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从左权旅游文化类型分析入手 ,对左权旅游文化主题开发进行定性研究 ,进一步挖掘地方旅游与文化、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旨在以左权旅游文化主题开发策划为例揭示旅游文化开发对地方旅游业的发展乃至地方经济整体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湖南文化旅游思路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化旅游是旅游业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势,湖南的旅游资源以人文资源为主,突出表现为名山,名城,名人,名情的特点,开发潜力巨大,在发展湖南文化旅游的过程中应注意重点挖掘异质文化,突出文化主题,增强文化旅游的参与性,搞好文化旅游商品的行销,还要注重开发与保护并重,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等。  相似文献   

3.
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提出的背后是旅游文化的演变。旅游者对自我本真性塑造的目的,使得作为旅游客体主要空间表现形式的景区已无法满足旅游者需要。在去景区化的发展思路下,旅游目的地社会关系问题开始从景区扩大到更广泛的空间。消除文化主体间矛盾,是新的旅游目的地空间伦理建构的目标。以主题化方式开展空间的生产,要立足于关系的开放性、地方文化的主题化表达、主题与空间实践的结合。在保护传统地方文化的同时,促进地方文化与时俱进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重庆旅游文化发展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彭寿清 《经济地理》2004,24(6):861-864
旅游文化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灵魂。重庆旅游文化资源类型齐全,文化特色鲜明,但重庆旅游产品的开发大都处于较低层次,因此开发重庆旅游文化资源对加快重庆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当前重庆旅游文化发展有两个特点:①围绕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建成有特色的旅游文化城市。②大力发展有地方情调的动态旅游。为实现这一战略重点,必须实施若干相应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5.
关于区域旅游开发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各地旅游业发展势头正劲,不少地方政府将旅游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加以培育,但旅游开发中相互模仿、重复建设、主题不明、投资效益低的现状使我们对旅游发展中若干基本问题,如区域政府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旅游景点、景区、板块的功能划分,区域旅游开发的资源特点,以及旅游主题定位等作出重新的评判,从而更加清醒认识旅游及旅游产业的功能、特征及发展趋势,降低地方政府开发旅游资源的成本,减少地方政府在旅游开发中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注重旅游资源,开发具有文化特征和特色的旅游产品,成为区域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地方文化凝聚着某一地域特有的民风习俗,传承着民族文化传统,因其娱乐性与地域性的特点,与旅游相结合、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模式遂成为发展区域旅游的一个重要手段。作为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甘肃省,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借鉴国内成功的文化旅游模式,实现甘肃省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的结合,这是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弘扬、传承民族文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赵平 《生产力研究》2012,(1):115-117
为了增加游客的认知度和满意度,在旅游目的地的主题意象设计中需要重视旅游目的地构景的核心目标——地方感情境化的培植,在设计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地方感情境化的培植,增加游客参与性和体验性,培育游人的地方感情结。如平遥古城与晋商文化旅游区,围绕遗产的定义开发景区和发展旅游项目,将文化遗产内涵泛化到各个景区和社区中,使其处处成为明清时期汉民族文化的活道具和活标本,从而使游客自觉不自觉地产生地方感与历史感,融入旅游目的地的情境之中,成为旅游社区情境的同代体验者,产生深厚的旅游情结。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开发与"体验经济"发展刍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乡村旅游开发与体验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乡村旅游开发及其具有的独特功能促进了体验经济的发展,为旅游者提供了体验乡村文化和培养民族情感的舞台,实现了体验经济的飞跃。  相似文献   

9.
日本的乡村旅游对国内外游客有着特殊的吸引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其独特的传统文化。乡村旅游带动了日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强化了地方文化认同,是对传统文化的重构和再创造。不过,一些乡村地区的旅游开发也带来了自然资源的破坏,并使传统文化发生了异化。  相似文献   

10.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的屈原文化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研究屈原文化旅游开发对策,有利于彰显屈原精神,保护和传承屈原文化,发展屈原文化源地的经济和文化。目前,屈原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屈原文化的非物质特性造成旅游产品创新不够和民间认同不足,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按照“物化-活化-地方化-品牌化”的路径,对旅游空间、旅游活动、旅游商品等进行深度开发。  相似文献   

11.
在旅游纪念品消费市场中,地方性的旅游纪念品购买量在整个旅游产品消费市场中占重要地位。将带有民族性的满绣与旅游纪念品相融合不仅能传承满绣文化,与此同时还能增加旅游纪念品的多样性。在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的今天,打造核心竞争力才是企业是否获得利润的关键,大力开发带有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特色产品才是保证地方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旅游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新形势下,旅游开发必将成为驱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增长引擎".本文以桂林市荔浦县为例,通过借助SWOT定量测度模型分析旅游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因素,绘制旅游发展战略类型与战略强度谱系图,明确旅游开发道路、定位旅游开发主题、构建旅游开发框架、提出旅游战略举措等方面对县域旅游开发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宜昌三峡旅游工艺品以其富涵的哲学理念、美学内蕴等综合文化特质成为构筑现代工艺品尤其是当代工艺品设计所不可或缺的启动平台。本文对宜昌三峡传统工艺品设计所蕴涵的文化意蕴进行透析,以打造旅游工艺品品牌,开发极具地方特色的旅游工艺品,使旅游工艺品成为宜昌三峡旅游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4.
关于南岳旅游文化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杨刚 《经济地理》2001,21(5):633-636,640
旅游文化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南岳旅游文化资源类型齐全,文化特色鲜明,但南岳旅游产品的开发大都处于较低层次。因此开发南岳旅游文化资源对加快南岳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我们认为,当前南岳旅游文化发展有两个特点:一是围绕南岳旅游文化优势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把南岳区建成有特色的旅游文化城市。二是大力发展有地方情调的动态旅游。为实现这一战略重点,必须实施若干相应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5.
云南多民族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被誉为民族文化宝库和民族艺术海洋,是海内外旅游者梦想的圣地.云南绚丽的民族文化,推动着云南旅游经济的发展.云南民族文化旅游与地方文献建设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本文拟对地方文献在云南民族文化旅游中的作用,以及为云南民族文化旅游构建地方文献保障体系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加快发展地方旅游产业,促进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各地政府的共识,同时在促进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各地政府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地方政府旅游营销的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探讨,试图进一步揭示地方政府在旅游营销中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7.
红色文化旅游作为文化旅游中一种特色较为鲜明的旅游活动,承载的不仅仅是丰富旅游产业内容、促进旅游业发展、繁荣地方经济,更为重要的是,红色文化旅游的开展将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起到巨大的推到作用。因此,从红色文化旅游在新的历史时期重要作用入手,通过对哈尔滨区域内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梳理,把比较优势明显的红色文化提到了重要的研究位置,采取重点发展的策略,以重点项目带动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由点及线,实现促进哈尔滨红色文化旅游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薛芮  余吉安 《经济地理》2022,(6):198-205
乡村文化具有历史、文化、经济、生态等多重价值,需要通过利用来保护、在保护中利用,实现活态传承。发展旅游产业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也是乡村文化活态传承的重要路径。而乡村文化旅游所蕴含的情感要素与“地方”有着紧密联结。以人文地理学的地方理论为基础,通过理论模型构建与案例研究的方法,分析乡村文化的地方品牌建构模式和基于地方品牌建构的旅游活化路径,并以古徽州呈坎村的风水文化资源作为案例进行解析。研究发现:(1)乡村文化的地方品牌建构以文化原真性为核心,以地方性知识、地方依赖与地方认同为多轮驱动,激活地方依恋、重塑地理想象,实现地方品牌建构。(2)基于地方品牌建构,乡村文化的旅游活化正是使扎根乡村本地的原真性文化在旅游产业中流动起来,以文化原真性为起点,通过文化消费、去地方化、文化再生产、再地方化的节点形成循环路径。  相似文献   

19.
南阳衙署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新留 《经济地理》2011,31(1):166-169
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的深入发展,衙署文化旅游已渐成气候,成为一些地方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以南阳府衙和内乡县衙为例探讨衙署文化旅游开发,研究指出,合理利用这些衙署标本,打造精品衙署文化旅游线路,大力实施文化旅游发展战略,是进一步彰显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需要,也是弘扬廉政文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以上海世博会为契机,以城市上海为起点,世博会的影响力不仅会使举办城市达到空前繁荣,同时会波及周边地区。嘉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作为上海的比邻城市,世博会对嘉善文化、会展、旅游、服务业的影响深远,对地方经济发展起着拉动作用,同时,经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又会增强周边城市的吸引力,继而为嘉善传统文化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