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产业内贸易的研究主要从两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研究的发展进程进行简单综述,从产业内贸易定义的提出和界定,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测量,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解释及产业内贸易研究趋势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理论界开始了一场悄悄的革命,以产业内贸易理论为代表的不完全竞争贸易理论成为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最新前沿.二战以后,我们发现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在总贸易量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本文简要介绍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以及它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启示和影响,在此基础上给读者一个清晰的关于产业内贸易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徐平 《时代经贸》2007,5(1X):65-66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理论界开始了一场悄悄的革命,以产业内贸易理论为代表的不完全竞争贸易理论成为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最新前沿。二战以后,我们发现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在总贸易量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本文简要介绍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以及它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启示和影响,在此基础上给读者一个清晰的关于产业内贸易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目前产业内贸易理论还在突破发展中,尚未成熟。对产业内贸易理论给予介绍与评论,以促进对产业内贸易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际贸易迅猛发展,基于规模经济的产业内贸易已成取代产业间贸易,成为如今国际贸易的主导形式.为此,本文对我国产业内贸易进行理论分析,简析我国产业内贸易现状,并结合我国实际从国际经济视角,给出促进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简要对策.  相似文献   

6.
刘贝 《经济研究导刊》2013,(28):268-270
传统产业内贸易理论在对服务产业的解释中均有所体现,使得从资源禀赋、产品性质(包括资本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等)、消费者需求、规模经济、产品差异性(包括同质产品的差异化以及异质产品的差异化)等方面来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传统产业内贸易理论同样适用于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入世以来,中美之间的贸易额急剧增加,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第3大农产品进口国,农产品贸易在两国经济往来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近年来,中美农产品贸易不断呈现新的特点,同类(种)产品贸易也呈现出迅猛发展态势.这种以产业内贸易为特征的贸易模式也成为推动中美贸易增长的重要因素.本论文在综述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和研究成果,探讨有关产业内贸易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中国与美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政策背景、结构变动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采用各种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有利于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有效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周萍 《时代经贸》2010,(10):51-52
入世以来,中美之间的贸易额急剧增加,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第3大农产品进口国,农产品贸易在两国经济往来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近年来,中美农产品贸易不断呈现新的特点,同类(种)产品贸易也呈现出迅猛发展态势。这种以产业内贸易为特征的贸易模式也成为推动中美贸易增长的重要因素。本论文在综述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和研究成果,探讨有关产业内贸易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中国与美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政策背景、结构变动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采用各种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有利于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的有效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中国外贸发展新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产业内贸易理论、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所产生的产业内贸易和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是增强一国外贸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产业内贸易水平不高,并且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这种状况不利于我国外贸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应以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为发展取向,通过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引资质量和大力发展差异产品来提高我国外贸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从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出发,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分析产业内贸易理论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并且分析以产业内贸易指标作为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水平标志的局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东盟将于2010年正式建立自由贸易区,双方的产业内贸易不断加深,但是产业贸易的发展也遇到了一些制约条件和问题。本文以产业内贸易理论为基础,从双方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现状、制约条件做出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2.
杨岚 《经济师》2007,(12):100-101
文章就中美在SITC第7类下的产业内贸易进行研究。主要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两国历年来在该项目下产业内贸易发展特点,对产业内贸易指数加以计算,分析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了解促进两国SITC第7类产业内贸易所需解决的问题,对我国在该类产业的发展适当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产业内贸易与比较优势——对产业内贸易根源的重新审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行的见解认为,比较优势只能解释产业间贸易,而现实中大量存在的产业内贸易应当由基于报酬递增和不完全市场的新贸易理论来解释。通过对1980年代以来的相关研究的回顾说明:第一,从纯理论来看,在报酬递增和不完全市场之外的比较优势,可以作为产业内贸易的解释变量;第二,经验研究显示,比较优势是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原因。此外,结合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新特点来看,探讨比较优势与产品内分工的内在联系是产业内贸易研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4.
海峡两岸产业内贸易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雯  吴琦 《经济地理》2011,31(5):787-792
选用Aquino指数,定量地分析了海峡两岸产业内贸易在二者贸易份额中的比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产业内贸易细分为垂直型和水平型两种形式,选取2001—2008年的相关数据,运用GMH法对两岸的产业内贸易结构特征进行全面的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两岸贸易产业内贸易水平还比较低,但产业内贸易增长迅速,尤其在中高技术层面产品上产业内贸易逐步增强;两岸产业内贸易以垂直型为主,但最近几年,水平型所占比重增长较快,有垂直型向水平型发展的趋势;两岸产业内贸易在区域结构上也呈现出动态演进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理论开始了一场悄悄的革命,以产业内贸易理论为代表的不完全竞争贸易理论成为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最新前沿。  相似文献   

16.
产业内贸易理论已经成为研究我国与韩国双边制造业贸易关系的一个新视角。本文通过定量分析中韩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各项指标得出了中国在中韩制造业贸易中处于低端位置。要改变中国制造业的劣势地位需要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西方产业内贸易理论述评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产业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在出口的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产品 ,它分为水平性产业内贸易和垂直性产业内贸易两种。根据不同的模型 ,水平性产业内贸易可以由规模经济、消费者的多样化偏好、相互倾销等原因引起 ;垂直性产业内贸易可以由要素禀赋差异等原因引起。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可以减少一国贸易自由化时的经济调整成本 ;产业内贸易既显示了一国各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也与经济发展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如果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在从产业间贸易发展到垂直性产业内贸易之后 ,可以进一步发展到水平性产业内贸易为主 ,这将是我国经济赶超发达国家在对外贸易领域的反映。我们应当促进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最终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曹子瑛  梅洪 《时代经贸》2006,4(Z3):14-15
随着中韩贸易规模的扩大,产业内贸易也迅速发展.相关理论和实践已经证明,与发达国家开展产业内贸易对于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提高技术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借助计量模型,分别探讨了这两者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证实了这种差异性的存在,最后提出只有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大力发展水平产业内贸易,鼓励以质量和技术参与国际竞争,提高产业内贸易质量才能真正实现贸易"经济引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产业内贸易理论已经成为研究我国与韩国双边制造业贸易关系的一个新视角.本文通过定量分析中韩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各项指标得出了中国在中韩制造业贸易中处于低端位置.要改变中国制造业的劣势地位需要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别利用产业内贸易绝对额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和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对比分析了1997~2008年间中韩两国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情况。从静态角度来看,中国在资源和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上以产业内贸易为主,韩国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上以产业内贸易为主,韩国服务业贸易结构优于中国;从动态角度和产业内贸易绝对额来看,中国则略优于韩国。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深入分析了中韩服务业贸易模式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