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的农村人民公社自去年七、八月诞生以来,到现在已经一年有余了,它不但胜利地全部存在着,而且变得更巩固和更完善了。它是“我国勤劳勇敢的六亿五千万人民的伟大决心和伟大智慧的表现”之一,是“我们党和我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产物”之一。这一年多来,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们一直在用造谣和颠倒黑白的卑鄙手法,恶毒地污蔑和攻击我国的人民公社运动,这除了揭露他们自己的丑恶和激起我国人民的更大的革命干劲以外,是  相似文献   

2.
二十年前,人民公社象初升的太阳,出现在亚洲东方的地平线上。回顾人民公社二十年来发展的道路,我们高兴地看到,它在农村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纪念人民公社成立二十周年的时候,我们要认真总结人民公社的丰富经验,大力宣传人民公社的优越性,使人民公社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新长征中,在坚持继续革命、逐步由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显示出更加巨大的威  相似文献   

3.
在1958年我国各个经济战线空前大跃进的基础上,1959年上半年的国民经济又获得了新的巨大的胜利。去年和今年的胜利充分证明,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党的一套用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同时也显示了,1958年同国民经济大跃进一起出现的人民公社的伟大生命力。“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这是我国勤劳勇敢的六亿五千万人民的伟大决心和伟大智慧的表现,是我们党和我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与邓子恢关于农业合作化思想的分歧及其原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泽东与邓子恢关于农业合作化思想的分歧及其原因探析高峻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针对我国农村旧的社会经济制度所进行的一项伟大的生产关系变革。作为这一运动的领导者,毛泽东是决策者和设计师,邓子恢是得力的执行者和主要负责人。在共同领...  相似文献   

5.
张辛巳 《经济师》1992,(4):39-41,50
<正> 80年代,我国农村以其崭新的面貌和生机勃勃的景象,反映了农村改革十多年来的巨大成就,活与富已成为农村的时代特征。以活致富,以富促活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两大杠杆。实践证明,我国九亿农民在农村改革中的伟大创举是符合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变革后的生产关系是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实践也证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为农村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是正确的,是符合广大农民意愿的、党的政策已深入民心,并变为农民改变自己前途和命运的自觉行动。农民的伟大创举与党的正确政策相结合,显示出巨  相似文献   

6.
调查显示,随着农村网络与信息化的发展,我国农村地区网络消费市场开始出现快速增长势头,特别是一些信息化程度发展比较快,信息化普及程度比较高的区域,其网络消费行为逐渐增多、网络消费市场显示出良好的成长性。文章基于消费者行为的视角,对农村消费市场进行调查发现,在拉动内需,刺激农村消费方面,农村网络消费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通过基于消费者行为的视角对相关现象进行跟踪和解读,对相关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希望对农村消费经济的发展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被喻为“公司+农户”这一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正在广大农村迅速突起。它的发展,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产生出巨大的社会效应,为农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这一经营模式对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使农民走向市场,推动农业向商品化、现代化转化有哪些作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农村人民公社运动,是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大跃进的直接推动下,于1958年夏天开始的。由于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要求,由于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这个史无前例的有五亿多农民参加的空前深刻的社会变革运动,只经过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在全国广大农村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于1958年冬天实现了农村人民公社化。  相似文献   

9.
梦想是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和渴望,它点燃了生命的希望和热情,激发出无限的智慧,鼓舞着人们奋斗的勇气和决心。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也是14亿中华儿女共同的奋斗目标。中国梦是国家、民族的,也是个人的。中国梦很美好,但它绝不虚幻。它是农村贫困家庭孩子的一张书桌,它是城里奋斗的年轻人的一套小房子,它是患者手上一张小小的医疗卡。14亿个体的小梦想,汇聚成伟大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0.
一、知识营销在我国农村初步显现   知识营销以传统的营销方式为基础,融入了科技进步、信息更新的新内容,符合当今市 场潮流。在发达国家,知识营销已在城市和农村被普遍采用,并发挥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我国虽较发达国家滞后,但知识营销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熟悉并加以应用,显示 出良好的市场开拓能力。应用早的一些地区和农民,生产和生活都走在前面,已先富了起来 。农民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因而知识营销在开拓农村市场中的作用一般表现在两个方 面:   首先是"买"的方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有了长…  相似文献   

11.
农村供销合作社是在农村生产发展中分离和产生、又随着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而壮大和发展起来的。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十八世纪就有了德国、沙皇俄国的合作社,后来经过列宁的改造,社会主义的合作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我国,远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我们党就领导和组织了合作社运动,开始发展了合作社;全国解放后,随着农村生产互助合作运动,带来了供销、信用合作,从农民集资入股办供销社,发展到现在已成为农村市场的流通主体。在发展中,虽然经历了两次合并(一九五八年、一九六六年国合合并)、一次下放(一九五八年对农村供销社下放给人民公社管理),近年来又有一种“另起炉灶论”,但终究没有取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宏观模型分析法和弹性系数分析法分别对我国铁路运输当前和中长期的需求规模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近六年来,我国铁路建设严重滞后于社会需求,导致铁路运输需求缺口持续扩大;这也显示出我国铁路在未来十年潜在的建设规模十分巨大,国内铁路基建行业将迎来黄金的十年。  相似文献   

13.
<正> 农村改革已经过了十年的历程。始于1978年的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第一步改革,虽然现在人们对它的局限性正从不同角度进行反思,但对它的成功和巨大意义似乎并无异议。但从1985年开始的原设想以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调整产业结构为重点的第二步改革,并没有取得象第一步改革那样显著的成效。与第二步改革同步,从1985年开始,我国粮食产量出现了大幅度的减产,其它主要农产品产量、农业产值、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也明显下降,显示出我国农村经济发生了阶段性的转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农村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发生了严重的分歧,这一分歧显然直接涉及对第二步改革的评价。对农村经济形势的判断和如何深化农村改革交织在一起,使农村问题再度成为我国经济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我认为要对这些问题取得一致认识,首先需要就一些更为基本的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城市人民公社,和农村人民公社一样,是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国民经济大跃进的产物。当1958年农村大办人民公社的时候,全国许多城市也出现了一批新的社会组织——人民公社。由于当时领导力量集中于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工农业生产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对城市人民公社决定采取积极进行试点,不忙于大量兴办的步骤。随着两年来工农业生产和各个战线的大跃进,农村人民公社的巩固和发展,城市第一批试办的人民公社也巩固和发展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并为大办城市人民公社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经验。由于广大城市人民的积极要求,由于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一个波澜壮阔的羣众性的人  相似文献   

15.
王建 《经济师》2009,(10):36-37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创造性的马列主义理论,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和经济建设的行动过程中,集中地表现为以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提高生产力水平,促进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在近30年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它也是未来制定全面小康经济发展方针、政策、措施的一个重要思想理论基础。因此,科技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核心理论和思想。同时,它又在回答科学社会主义在现实运动中如何获得经济发展战略成功的问题时,取得了理论上的突破性的进展和实践的蓝本。我国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是科学发展观理论的重要奠基者、发展者和创新者,为创建这一改革开放的伟大的马列主义的科学理论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近几年来,农村新出现的坚持以户承包土地,扩大经营规模的家庭小农场,在短期内,就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而美好的前景,确实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一种好形式。为了使这一新的经营形式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最近,我对晋城市郊区巴公镇的十个村、二百二十五户家庭小农场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正> “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邓小平同志在一九七八年全国科学大会上还指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赵紫阳同志在“经济振兴的一个战略问题”报告中指出:“经济振兴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这一点,应该作为今后经济建设的一条  相似文献   

18.
户籍制度改革对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户籍制度曾经是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巨大障碍,近年对其进行的改革促进了大量永久移民的形成,这是得到公认的。但是,户籍制度改革对短期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则缺乏研究,而这也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部分。在1998年中央政府明确了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改革目标后,户籍制度改革是否起到了引导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作用从而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贡献,则需要用数据分析。本文对2003—2006年期间发生的大中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效果进行检验,通过双差回归方法在户改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总量以及向大中城市而不是省会等特大城市流动的效应方面进行定量研究,发现在此期间,很少有证据显示户籍制度改革对短期劳动力流动产生了显著影响,这意味着当前的户籍制度改革在引导农民工流动方面的作用有限。另外,社会网络、农村收入增加都对农民工外出务工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党向全国人民提出要在十五年、二十年或者更多的一些时间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高度发展的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一个巨大的、光荣的任务。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的任务,对财政计划部门的同志来说,就要求我们通过综合财政计划有效地集中大量资金并合理地分配这些资金,以保证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和进行文化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农村籍大学毕业生的生存影响巨大,很多农村籍大学毕业生在城市里收入水平低、工作变动频繁、生活压力大,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边际人。对这一群体诞生的原因进行研究。得出边际人的诞生有社会和个人两方面。进而总结出解决农村籍大学毕业生成为城市边际人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