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由于确认、计量、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会计差错的产生有诸多原因,常见的会计差错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相似文献   

2.
会计差错是指会计确认、计量、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会计差错如不及时更正,可能使会计报表严重失实,影响报表使用者的正确决策。因此当企业发现会计差错时,应及时更正。  相似文献   

3.
会计差错更正是指对企业在会计核算中,由于计量、确认、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会因会计差错发生和发现的时间不同以及会计差错的重大与否而不同。  相似文献   

4.
会计差错更正是指对企业在会计核算中,由于计量、确认、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进行的纠正。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会因会计差错发生和发现的时间不同,以及会计差错的重大与非重大之分而不同。  相似文献   

5.
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在确认,计量、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对于会计差错的审计调整,在审计实务中至今无章可循。为此,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谈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会计差错是指会计核算时,由于确认、计量、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会计差错的产生有许多原因,常见的产生会计差错的原固有:采用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所不允许的会计政策,帐户分类以及计算错误,会计估计错误,期末应计项目与递延项目未予调整错误,精计已完成交易.对事实的忽视与误用,提前确认尚未实现的收入或不确认已实现的收入,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划分差错等。  相似文献   

7.
会计差错是企业在会计核算时,由于确认、计量、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会计差错按发现及归属期间分为本期发现的属于本期的会计差错、本期发现的属于以前期间的会计差错、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发现的报告期或报告期以前期间的会计差错,前者称为当期差错,后两者统称为前期差错。企业在日常核算时,应及时对会计差错进行更正、调帐及调整相关报表,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会计差错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它可以发生在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的任何环节,而在当期或以后的任何期间被发现。按照对会计报表可靠性的影响程度, 会计差错可分为重大会计差错和非重大会计差错。重大会计差错是指这种差错的产生使公布的会计报表不再具有可靠性,其较为明显的特征是金额比较大,如不调整有可能误导  相似文献   

9.
会计差错更正是指对企业在会计核算中,由于计量、确认、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进行的纠正。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会因会计差错发生和发现的时间不同以及会计差错的重大与非重大之分而不同。我国目前会计差错更正屡见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情况下,考察会计差错更正问题无疑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依据会计制度的基础原理对我国会计差错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探讨了具体的会计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一、会计差错产生的原因(一)会计确认不当形成的会计差错根据会计确认标准对会计计量产生的影响,可以将会计确认标准分为基本确认和补充确认两大类。与基本确认标准不符的会计差错有:与权责发生制确认时间不符的会计差错,如提前或推迟确认收人或不确认实现的收入,期末应计项目与递延项目未及时调整等人为舞弊、欺诈行为;会计要素的定义和特征不符的会计差错,如账户分类不当、资产性  相似文献   

11.
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由于计量、确认、记录等方面出现的差错。会计差错按其发生差错所产生的影响程度可分为非重大会计差错和重大会计差错。重大会计差错是指企业发现的使公布的会计报表不再具有可靠性的会计差错。一般是指金额较大,通常某项交易或事项的金额占该类交易或事项金额的10%及以上,则认为金额较大;非重大会计差错是指不足以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作出正确判断的会计差错。  相似文献   

12.
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中,由于计量、确认、记录出现的错误。由于会计差错的产生有诸多原因,加上会计差错发生的时间不同,更正的方法可能涉及“本年利润”、“利润分配”“、应缴所得税”等科目以及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调整等内容,具体情况比较复杂,处理难度比较大,因此,此项业务会计实务中错误率比较高,笔者对此业务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中,由于计量、确认、记录出现的错误.由于会计差错的产生有诸多原因,加上会计差错发生的时间不同,更正的方法可能涉及"本年利润"、"利润分配"、"应缴所得税"等科目以及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调整等内容,具体情况比较复杂,处理难度比较大,因此,此项业务会计实务中错误率比较高,笔者对此业务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为了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进行,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和稽核制度,防止、纠正错误和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和完整,但财务部门在日常会计处理中,由于客观因素或具体经办人的疏忽,有时会出现计量、确认、记录等方面的错误,采用了国家法律、会计制度不允许的会计政策,提前确认尚未实现的收入或漏记已完成的交易等.我们习惯上把它们按金额的大小和性质轻重分为重大会计差错和非重大会计差错.  相似文献   

15.
杨淼 《中外企业家》2013,(2Z):96-96
财务会计的核算是一个由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环节有机构成的过程。记录、报告的实质是对确认、计量结果的正式记录和报告,换言之,会计确认和计量共同规定着会计记录、报告项目的具体数据内容,从而直接影响着财务报告的性能和质量,计量属性是影响会计计量行为和结果的关键因素。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对会计信息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由于确认、计量、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便是会计差错,包括了会计政策使用上的差错、会计估计上的差错和其他差错.如果发生了使会计报表不再具有可靠性的会计差错,就属于重大会计差错.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规定,以前期间发生的重大会计差错,如果影响损益,应将其对损益的影响数调整发生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也应一并调整;如不影响损益,应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  相似文献   

17.
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由于确认、计量和记录等方面出现的差错。会计差错有的只影响资产负债表或损益表,有的对两者均会有影响。无论哪种差错,一旦发现就应分别情况及时予以更正。一、会计差错更正(一)在同一时期发生并发现的会计差错更正这种差错的更正比较简单,因为当时企业尚未结账,也未编制财务报表,所以这类差错既不会影响前期损益,也不会牵连后期损益,因而只要按规定的差错更正主法,即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和补充登记法,在发现差错时予以更正即可。在此不讨论。(二)在某一时期发生而于后期才发现的会计差错更正即…  相似文献   

18.
会计差错是指企业会计核算中在计量、确认、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会计差错因其发生的时间不同、发现的时间不同以及是否重大等,所作的调整处理也不同。笔者以为,要正确选择会计差错的更正方法,关键是要对会计差错作正确的分类。下面概括的是与更正方法的选择有关的会计差错的分类。按会计差错发现的时间划分,可以分为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会计差错、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后发现的会计差错。按会计差错发生的时间划分,可以分为本期(即发现当期)发生的会计差错、前期发生的会计差错。对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  相似文献   

19.
会计信息失真防范措施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差错和会计舞弊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形式。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确认、计量、纪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通常包括利用准则制度不允许的会计政策;账户分类以及计算错误;会计估计错误;在期末应计项目与递延项目未予调整;漏记已完成交易;提前确认未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会计差错更正与我国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太太药业2001年5月通过新股发行的方式从证券市场拿走17.36亿元募集资金,到2002年4月19日公布的2001年年报就声称2000年及以前年度存在少计营业费用、坏账准备、未抵消母子公司之间的未实现销售利润、无形资产———专有技术摊销年限错误等重大会计差错,进行会计差错更正,采用追溯调整法,将2000年度合并净利润调减879万元,1999年及以前年度净利润调减1530万元,共计调减2001年初未分配利润2196万元,差错金额占2001年净利润的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会计确认、计量、记录过程中,难免发生会计差错。但太太药业纠正差错的勇气也不禁使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