单独税率待遇、替代国问题和案件裁决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其间中国深受欧盟反倾销的贸易制裁.反倾销的产品广泛,裁决不公.从而提出应对欧盟反倾销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宝淇 《商》2014,(35):235-235
近年来国际贸易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产品出口到国外,中国也成为反倾销的最大目标国。由于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至今仍未被认可,在众多反倾销案件中,“非市场经济”问题是中国企业和产品遭受不公正待遇重要原因,它使得反倾销主管机构可以轻易裁定我国产品存在倾销,已经成为贸易保护的手段,困扰着我国的出口企业。本文主要围绕着欧盟反倾销法中的非市场经济规则进行研究,讨论欧盟反倾销法中的替代国制度、一国一税制度、个别企业的市场经济待遇,然后探究其合法性,最后提出了我国对该规则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3.
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刹车盘出口商征收反倾销税及复审查时,出尔反尔,改变了给与山东环日集团的分别税率待遇,认为中国出口商受村民委员会的控制,从而属于"非市场经济地位"性质。本文在分析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对该案的裁定和推理的基础上,就中国政府和企业如何争取市场经济地位和分别税率地位进行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4.
欧盟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同时也是对中国反倾销最为频繁的地区。其采取反倾销的主要依据之一就是认为中国还不属于市场经济国家。我们应当认真分析欧盟非市场经济待遇的问题所在,积极寻求对策,通过转变经营观念,遏制出口恶性竞争,组织积极应诉,健全行会组织,政府与企业密切合作,争取欧盟尽早承认我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5.
欧盟对华钼铁反倾销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欧盟对华钼铁反倾销案是近年来欧盟对华产品又一起反倾销大案,其给中国企业造成的严重后果和负面影响是巨大的。本文评析了该案裁决中涉及的一些问题,如市场经济待遇、个别待遇、类比国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欧盟对华反倾销案中具有比较典型的意义,值得中国企业在日后反倾销应诉中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6.
1999年7月30日,欧盟电子秤产业的主要生产商对中国、韩国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电子秤提起反倾销申诉。1999年9月16日,欧委会决定开始反倾销调查。在本案中,中国的众多将要遭受欧盟反倾销制裁的企业中仅有3家企业申请了市场经济地位,其中的1家企业的申请被驳回,原因是向欧委会提交有关信息的时间远远超过了规定期限。另两家企业经核查不符合欧盟反倾销法规定的条件,也未获得市场经济地位。但3家企业申请了个案待遇,均得到批准。本案终裁结果为从涉案国家倾销进口的产品对欧盟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决定征收反倾销税。中国企业获得了个案待遇。对于这3家企业来讲,通过他们的积极争取及努力,虽然没有满足市场经济地位,却得到了单独的倾销幅度。  相似文献   

7.
欧盟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同时也是对中国反倾销最为频繁的地区。其采取反倾销的主要依据之一就是认为中国还不属于市场经济国家。我们应当认真分析欧盟非市场经济待遇的问题所在,积极寻求对策,通过转变经营观念,遏制出口恶性竞争,组织积极应诉,健全行会组织,政府与企业密切合作,争取欧盟尽早承认我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8.
印度已成为全球对外反倾销和对华反倾销第一大国。文章对可获详情的134起涉华案件的非市场经济待遇状况进行了全面考察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印度对中国实施非市场经济待遇的主要依据是认定涉案企业存在政府实质性干预,确定正常价值的主要方法是印度实际支付或应付价格法和最佳可获得信息法,与同案市场经济待遇中国企业相比,非市场经济待遇对涉案产品反倾销税率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
欧盟对华出口产品反倾销调查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出口产品出口速度过快、出口价格相对过低、出口企业市场经济地位的难以获得是我国出口产品频遭欧盟反倾销调查的原因。因此,控制出口速度、调整出口产品的价格、争取市场经济地位待遇是我国出口企业避免反倾销风险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上下游垄断市场结构反倾销税率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经济学原理和博弈论中的逆向归纳法,通过建立一个基于垂直市场结构的国内外上下游垄断的产业模型,在假定企业和政府均处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下,推导出国内社会福利最大化下的最优反倾销税率,发现一国最优反倾销税率与本国市场容量正相关,与出口国企业的生产成本负相关。文章建议我国企业努力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大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出口份额,我国政府应通过国际谈判等争取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更加公平公正待遇。  相似文献   

11.
2004年6月,欧盟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做出了初步评估意见,认为中国还没有完全达到其反倾销法律规定的市场经济标准.欧盟评估的这一结论引起了国内政界、学术界的不满,也引发出国内学术界和媒体对向欧盟争取市场经济地位必要性的疑问与争议.本文从中国是否应申请市场经济地位、中国能否算是市场经济国家和如何看待欧盟的初评意见三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确认已经指日可待,然而,我国目前对出口企业的补贴制度并没有完全符合世贸组织多边贸易规则的要求。虽然市场经济地位确立以后,中国政府在反倾销应诉中将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中国出口产品遭遇反倾销制裁的风险也会有所减弱。但是与此同时,中国出口产品遭受反补贴制裁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尽快完善我国的补贴制度,使之与多边贸易体制相衔接,这是我们目前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欧盟在华直接投资对中国与欧盟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的方法,研究了欧盟在华直接投资对中国与欧盟贸易的影响,结论表明,欧盟在华直接投资促进了中国对欧盟各成员国的进出口贸易,但影响较小,影响中、欧贸易的主要因素是中国和欧盟各成员国的经济实力(GDP)。这表明欧盟在华投资企业的市场战略主要是针对中国广阔的国内市场的。文章最后部分对如何促进欧盟对华直接投资和扩大中、欧贸易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应对欧盟反倾销调查时,中国企业具有强烈的现实诉求,而这些诉求有的被不同程度地忽略了,或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针对欧盟频繁的反倾销调查,需要巧妙利用外交手段、加强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有效的法律服务等,从根本上化解欧盟的反倾销调查。  相似文献   

15.
欧盟东扩对我国纺织业的潜在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欧盟东扩的进程不断加快。作为我国支柱产业的纺织业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原有出口配额企业配额的丧失;贸易转移效应;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的严重性;技术贸易壁垒的“东扩”;保障条款的滥用以及投资转移效应的影响等。我国的纺织服装企业只有全面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才有可能将欧盟东扩作为进入欧盟的平台,扩大对欧盟的出口。  相似文献   

16.
我国出口企业面临日益增长的出口反倾销调查和诉讼,而应对出口反倾销地方法规配套不足。现阶段地方立法应对出口反倾销已具备相应的法律依据,也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外贸的发展。地方立法应对出口反倾销要重视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出口企业的各自作用以及规范他们之间的联动应对行为。  相似文献   

17.
Kozo Kiyota 《The World Economy》2010,33(10):1302-1324
Are US exports different from China’s exports? If so, how?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using product‐level manufacturing import data from Japan. To make the comparison clear, this article also examines exports from the EU.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more than 85 per cent and 83 per cent of products exported by the US and the EU, respectively, to Japan are also commonly exported from China. Both the US and the EU export products are priced higher than China’s export products, regardless of industries. This result suggests that quality differences matter in explaining the high overlap of China’s export products with US and EU export products. In some industries, however, the price differences of US and EU exports relative to China’s exports are relatively small. This result implies that either Chinese firms are upgrading the quality of their products, or US and EU firms are improving their efficiencies such that they can compete with Chinese firms.  相似文献   

18.
自中欧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取得了快速进展。经过2004年东扩的欧盟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我国也成为了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不断扩大的双边贸易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欧贸易的互补性。本文利用近十几年的贸易统计数据,分别以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为依据对中欧贸易的互补性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得出了以下结论:中欧双边贸易存在较强的互补关系,中欧之间的国际分工主要以产业间的垂直分工为主,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的迅速提高,产业内贸易在中欧双边贸易中的重要性正在不断增强,中欧之间的国际分工正逐步向水平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反倾销是国际贸易中一个重要的不可忽略的问题,它不但影响着我国的出口贸易环境,也关系到国内产业发展与经济安全.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的今天,中国仍然是世界上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并且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加入了对中国反倾销的队伍中.国外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对中国出口产品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因此,如何应对反倾销成为中国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力争创造国际竞争优势企业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