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县域民间借贷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县域民间借贷快速发展的原因,对传统金融贷款市场的冲击,指出了民间借贷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实现金融与民间借贷有效结合,促进本省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金融抑制”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由此导致金融运作与市场的某种背离.在此情况下,民间借贷作为“草根金融”得到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正规金融留下的空白.但民间借贷长期以来受到意识形态和政策的压制,相关法律建设严重滞后,出现了较多的法律真空或盲点.加快民间借贷立法,明确合法民间借贷法律边界,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课题.本文从民间借贷的定义入手对民间借贷立法原则、合法民间借贷的法律边界进行了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3.
民间借贷历史悠久且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能有效缓解弱势金融消费者的融资难问题。在中国的金融体制下,民间借贷同样发挥其特有的不可或缺作用,是正规金融的有益必要补充。研究首先综合中国学界观点、司法实践和金融监管体制等因素,将民间借贷界定为正规金融之外自然人之间、非正规金融机构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相互之间的借贷行为;其次从金融抑制理论、二元金融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对民间借贷存在和发展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最后论述了从传统民间借贷到新型民间借贷的发展变迁并比较了两者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交易治理模式,然后提出中国应尽快完善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构建和完善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与若干市场化征信机构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征信市场格局,以促进民间借贷与正规金融的竞合共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黄绪江 《金融研究》2008,(2):I0066-I0071
长期以来,民间借贷作为在正规金融之外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一直处于各种争议之中,并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在老百姓的经济生活中生存和发展。农村是正规金融覆盖的薄弱地区,由于金融抑制现象的普遍存在,民间借贷活动十分活跃。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民间借贷对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的发展有何影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为了掌握农村民间借贷的发展情况,分析民间借贷生存和发展的市场基础和比较优势,合理引导民间借贷支持新农村建设和“三农”发展,最近,我们对湖北省咸宁市部分乡镇的民间借贷情况进行了典型调查,并对150户农户和50户农村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5.
曾晖 《金卡工程》2010,14(2):181-181
作为一种非正式金融制度安排,民间借贷的存在和发展有其逻辑合理性和客观必然性,是整个金融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民间借贷行为的不规范对正规金融和实体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民间借贷有问题,又为民间所需。因此,强化和完善对民间借贷行为的规范是我国经济发展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一、金融抑制背景下民间借贷成为农村金融的重要补充 1、农村金融抑制状况为民间借贷提供了一定发展空间。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抑制现象主要表现为信贷支农功能弱化,金融支农能力下降,同时也反映了农村正规金融存有缺陷:民间借贷的活跃,则是借贷主体在正规金融资金供给不足和金融服务缺位情况下的产物与选择.可以说,农村金融抑制为民间借贷提供了一定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张强 《金融纵横》2013,(1):55-63
近年来,民间借贷渐趋活跃。作为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民间借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社会融资需求,但由于立法制度及有效监管的缺失,其自由发展也引发了一些经济和社会问题。本文阐述了民间借贷的发展现状,并以江苏省扬州市几例典型案件为出发点,分析了民间借贷的主要风险,借鉴发达国家对民间借贷的相关规定,立足于人民银行维护宏观金融稳定的法定职能,对完善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村民间借贷是典型的需求诱致性的金融制度变迁过程。通过对农村民间借贷的实证调查表明.民间借贷已不仅仅是农村正规金融的补充,学习并借鉴农村民间借贷的运行机制对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乃至整个农村金融市场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杨军  李娜 《西南金融》2012,(11):24-26
随着温州“金改十二条”的出台,温州金融改革全面启动,这意味着一直处于地下状态的民间借贷有望“阳光化”.但我国民间借贷一直存在着立法理念偏差、立法内容不健全、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固有问题,这阻碍了民间借贷的规范和法制化发展.我们应以温州金融改革为契机,通过更新立法理念、重构民间借贷立法,培育民间借贷市场主体等措施,实现民间借贷的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赞皇为例,通过对县域民间借贷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了民间借贷快速发展的原因,指出了民间借贷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实现金融与民间借贷有效结合,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草根金融"方式,广泛存于城乡民营经济之间,游离于国家融资体系之外。作为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民间借贷一定程度缓解了个人、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但其对金融稳定和经济社会安全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觑,亟需法律规范和引导。基于我国民间借贷发展的现状,深入剖析了其迅速发展的成因及影响,进而提出应对民间借贷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传统的金融资源供给双方都出现了新的变化,金融资源主要供给方由银行向民间资本转变,供给对象则由传统国有企业向中小企业转变。民间借贷也在我国各地发展势头迅猛,从积极的一面来看,民间借贷的存在,激活了民间资本,解决了民营经济及农村经济的借贷难题,但从消极的一面来看,因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管,民间借贷也带来了极大的法律风险,产生了大量借贷纠纷,甚至可能发展成为金融犯罪,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3.
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等系列因素影响,近年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呈多发态势,涉案金额普遍上升,民间借贷风险逐渐凸现,影响了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探究民间借贷风险发生的特点及原因,从而建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引导民间金融合法有序发展,这对于有效防范和化解民间借贷信用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利率政策的调整,民间借贷市场更趋活跃,对金融业的影响日渐加深,为及时把握民间借贷发展动态,防范和化解民间借贷风险,对河北省民间借贷情况进行了调研。本文从辖内民间借贷活动的现状、民间借贷活跃的主要原因、民间借贷对经济金融的影响分析和整治民间借贷行为的对策和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分析。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民间借贷规模发展迅速,借贷来源、利率、期限等都有较大变化。这些变化虽然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产生了一定积极作用,但随之出现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根据民间借贷新情况,本文提出了明确法律地位、加快金融创新、增加正规金融供给、加强监督等规范民间借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民间借贷作为正规金融之外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一直活跃在广大农村地区。文章通过对互助县农村民间借贷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其民间借贷存在的特点、利与弊,并提出了有利于农村民间借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享受到互联网金融带来的生活便利。民间借贷是农村市场上最主要的融资方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势必对农村民间借贷产生影响,本文致力于探究监管新政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对农村民间借贷需求的影响。本文通过在云南地区调研并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到区域数据,基于Probit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显示:互联网金融对民间借贷需求量具有强替代效应。在异质性分析中互联网金融对农业生产借贷需求替代效应最强,对固定资产借贷需求替代效应最弱。最后基于本文研究结论提出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协同发展服务三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段时间以来,民间借贷在各地发展迅猛,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正规金融留下的空白,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伴随快速发展,近来暴露出了监管滞后,法律欠缺的问题.加快完善民间借贷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合法民间借贷法律边界,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课题.本文从民间借贷的定义人手对民间借贷立法原则、合法民间借贷的法律边界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郑荷芬 《浙江金融》2012,(5):30-33,70
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这样的矛盾:一方面正规金融不能满足民营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另一方面民营中小企业发展急需新的融资渠道。在适宜的环境下,这就催生了非正规金融的民间借贷,并使其如火如荼的发展。而民间借贷如缺少有效的监管就会导致可能的危机,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的爆发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文章分析了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的形成机理,探讨了其造成的影响,并就此提出了地方金融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农村民间借贷作为一种农村正规金融的补充形式,满足了部分农户无法从正规金融渠道获得信贷资金的融资需求,但由于其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出现了众多的纠纷。本文通过对双鸭山市农村地区民间借贷情况的现状,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农村民间借贷健康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