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外贸已经进入一个重要转折期,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非常必要,我国外贸发展的空间既体现在量的增长上,更体现在质的提高上,正确认识我国作为贸易大国的优劣势.积极推动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将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驱动型转变为消费驱动型,是眼下从官方到学界的热门议题。但我国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不宜采取一概而论的经济政策。研究不同地区间投资、外贸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既可证明这种差异的存在,也可为相应地区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以促进我国整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对1978—2012年广东省、湖北省和1996—2012年重庆市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投资抑制经济增长,湖北省和重庆市投资促进经济增长,三个地区外贸和消费均促进经济增长。研究认为,广东省需要积极引导产业升级以避免低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限制,湖北省和重庆市应积极放宽民间资本的准入限制,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外贸增长方式的路径依赖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外贸的发展并没有带来外贸增长方式的优化,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存在着路径依赖问题。本文指出了制约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三大约束因素,并对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论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闻潜 《经济经纬》2005,(3):20-23
按照科学发展观,目前必须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然而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须先扼制外贸数量扩张,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近年来,一再被抬高的外贸依存度,势必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是,对于外贸依存度的升降,经济学界却存有不同认识,需要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从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经济学含义入手,深入探讨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内涵与外延.然后以此为基础,结合国内、国际经济的最新发展形势,讨论了我国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现实意义和面临的历史性的挑战与机遇.  相似文献   

6.
创新的概念由国外引入,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了自主创新问题,标志着在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上有了重大转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未来五年外贸发展的关键。文章就如何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培育和扩大具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商品进入国际市场,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贸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但还不是贸易强国.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急需由数量、规模、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转向质量、效益、集约型的外贸增长方式,这是进一步促进改革开放、应对经济危机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外贸增长方式转变滞后原因及路径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琛影 《现代财经》2007,27(6):46-50
中国的外贸增长并没有带来相应外贸增长方式的优化。外贸增长方式转变滞后的原因复杂,主要归于指导理论的不适用、市场不完善与政府政策失调等三大方面。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滞后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实现此种转变是个长期过程。只有在解决了制约外贸增长方式转变滞后的问题之后,外贸增长方式的路径研究才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更加突出,已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当前的发展实际出发,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因、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不同点,在上述基础上指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三条必经路径.  相似文献   

10.
徐清军 《现代财经》2000,20(10):17-21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持续发展,我国客观上已迈入经济大国,同时也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贸易大国。大国经济与对外贸易二者之间的关系,决定了我国未来实施比较优势战略与外贸发展有很多不适应性。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源泉在于国内需求;在贸易发展层面上,应转变当前的发展战略,实施竞争优势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