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沪港经济发展与合作一直是个热门话题,尤其是香港非常敏感,担心上海的发展会超过香港。本文对此以及新世纪沪港金融合作前景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分析讨论。作者认为,从目前上海在政治环境、经济地位、地理位置、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条件和上海所负的为内地经济发展筹措资金,以上海的发展带动长江三角洲、长江流域乃至整个中国内地的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上看,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虽然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但无论从现实条件考虑,还是从长远和全局发展目标来看,上海既不可能也不会取代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未来沪港两个金融中心的发展不是排斥性的,而是平行的,两者之间是一种优势互补、竞争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关系。最后作者提出了新世纪沪港金融应在五个方面加强合作。  相似文献   

2.
刘红 《上海经济》1997,(3):8-10
一、历史回顾:沪港经济的互动态势香港经济与内地经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沪港两地有互惠互利、携手合作的历史,特别是在贸易、投资、金融等方面的交往与合作已经产生深远的影响。 1.上海——香港外贸高速发  相似文献   

3.
每月搜索     
以“上海、香港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与地位”为主题的第六届沪港经济发展与合作会议,2002年11月23日在上海举行。来自沪港两地业界及政界15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上海市委书记、市长陈良字指出,沪港经济合作前景无量,它不仅推动两地的发展,也将有力地带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香港特首董建华为会议发来贺信表示,国家经济的蓬勃发展,为港沪开拓了更宽阔的发展及合作空间,除了在金融和各个专业服务行业以外,还有双向的企业投资。  相似文献   

4.
沪港经济合作的重心已转向现代服务业 2003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香港正式签署了CEPA,这是香港回归祖国6年来,两地签署的第一份加强经贸合作的文件.接着韩正市长又率上海市代表团赴香港与唐司长签署八个方面的CEPA协议.两年多来,CEPA框架下沪港经济合作取得了众所周知的成绩.随着2006年CEPA第三阶段的安排,沪港两地经济合作正向纵深推进,两地经济合作的重心已从制造业及传统服务业转向更为广阔的现代服务业.  相似文献   

5.
回顾近年沪港银行业合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以香港为主要的融资窗口,服务沪港经济发展,促进上海发挥经济中心城市功能。香港是亚洲重要的资金运营、集散中心之一,凭借其国际金融中心较丰富的资金运作管理经验和自由港的地域优势,香港成为上海主要的资金融通窗门。上海不少重点  相似文献   

6.
刘慧 《环球财经》2011,(5):92-94
沪港两地加强金融合作,目的在于满足内地金融发展的需求,逐步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以及与此相适应的金融监管合作。香港重点是拓展除已有的传统业务之外的“人民币离岸业务”  相似文献   

7.
差不多在一个月以前,沪港双方在香港讨论了相同的话题,对沪港合作办好世博会有了广泛的认识。两地的合作不仅对本身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而且是带动华南、华东经济,进而影响全国经济的重要战略,在这个过程中,2010年上海世博会一定会成为沪港双方长远发展、多元联手、广泛合作交流的重要载体。同时我们看到了沪港合作办世博会的广阔空间,香港公司可对世博会各项目参股投资;香港金融机构可参与举办世博会所需的项目融资、财务咨询、国际结算、内部财务控制等金融服务;香港  相似文献   

8.
沪港合作由来已久 沪港两地的合作由来已久.香港的商界和专业人士一直积极参与上海的建设和发展.上海和香港都是现代化的国际大都会,近年,上海市在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另一方面,香港特区也全面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巩固和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离岸人民币中心和国际资产管理中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为沟通沪港两地金融界之间的联系,交流信息,探讨合作渠道和方式,由沪港经济发展协会,香港贸易发展局联合举办、香港上海实业集团协办,《沪港经济》杂志社参与策划、组织的“沪港金融合作与发展研讨会”於1996年12月18日上午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上海和香港金融界人士200余人参加本次研讨会,有中外记者近80人到会。当晚起,香港各大报纸、电视台、广播电台将大会盛况作了详细报道。上海代表认为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拥有大批在国际上著名的金融机构。香港信息灵敏、资金雄厚、人才济济、技术手段先进、管理经验丰富,这对上海的经济发展十分重要。香港代表就香港在国际市场和亚洲市场中的地位和  相似文献   

10.
李元春 《上海改革》2004,(10):62-64
随着CEPA的签署和实施,大陆各地区都加强了和香港的经济联系。上海和香港的经济往来历史悠久,当前两地经济存在竞争,但更多的是基于优势互补基础上的合作。沪港经济合作很有必要而且非常重要,要展开新思路推进沪港经济合作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11.
去年7月1日,我国顺利恢复了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盛事。香港回归祖国,进一步促进了早已存在的沪港经济合作。虹口,作为建设中的国际大都市上海的中心城区,不仅具有与香港经济合作与交流的良好基础,而且具有广阔的前景。虹口区在改革开放利用外资的历史进程中,最先、最多、最成功的合作伙伴都来自香港地区。在我区现有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协  相似文献   

12.
沪港台三地在经济总量、GDP的产出构成、制造业构成、贸易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和较强的互补因素,这为三地经济合作及携手开发长江流域经济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4月10日联合发布公告称,原则批准6个月内开展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以下简称"沪港通"),两地投资者将可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经纪商)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这是中国金融改革与开放进程中里程碑式的一步。"沪港通"落地后,除了将给两地股市带去立等可见的增量资金,更将在以下多个方面持续产生长期利好:  相似文献   

14.
李艳萍 《中国经贸》2014,(10):151-151
随着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展开,人民币离岸业务逐渐增长,香港作为人民币的一个离岸金融中心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2014年4月10日,证监会正式批复了开展沪港通,加强在岸与离岸人民币资本的流动。本文从刺激人民币需求、推动人民币跨境资本流动、形成良好的人民币回流机制、完善国内资本市场,以及加强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形成等五个方面探析了沪港互通机制的建立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也提出了沪港通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与潜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6月4日下午2:30“沪港企业项目合作推介会”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旧翼4楼会议厅举行。这次推介会是由上海沪港经济发展协会、香港贸易发展局、香港沪港经济发展协会、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主办,香港总商会、香港中华总商会、香港工业总会、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  相似文献   

16.
"上海旋风"沪港经济合作二十年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和香港是我国的两大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也是近20年西太平洋沿岸两个最亮的经济增长点,被誉为中国的两颗"东方明珠".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以后,沪港经济合作进入了历史发展的最佳时期.20年来,沪港经济合作不断向纵深推进,两颗明珠交相辉映,合作成果灿烂辉煌.  相似文献   

17.
在进一步促进沪港经贸合作八个方面的建议中,加强投资和商贸领域的合作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上海将支持香港的实业界参与上海国有企业的合作、合资或购并,加快国有企业的多元化改制,实行国有资本的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18.
作为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与作为内地最大经济和金融中心城市的上海之间的金融关系令世人瞩目。探索世纪之交的沪港金融关系对于进一步稳定和提高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加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步伐、推动中国金融进一步对外开放乃至于实现中国经济的增长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沪港之间  相似文献   

19.
《沪港经济》2007,(12):62-63
特稿推进沪港经济合作的三大举措/7沪港合作还有好大的空间/7开创沪港合作的新天地/7为建设经济强国扮演重要角色/7回归10年:香港经济峰回路转/7在迎接香港回归的日子里/7专访吴思远的上海情结/7——访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会长吴思远为沪港经贸合作搭一个平台/7——访香港特区政  相似文献   

20.
成立于1980年代的香港沪港经济发展协会,本着“增进友谊、经济合作、技术交流、培训人才,为香港、上海两地经济建设、共同繁荣而努力“的创会宗旨,为沪港两地经济合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