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孔祥毅  游广武 《经济问题》1990,(12):53-55,64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区差别很大的国家。在这样的国土上实行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只能以分层调控模式为主体,中央与地方(主要是省)调控相结合、相补充。近年来,经济理论界对中央宏观调控论述颇多,而对区域经济调控却很少有人问津。我们认为:在分层经济调控体系中,区域经济调控是整个宏观调控是否有效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行。本文以区域经济调控的性质、特点与相应的信息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力图探讨如何有效地实现区域经济调控,以及与资金流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张锐敏 《经贸实践》2007,(12):18-18
今年以来,在国家宏观调控不断加强、资本和土地等要素供给日益趋紧的背景下,台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努力保持与国家宏观调控要求的步调一致,又努力实现经济结构的良性调整,全市工业经济保持了快速平稳较快增长。但经济运行中的“三过一高”问题依旧突出,国家宏观调控远未达到预期效果,并且还出现了通胀压力加大和资产价格持续上升等问题。站在台州的角度来看全省工作,建议省经贸委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从1993年到2003年的10年间,我国经济大体经过了两轮着力方向正好相反的宏观调控。一是针对1992年的经济过热,从1993年起,我们实施了以紧缩为主的宏观调控,大约持续到1997年,国民经济发展实现了“软着陆”的成功;二是1997年的经济偏冷,从1998年起,我们实施了以扩张性为主的宏观调控,大约持续到2003年,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邵法都 《经贸实践》2007,(10):60-61
自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以来,工业经济发展面临土地,资金要素制约和能源、原材料涨价等诸多矛盾,作为工业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工业投资,在经过几年快速增长后.今年我省开始出现增幅较大回落的局面,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下降的态势。如果工业投资增幅继续发生大幅度的回落,必将给我省今后工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严重的问题,探寻制约工业投资的要素和对策显得尤为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2O11年,在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一面是各种经济指标的起起落落,一面是备种调控手段的层出不穷。2011年中国经济的”涨”与“跌”升“与“降”,不仅勾画出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的脉络,也为来年的经济走势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6.
如何推进自主创新,促进工业产业提升,是各地发展经济的共性问题。义乌市政府最近发布的《关于推进工业企业自主创新促进工业产业提升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加大投入、完善体系、规模经济三方面处处见实招。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通过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建立政府宏观调控机制,运用市场对经济资源进行基础性配置的体系。而税收调控则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经济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论经济波动及有关经济变量调控的“度”张广盈一、经济波动的原因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无论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发展之中的第三世界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历程中无不发生过经济波动。自从资本主义世界在1825年爆发了第一次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  相似文献   

9.
何丰 《经济纵横》1998,(5):58-60
北方化工总公司是吉林化学工业集团总公司(简称“吉化”)的子公司之一。自1988年以来该公司开始出现不良债权,在1990年和1994年国家两次紧缩性宏观调控中,应收货款中的呆死帐数额迅速上升。企业应收货款长期收不回来形成大量呆死帐。1994年6月北方化...  相似文献   

10.
“2007年中国行业网站投资与发展高峰论坛”将于2007年6月28日在杭州举办,这个由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和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共同主办的高峰论坛,是目前国内针对“行业网站”开展的规格最高的一次盛会。“行业网站”作为互联网产业的“新势力”受到了空前的关注。而在“行业网站”的业界,去年年底,浙江网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网盛科技)创造的“A股神话”激起了业界对互联网产业“成功模式”新一轮研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彭峰 《时代经贸》2010,(14):179-180
我国自2003年开始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目前已逐步形成了政府宏观调控、市场有序竞争的工程造价新机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8年7月以国家标准的形式颁布了2008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6850500—2008)(以下简称“2008规范”),并于2008年12月1日实施。  相似文献   

12.
中共“十四大”以来,我国经历了三次大的宏观调控,包括1993-1996年旨在治理经济过热的紧缩性调控,1998-2002年旨在治理通货紧缩的扩张性调控,以及始于2003年并持续到现在的旨在治理经济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的新一轮宏观调控。当前,深入分析每一次宏观调控的国内国际经济背景、主要任务、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效果,认真总结这三次宏观调控的成功经验,将有利于党和政府在“十一五”时期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终实现社会经济在“十一五”时期的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前,针对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通胀压力增大、流动性过剩、信贷投放过快等突出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这对目前仍以传统信贷资产业务为主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和挑战。本文就对商业银行积极应对宏观经济调控进行了反思和思考,对商业银行加快创新体制应对宏观调控挑战带来参考。  相似文献   

14.
宏观调控政策协调在经济“软着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宏观调控政策协调在经济“软着陆”中的作用周绍朋王健汪海波(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科院工经所)我国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针对经济领域中出现的过热现象,实施了以治理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的宏观调控。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国民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国家综合...  相似文献   

15.
2013年12月10日至13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下简称“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改革任务重大而艰巨。  相似文献   

16.
中国GDP增长与CPI:关系、均衡与“十二五”预期目标调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率之间动态关系的认识是宏观调控的基础,然而,目前在线性和静态的分析框架内未能揭示出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复杂动态关系。本文运用1996—2009年GDP增长率、CPI与M2增长率的季度数据建立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非线性动力系统模型(GDP-CPINLDS),揭示了我国最优的季度GDP增长率和CPI,以及零通货膨胀的季度GDP增长率。总体上,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处在次优化的非均衡运行状态,两者呈现出同向性变动的特点。最优调控实验表明,仅调节M2增长率不能完全实现"十二五"调控目标。文章建议"十二五"期间要以调控GDP增长为导向,以从紧货币政策为基础,配合多种调控手段,形成强有力的联合调控机制,以确保GDP增长率和CPI目标的最优实现。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阶段,经济上升期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出现了新的均衡点,经济增长空间扩大.凯恩斯国家干预政策在我国的实施效果将更加明显,现时效用将逐步增强,与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切合度会更加紧密。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将越来越有效。  相似文献   

18.
成钢 《生产力研究》1997,(3):13-15,22
“九五”物价形势前瞻成钢一、“八五”时期价格改革回顾(一)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基本确立衡量十几年来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价格改革的总成果和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是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三种价格形式比重(以下简称“三价”)。90-...  相似文献   

19.
韩孟 《经济月刊》2008,(12):74-75
浙江是中国经济强省,宁波北仑(北仑区和宁波开发区,简称北仑)是浙江经济发达地区。北仑在一些方面已经走进世界前列。她二十多年来的业绩累积已使她成为国家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0.
2006年,浙江经济增长速度预计达13.6%,生产总值为15649亿元。而与之相同时,经济运行指标有升有降:节能、减排两大约束性指标首次出现“双下降”;固定资产投资率从高位回落;工业发展中成本和利润第一次同比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