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高度发达的语言,因而都拥有大量的谚语,谚语是各民族人民在长期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千锤百炼创造出来的,具有浓厚的民族、历史和地方色彩,谚语一般具有言简意赅、形式简炼、形象生动、趣味隽永的特点.准确熟练地运用谚语可以增强表达能力,也可以看出一个人掌握使用某种语言的水平.不同语言中的谚语极鲜明地显示出该语言的特点,也是该语言与别种语言差异最大、最难理解和翻译的部分之一.本文就英汉谚语比较进行了相关探索,旨在通过对英汉谚语的语义、句法特征及语用翻译的分析,加深对英汉两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特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民间叙事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文人写作共同构成了民族的文化传统,其最重要的载体是民间口传文本。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文人写作群体的扩大,民间叙事一直处于“退行性演变”当中,小区域、小族群语言的原生口传作品日益消失,如何挖掘、甄别和保护民间叙事资源,延续本土文化的根,了解民间叙事和文人写作的边界与相互影响,成了重要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民间美术资源体现了不同民族民俗、历史以及文化发展的脉络,在高校美术教学中充分应用民间美术资源,有助于提升美术教学效果,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我国文化发展与学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工笔画课程教学中应把握地域性、宗教性、多样性特征,科学合理地利用民间美术资源。  相似文献   

4.
英汉语言是两种具有悠久历史且表现丰富的语言,在文化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大量的谚语,英汉两个民族因其思维和表达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体现了英汉谚语表达特点的共性和个性.根据这些特性,提出英汉谚语翻译采用直译、意译、直译兼意译和释译四种翻译模式.  相似文献   

5.
谚语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有着浓郁的民族特征和文化特色。汉英谚语在语言特点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同时,汉英谚语在生存环境、宗教信仰、生活习惯、道德观念等方面也表现出显著的文化差异。本文对汉英谚语进行深入剖析,以期更好地为学习汉英两种语言服务。  相似文献   

6.
湘西土家族谚语作为湘西土家族的一种文化体现.表现出民间语言的独特特色,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其语言精练深刻,音韵和谐,手法灵活,蛮气十足。  相似文献   

7.
文化社会学视野下中国春节习俗与文化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但现在有许多人认为现在的春节缺少传统文化,年味太淡,春节正在成为除“十一”以外的第二个可以用来休息、娱乐或者旅游的长假。能够与春节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搭上边的,只剩下一顿没有差异的年夜饭和形式上的走亲访友,有不少青年人热衷过各种“洋年”、“洋节”。试图从文化社会学视野下分析我国春节习俗与文化变迁。春节在长期的历史传承中已经内化民族的心结,我们享受春节,就是集中体验、传承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这种以节日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是一笔丰厚的文化财富。对这一特殊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保持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周竞 《企业家天地》2007,(4):118-119
谚语简短精辟,孕育着浓厚的民族色彩,在传播民族文化,思想方面都具有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它有三个特点:精炼的语言,精辟的含义和较好的形象。而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在人类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创造了许多与动物有关的谚语。本文就有关动物的谚语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东西方文化在价值观、思维模式以及民族心理差异方面对语言产生的影响,总结归纳了这种文化差异在中英习语谚语翻译中显现的特征,指出了具有典型文化特征的中英习语谚语在翻译中应遵循文化对等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着眼于其历史,从语言文字与传统文化看其民族特征,最后从服饰的物质文化和艺术的精神文化归纳出湘西苗族的“勤劳智慧”与“尚美如流”、“热情大方”与“能歌善舞”的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11.
将民间图形语言导入现代装饰艺术毕业设计教学,不仅可引导学生将民间艺术语言融入现代装饰设计理念中,还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毕业设计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发现民间美术图形的形式美感与精神内涵,更应启发学生的设计思路,掌握创新技巧,引导学生创作出既传承民俗又具现代装饰审美特征的优秀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12.
谚语翻译既是语言符号的转换,也包括语言符号所承载的文化语义和文化意象的转换。谚语翻译中出现的种种失误与偏颇,许多是因文化误读,或文化语义转换失当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秦关中是华夏祭祀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秦的祭祀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雍州积高,神明之映”,使郊祀文化获得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秦人关中祭祀文化体系是逐步完善和发展起来的:首先,“秦襄公始封为诸侯,作西畴用事上帝”,建立了“畴祭”文化体系;其次,保持关中“唯雍四畴上帝为尊,其光景动人民唯陈宝”的民间信仰发源地地位;最后,建立了“皆在雍州之域,近天子之都”的全国祭祀文化核心地带。总之,秦奠定了中国封建时代祭祀文化的基础,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钦州自汉以来就有唱歌的传统,从市到镇,从镇到乡都可听到悦耳的民歌。按题材可分为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历史歌、儿歌等,以七言四句为主。流传至今的钦州民歌大约有1.8万首,本文选取比较常见的民歌进行赏析,以期了解钦州民歌颇具地域特色的方言美、情感交融的意境美,以及朴实真挚的情感美等特点,品味钦州的风土人情,领略钦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  相似文献   

15.
隆安县具有悠久的“那”文化历史,先民创造了丰富的“那”文化,留下许多独特的“那”文化遗存与习俗。抓住国内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机遇,充分利用当地“那”文化资源和“那”文化遗存,大力发展“那”文化产业,促进当地社会文化和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经典化"是金庸小说研究中重要的学术问题之一。学院派的推进以及金庸自身的主观努力是当前两种最具效力的"经典化"途径,然而这两种途径显著的文化诉求使金庸小说显现出"被经典化"的人为痕迹。在这两种途径之外,金庸小说的经典化还存在第三种途径——民间途径,即通过民间代代相传的广泛阅读使金庸武侠文化沉淀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前两者显著的主观建构性质,金庸小说经典化的民间途径以"自在自为"的方式存在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化因素与外语教学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言与文化关系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外语学习中传授文化知识的必要性。应从介绍文化背景知识、注重讲解词汇、注重培养学生地道的语言交际能力三方面将文化教学融入语言教学中,以达到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在英语专业的教学中,翻译课程一直是一个重要的专业能力培养途径。"导游翻译"课程具有强烈的本地民俗特征,材料选择上应系统选择当地旅游中的典型材料,设计理念上应凸显逆向的训练方式,着力在从实践到理论的方向上使学生获得扎实的文化翻译基本功,形成对核心翻译理论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9.
论形式的艺术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式与意义是密不可分的,在翻译中亦如此。当原语中形似张力很大时,译文中就必须把形式体现出现。由于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差异,使得许多形式如双关、字谜、谚语、文字游戏,等等不好翻译,但通过类比方法,形译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语料库以其容量大、语料真实、检索快捷准确等独特的优势在现代语言学研究和语言教育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文通过开展一项基于语境共现的教学活动调查高职学生在活动前后对assure和ensure用法掌握程度上的差异,进一步证明利用语料库进行英语教学的巨大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