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梁珂铱 《时代金融》2012,(18):32-33
在企业资产清查中,由于造成存货和现金盘盈、盘亏的情形较多,所以企业在有关存货和现金会计核算方面的处理较为烦琐,且科目运用并不统一。为规范存货和现金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笔者从目前新准则规定的会计处理要求入手,对二者财产清查处理原则的异同,以及核算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究,以期有助于实际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2000年12月颁布的新会计制度对很多会计事项的处理方法作了重大修改,盘盈盘亏的处理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新制度规定,存货、固定资产等有形资产应当定期盘点,每年至少盘点一次。盘点结果如何与账面记录不符,应于期末前查明原因,并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后,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盘盈的存货、固定资产,应冲减当期的管理费用或计人营业外收入;盘亏的存货、固定资产,在减去过失人或者保险公司等赔款和残料价值之后,计入当期管理费用或营业外支出。盘盈或盘亏的存货、固定资产,如在期末结账前尚未经批准的,应在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时先按上述规定进行处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出说明;如果其后批准处理的金额与已处理的金额不一致,应按其差额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  相似文献   

3.
企业存货盘盈盘亏的原因很多,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有些是不可避免的,主观原因大多是故意所为,不易被发现,笔者对此予以了纰漏,希望能够引起重视,不要轻视存货的盘盈盘亏.  相似文献   

4.
齐萍 《中国外资》2009,(18):125-125
企业存货盘盈盘亏的原因很多,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有些是不可避免的,主观原因大多是故意所为,不易被发现,笔者对此予以了纰漏,希望能够引起重视,不要轻视存货的盘盈盘亏。  相似文献   

5.
商品流通企业流动资产盘盈盘亏宜统一列入管理费用浙江临海市财政局吴明烨《商品流通企业财务制度》第22条规定:“盘盈的存货,冲减管理费用;盘亏和毁损的存货,扣除过失人或保险公司赔款和残料价值后,计入管理费用;存货毁损属于非常损失的部分,扣除保险公司赔款和...  相似文献   

6.
一、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1.盘盈固定资产作为前期差错处理,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核算?根据企业会计准则(2006)的规定,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下列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漏报或错报: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错误、应厢会汁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舞弊产生的影响以及存货、同定资产盘盈等。  相似文献   

7.
新会计制度中关于固定资产盘盈的处理方法仍然分作两步:第一步是报经批准前,先对盘盈的固定资产估计出净值,然后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这与原制度处理方法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第二步,即报经批准转销时的会计处理。原制度规定:盘盈固定资产净值经批准后作增加固定基金处理,盘亏则冲减固定基金。这种处理方法在建立  相似文献   

8.
对在期末结账前尚未经批准的盘盈或盘亏事项应该如何处理,新<企业会计制度>未作具体说明,本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及<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等具体准则,谈谈新会计制度下的盘盈盘亏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企业存货检查的主要目标,就是确认、验证存货余额的真实性和正确性。按照惯例,检查人员对企业的存货检查,主要是通过盘点,运用抽查(抽查比例应占到全部存货的50%以上)、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检查方法。将实际盘存数与调整后的企业账面数相对照,从而得出盘盈、盘亏或账实相符的结论。但是,如果遇到企业存货核算不规范、货物混在一起核算的特殊情况。用常规的方法就很难达到检查目的。下面举一实例,谈谈笔者的做法和体会,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中发现,企业的财会人员在存货盘亏、报废、毁损的会计处理时,不计算相关的原材料进项税额转出。经向当地税务机关询证,答复是:存货的盘亏等损失的进项税额是可以抵扣的,不能抵扣的是指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经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  相似文献   

11.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颁布实施以来,促进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规范化,基本实现了事业单位收入、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的“大收入、大支出”的要求。但在具体的会计核算过程中,有些问题仍需改进。 一、关于盘盈、盘亏需报请处理的资产的会计处理问题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材料”、“产成品”等  相似文献   

12.
<正>企业为了保证固定资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一般都会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末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如果清查中发现固定资产的损益,应及时查明原因,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固定资产盘盈的会计处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对不同情形下固定资产盘盈的会计处理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企业对于资产应当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盘点。资产的盘盈盘亏一般分两步:第一步,批准前调整为账实相符;第二步,批准后结转处理。  相似文献   

14.
为保证企业报表数据的真实可靠,避免对企业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和判断造成误导,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规定,企业定期或至少在年末,对存货和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和盘点,对发生不符的要按规定进行调整.但本文认为,<企业会计制度>中对盘亏的存货和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规定不明晰,不利于指导实际工作中具体业务的操作.下面就此谈谈具体看法:  相似文献   

15.
在产品的盘盈与盘亏,是由于工业企业产品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以及生产组织管理上的原因造成的。目前,对在产品的盘盈、盘亏和毁损的帐务处理一般是:当盘点发现在产品的盘亏和毁损时,按产品定额成本、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转帐,借记“待处理财产损失(流动资产损失)”,贷记“基本生产”;毁损在产品残料作价入库,借记“原材料”等,贷记“待处理财产损失(流动资产损失)“;经查明原因,明确责任后,分别情况处理:由于非常灾害毁损的在产品取得的保险赔偿款,借记“银行存款”或“其他应收款”,贷记‘待处理财产损失(流动  相似文献   

16.
龙银州 《上海会计》2011,(6):27-28,41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盘盈作为前期差错更正处理。笔者不赞同这种处理方法。固定资产为什么会出现盘盈?除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外,盘盈的固定资产大都是企业支付了对价,一般不会直接导致企业产生利得。笔者认为,应根据盘盈的具体原因、盘盈差错发生的会计期间以及盘盈事项的重要性来进行固定资产盘盈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7.
贵刊1998年第5期发表了王升同志的《浅议固定资产清查的会计处理》(以下称《王文》)。该文建议将发现的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净额列入“资本公积”科目。笔者认为:在未对固定资产清查结果的形成原因进行具体分析以前,对固定资产清查结果作简单的会计处理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18.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或者在生产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物料,包括各类材料、商品、在产品、产成品等。存货不仅占用的资金大,而且品种繁多。以下谈谈存货审计的重点和方法。(一)存贷数量计算的正确性存货数量计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存货计价的准确性。因此,为了保证存货数量计算的正确性,就必须采用存货监盘审计的方法。在实施存货监盘审计的过程中,如发现存货数量盘盈或盘亏的数额较大且情况异常时,应注意分析具体情况,找出造成异常的根本原因。1、审查存货收发数量计算方法的选用是否合理以及是否坚持一贯性原则,有无随意改变计算方法的现象。2、外部送来加工或代保管的材料以及代销的商品,其所有权并不属于被审计单位,审查其有无混同于本企业存货的现象;是否设置辅助登  相似文献   

19.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即会计政策是具体原则与具体会计处理方法的结合。其中,具体原则是在对交易或事项进行处理时应遵循的特殊原则,而不是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具体会计处理方法是对交易或事项进行处理的方法。举例如下:(1)对存货的核算,其遵循的具体原则是对存货应采用实际成本进行计量,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则有“实际成本法”、“计划成本法”、“售价金额核算法”、“毛利率法”等,在实际成本法下对存货的发出又有“先进先出法”、“后  相似文献   

20.
姜忠敏 《中国外资》2012,(23):162-162
对于新会计准则中所规定的对库存现金、固定资产盘亏和盘盈的账务处理,许多人提出,相对于老会计制度而言,新准则所要求的处理方法不符合配比原则,现本文就新会计准则对该类业务的规定,以及到底其是否符合配比原则予以讨论,以期对会计工作者正确理解新会计准则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