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众理财顾问》2013,(2):18-19
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12月,87家银行在境内共发行2888款个人理财产品。新发产品特征当月发行的理财产品平均期限为126天,平均预期收益为4.43%,各类银行发行数量见表1。新发产品市场分布人民币债券类产品发行1276款,外币债券类产品发行93款,结构性产品发行80款,信贷产品发行量发行5款,包含组合类和未公布投向的其他类产品发行1420款。保证收益型产品发行518款,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发行2019款,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发行351款。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2771款,外币理财产品发行117款。  相似文献   

2.
目前 ,在证券发行市场中 ,通过证交所交易系统网络发行记帐式国债也即“网上发行”方式 ,取代了以实物券发行和代保管转帐发行国债方式。下面谈谈金融企业如何对网上发行国债进行会计处理。一、网上代理分销发行国债1.金融企业与发行单位签订代理分销发行合约。发行期开始 ,按发行售价和数量 ,作会计分录 :借记“代发行证券———××国债” ;贷记“代发行证券款”。对“代发行证券”科目宜开设“金额数量式”帐页进行明细核算。以下同。2.向发行单位划付发行款 :借记“代发行证券款” ;贷记“银行存款”。3.客户在金融企业的发行网点…  相似文献   

3.
《大众理财顾问》2012,(12):20-21
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10月,80家银行在境内共发行2128款个人理财产品. 新发产品特征 10月份发行的理财产品平均期限为127天,平均预期收益为4.20%.各类银行发行数量见表1. 新发产品市场分布 10月,人民币债券类产品发行903款,外币债券类产品发行91款,结构性产品发行108款,信贷产品发行量发行2款,其他类产品发行1014款.保证收益型产品发行350款,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发行1404款,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发行374款.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2008款,外币理财产品发行120款.其中美元理财理财产品37款,澳元理财产品发行了30款,欧元理财产品发行了19款,其他外币产品发行量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相似文献   

4.
6月,73家银行在境内共发行1642款个人理财产品,较5月增加123款,其中68家中资银行发行1608款。中资银行中的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672款,占发行总量的40.93%;6家国有银行发行577款,占发行总量的35.14%;5家外资银行发行了34款,占发行总量的2.07%。工行取代交行成为当月发行  相似文献   

5.
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1月共发行了1199款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共有57家商业银行参与发行。6家国有银行发行了428款理财产品,其中,交行发行了162款,中行发行了132款;股份制商业银行13家,共发行521款;城市商业银行25家,共发行203款;农村金融机构6家,共发行15款;外资银行7家,共发行32款。  相似文献   

6.
李红  戴鸿 《城市金融论坛》2007,12(10):59-63
本文运用偏相关分析、多元回归方法等对企业短期融资券发行定价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试图找出我国承销商和发行人在确定发行价格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发行定价的影响程度,从而为首次公开发行定价真正走向市场化提供指导。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所有制性质、央行票据发行利率、行业特征、发行规模等因素显著影响发行价格,流动性风险是发行市场考虑的重要因素,而发行主体的偿债能力、主承销商声誉等级等对发行价格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大众理财顾问》2012,(7):24-25
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5月,82家银行在境内共发行2144款个人理财产品。其中,75家中资银行发行2041款,7家外资银行发行103款。中资银行中的6家国有银行发行548款,1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880款,47家城市商业银行发行了541款,8家农村商业银行发行  相似文献   

8.
《大众理财顾问》2013,(3):18-19
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1月,78家银行在境内共发行2566款个人理财产品,详见表1。新发产品特征人民币债券类产品发行1177款,外币债券类产品发行124款,结构性产品发行64款,信贷产品发行量发行16款,包含组合类和未公布投向的其他类产品发行1138款。1个月(含)以下期产品共发行66款,1~3个月(含)期产品发行1425款,3~6个月(含)期产品发行687款,6个月~1年(含)期产品发行326款,1年以上期产品发行52款,无固定期限理财产品发行10款。  相似文献   

9.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IPO发行成本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IPO发行成本及其构成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IPO发行成本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原始变量中提取5个主成分因子,实证检验各主成分因子对中国证券市场IPO直接发行成本、间接发行成本和发行总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IPO发行成本受到规模、上市前股权结构和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发行定价机制的变动显著影响直接发行成本,与间接发行成本和总成本的关系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普益财富监测数据显示,9月,75家银行在境内共发行1717款个人理财产品。其中,69家中资银行发行1666款,中资银行中的6家国有银行发行624款,占发行总量的36.34%;1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664款,占发行总量的38.67%。6家外资银行发行了51款。工  相似文献   

11.
李红  戴鸿 《金融论坛》2007,12(10):59-63
本文运用偏相关分析、多元回归方法等对企业短期融资券发行定价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试图找出我国承销商和发行人在确定发行价格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发行定价的影响程度,从而为首次公开发行定价真正走向市场化提供指导.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所有制性质、央行票据发行利率、行业特征、发行规模等因素显著影响发行价格,流动性风险是发行市场考虑的重要因素,而发行主体的偿债能力、主承销商声誉等级等对发行价格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以产权理论为工具探讨了股票发行制度的内在机理.与一般的产权解释不同,笔者认为股票发行决定权是产权在发行制度中的集中体现,不同的股票发行决定权归属使得股票发行制度有不同的效率.在此基础上,从股票发行权的视角来检验中国股票发行制度变迁,可以看出中国股票发行制度的演变过程是一个股票发行决定权逐步市场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大众理财顾问》2011,(10):24-25
8月,69家银行在境内共发行1688款个人理财产品,较7月增加59款。其中,64家中资银行发行1666款,中资银行中的6家国有银行发行689款,占发行总量的40.82%;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637款,占发行总量的37.74%。5家外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2000-2008年间中国A股市场的IPO数据,考察直接成本(发行费用)受规模经济以及不同定价机制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A股IPO市场上平均发行成本占总发行收益的5.84%,平均承销费用占总收益的3.73%。并且企业发行费用随企业发行总收益增加而减小,呈现出边际成本递减的趋势。对于不同的发行定价机制,固定价格定价方式下企业发行成本最小,低于累计投标发行和2005年以后施行的询价发行制度。  相似文献   

15.
数字     
债券市扬共发行各类债券63426.1亿元2021年11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63426.1亿元。其中,国债发行66976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6803.8亿元,金融债券发行10131.1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14214.2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1296.5亿元,同业存单发行23936.7亿元。截至2021年11月末,债券市场托管余额为131.7万亿元。  相似文献   

16.
《大众理财顾问》2011,(9):20-21
7月,66家银行在境内共发行1629款个人理财产品,较6月减少138款。其中,61家中资银行发行1604款,中资银行中的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651款,占发行总量的39.96%,6家国有银行发行600款,占发行总量的36.83%。5  相似文献   

17.
英美储蓄国债发行历史悠久,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发行管理体系。本文通过对英美储蓄国债发行渠道比较,归纳储蓄国债发行渠道构建的国际经验,提出强化我国储蓄国债发行渠道建设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07年至2013年发行的3370只信用债为样本,从债券特征、市场状况和承销商声誉角度探讨了影响信用债发行利差的主要因素.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在当前信用债评级普遍偏高的情况下,信用评级仍对债券的发行利差有较强解释力.信用债的发行规模越大,发行期限越短,其发行利差越低.企业选择在市场状况比较平稳时发行债券,有利于降低发行利差.在当前情况下,承销商声誉对信用债发行利差的解释力还比较弱.  相似文献   

19.
新股看板     
《证券导刊》2008,(2):53-53
国统股份(002205)□国泰君安国统股份(002205),发行价格为7.69元/股。该公司本次发行数量为2000万股,其中网下发行数量为400万股,占本次发行总量的20%;网上发行数量为1600万股,占本次发行  相似文献   

20.
曹中铭 《证券导刊》2009,(30):95-95
继中国建筑高市盈率发行,光大证券的高价发行再创新高。今天,光大证券以每股21.08元上网发行,其58.56倍的发行市盈率是6月重启IPO以来最高的,同时也是A股历史第五高的发行市盈率。在《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实施之后,中国证监会大力推行的市场化发行,结果却是导致"泡沫化"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