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熙熙是个小乖乖女,住在南岸. 小熙熙刚念小学一年级,上学的新鲜感还没消减,整天在学校里跟小朋友们打得火热. 小家伙距“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少年,都还有相当的年龄距离. 快乐几乎是熙熙现在的全部. 可在2014年到来之前,熙熙妈妈却曾经愁得茶饭不思,甚至“夜不能寐”. 她愁熙熙到哪里读书的事.  相似文献   

2.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者,现代术语中以财富解,至为贴切。然是,天下熙熙,究竟谁个真识财富?!1999年,国际上盛名的《财富》杂志在我国上海举行全球论坛会议,全球数百家"航母"企业的巨商豪富们云集上海,出席这一特殊的"财富"盛会。多少媒体为之报道,多少人为之感奋,额手称庆自己与"财富"的距离更近了。同年,世界自然保护基金9月9日在里约热内卢公布了1999年度全球环境指数。报告显示,从1970年到1995年,全球环境指数下降了约30%。这意味着在过去短短25年间人类拥有的自然资源减少了30%,资源消耗量相当于过去几个世纪的总和!25年间全球森林面积减少了10%,海水动物的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3.
秋燥与秋愁     
周升平 《东北之窗》2013,(17):71-71
清肃肺气润燥在秋季临证时应予考虑,疾病的病机、症状在不同的季节往往会因时而异,清肺润燥非常重要。愁字是由"秋"和"心"二字所组成,这一古老的汉字,形象、准确地表达了人们在秋天容易出现的情绪——秋愁。愁易诱发沉疴的发作,新疾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古人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古往今来,人们忙碌奔波一生不外乎一个"利"字.  相似文献   

5.
马盼盼 《走向世界》2013,(21):92-94
<正>"我叫李嘉诚,我是说相声的"。这么小,会说相声?在导演组质疑声中,战争题材电视剧《战火摇篮》儿童演员招募现场上,李嘉诚毫不怯场的说起了《十八愁绕口令》:"数九寒天冷风嗖,转年春打六九头,正月十五是龙灯会,有一对狮子滚绣球……"整个过程只持续了一分钟左右,李嘉诚就被导演"一见钟情"。  相似文献   

6.
<正>阳光倾洒大地,花朵笑逐颜开,是因为六一国际儿童节的到来吗?青岛的大街小巷处处洋溢着活泼与快乐,是因为他们带着明媚的笑脸向舞台走来吗?张张依旧带着稚气的笑脸,却让观众们为之动容。这是第三届青岛市"美德少年"的颁奖晚会现场,我们聆听着获奖少年的故事,感受他们从小小身体里所散发出的正能量和用实际行动展示的"我们是值得信任的一代"的豪迈宣言。  相似文献   

7.
巧付薪酬     
“薪酬、心愁,白了少年头。”眼下正是许多公司为即将进入下一个财政年度而制定薪酬策略的时候。本行业的薪酬行情如何?本公司的薪酬战略该如何制订?这恐怕是围绕公司领导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各个年龄层说话的文章常常见到,诸如学生们功课的压力啦,中年人生活的重负啊,老年人晚景的凄凉呀,谁都有苦处。唯独那“青春族”仿佛无忧的小鸟似的,不能诉苦,不能言愁。俗话说: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这一句话的力量可真大,自此,拥有青春的人既拥有了一切,便失去了叫苦的权力。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篇小新闻、小场景、小事情。小新闻却蕴含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能够从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做起,何愁干群关系搞不好?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2011,(6):110-113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任何商业合作都是各自利益驱使的结果。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说过,商业合作必须有三大前提:一是双方必须有可以合作的利益,二是双方必须有可以合作的意愿,三是双方必须有共享共荣的打算。此三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1.
陈凤丽 《魅力中国》2009,(29):172-173
"一个防空洞的夜晚,夺取了花季少年无辜的生命,五个玩伴就在出事现场,而他们却熟视无睹,在一个关键时刻达成一个错误的共守同盟,谁都不许说,以为可以瞒天过海……"看完《道德观察》栏目8月23号播出的节目"无形之杀"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在我们为年轻生命的逝去而扼腕叹息时,我们想到更多的是:是什么让他们对生命如此漠视?特别是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让我思索良久……  相似文献   

12.
旧历的年,终归是年。时间已经到了21世纪,手机、微信、网络,铺天盖地,但遮掩不去的,还是旧历的年。大年三十晚,远处是隆隆的"炮"声,近处是噼里啪啦的"枪"声,好不热闹。书房里,似乎也满是火药味,让人呛得换不过气,想写写文章,也难以静下心来。一年忙到头,过年了,人们还是闲不下来,似乎更忙。到新时代了,我们也得改改老黄历,年需要清静、节俭和祥和。过年需要清静。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  相似文献   

13.
袁纪玮  韩黎 《特区经济》2006,211(8):300-30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文化有了长远发展,农民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和提高,但是农村留守少年法纪教育缺失问题在各地农村仍然极为明显,留守少年的安全、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农村留守少年的违法乱纪现象急剧上升,已变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旨在通过调查、访谈的方式对农村“留守少年”法纪教育缺失的现状以及农村“留守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其表现形式的分析,找出预防农村“留守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以此来增强农村各级组织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法纪教育意识,减少农村“留守少年”违法犯罪并同时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关于农村"留守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文化有了长足发展,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农村"留守少年"的安全、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违法犯罪现象急剧增加,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农村"留守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户籍管理壁垒是制度原因;家庭教育缺失是直接原因;学校教育失当是主要原因;社会教育缺位是重要原因;"留守少年"的自我觉悟低是主观原因。预防"留守少年"违法犯罪必须多管齐下,各方配合。  相似文献   

15.
罗薇 《产权导刊》2013,(8):68-70
孔子曰:"五十而知天命",程氏树德《论语集释》,引明儒顾宪成《讲义》说:"五十知天命,是悟境。"那么,一位出生在齐齐哈尔乌裕尔河畔小村庄的东北汉子,从顽皮少年到沉稳中年,从一名人民教师到黑龙江省国资委第一任产权处处长,再到黑龙江联合产权交易所董  相似文献   

16.
对少年犯进行定罪量刑的最基本原则是最有利于少年的原则。该原则是一项国际性原则。将这一原则作为我国刑事诉讼中对少年犯进行定罪量刑的基本原则也是恰当的。它涉及对少年权益的保护和少年的成长,是体现教育、感化、挽救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在适用最有利于少年这一原则时,应区别不同的犯罪情况,采取宽严相济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苏菲 《新财经》2012,(4):28-31
一个项目的市盈率可以达到12~15倍,甚至20倍。然而,仅仅热闹了一年的光景,一切都变了。如今的PE不得不去思考其他的赚钱方式。"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演绎了一段全民PE的疯狂之后,PE行业已经渐渐趋于理智。今年以来,监管机构  相似文献   

18.
<正>"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5部委近期在对全国31个省的38万多名学生进行的监测表明,现在的孩子虽然从外形上看,比过去发育好了,身高体重都比5年前上升了许多,但他们的体能与运动素质却持续下降,特别是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超重与肥胖比例迅速上升。其归纳起来就是"三高一降"。针对这样严峻的  相似文献   

19.
事件     
《浙江经济》2009,(17):6-6
浙江又现“用工荒”中国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义乌的劳动力市场可以说是经济景气程度的“晴雨表”。这些天来,急于招工的企业摊位在劳动力市场外排成了长队。而在中国民企之乡温州,用工缺口15万人,主要涉及制鞋、服装、电子、电器、眼镜等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大部分紧缺的工种是普工,少部分是熟练工、技术工。宁波外资外贸企业也从“愁订单”变成了“愁招工”。  相似文献   

20.
张千帆 《发展》2013,(9):69-69
近日,北京天价"学区房"再度引发社会热议。人们感叹如今少年求学之艰辛,素质教育之难行,择校费等现象屡禁不止……这些现象和高价"学区房"同出一源,根子都是义务教育的校际不平等。这种不平等不只是城乡或不同省市之间的不平等,在同一座城市的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内不同学校之间也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