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2 毫秒
1.
谨慎性原则即稳健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一项重要原则,是指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文章就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曹琳  李菁 《经济研究导刊》2011,(23):164-165
新会计准则从多个方面体现和运用了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在我国颁布新会计准则中,谨慎性原则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通过研究谨慎性原则在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应用,进而探讨如何正确运用谨慎性原则。  相似文献   

3.
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应该遵循新会计制度中的要求规定,并且核算时把握谨慎性原则。避免资产的误差计算,负债表的收益和支出,负债或者是费用支出等,但是不可以计提,这就是谨慎性原则的规定要求。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得到了深入和全面的应用。新会计制度不但控制了公允价值,并且还在准则中明确规定了计提财产的扩大或者是减少。  相似文献   

4.
一、谨慎性原则的涵义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或者审慎原则,是针对经营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要求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处理时保持谨慎、安全的态度。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尽量少计或者不计可能发生的收益。谨慎性原则是会计制度中一项重要原则,其在  相似文献   

5.
颜振勇 《当代经济》2006,(13):47-48
一、谨慎性原则的涵义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或者审慎原则,是针对经营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要求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处理时保持谨慎、安全的态度.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尽量少计或者不计可能发生的收益.  相似文献   

6.
颜振勇 《当代经济》2006,(7S):47-48
一、谨慎性原则的涵义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或者审慎原则,是针对经营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要求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处理时保持谨慎、安全的态度。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尽量少计或者不计可能发生的收益。  相似文献   

7.
新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它从多个方面体现和运用了谴嗅性原则,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我国在1992年开始了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谨慎性原则是指在存在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判断时,保持必要的谨慎,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在会计核算中应当对企业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作出合理预计。谨慎性原则贯穿于会计实务的方方面面,新的企业会计制度更进一步充实了谨慎性原则的内容,本文为此就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作以下阐述。  相似文献   

9.
会计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会计基本原则之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18条规定,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和收益、低估负债和费用。  相似文献   

10.
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使用原则,尤其是在企业的会计实务中,谨慎性原则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在会计实务中,谨慎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计算方面,但是在实际的会计实务中,谨慎性的应用却存在着种种问题,必须采取有利的措施对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1.
企业在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时要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而这一原则就是谨慎原则,这一原则在会计的运算以及企业的发展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相礼 《经济师》2011,(10):146-147,149
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具有不确定性的会计事项时保持谨慎的态度,选择采用不虚增资产、不夸大收益,不低估负债或费用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谨慎性原则的应用体现在许多方面,文章从会计确认、计量和列报方面阐述了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情况;并且阐述了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对于财务分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一、会计实务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1存货的计价。 谨慎性原则在存货计价的运用主要是物价上涨情况下采用后进先出法。按照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领用或者发出存货,按实际成本核算,可采用后进先出法确定其实际成本,  相似文献   

14.
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核算工作中的应用是我国现代会计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重要标志之一。会计工作者一定要学会掌握财会法规,把握谨慎性原则,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文章对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工作中应用存在的局限性进行分析,然后提出改进和完善谨慎性原则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会计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中的一项重要原则,主要是指企业处理某项经济业务时,在多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可供选择的条件下,企业应当选择对所有者权益影响最小的合理的方法来进行会计事务的处理,既不夸大资产和收益,也不压低负债和费用,起到防范风险和化解风险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企业会计中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对谨慎性原则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指会计人员对某些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以尽可能选用一种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一、谨慎性原则的内涵l谨慎陛原则的提出,一是因为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会计人员不得不经常面对并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这些不确定因素进行估计;二是因为企业是一个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它负有以自己的收入抵偿自己的耗费并保证企业顺利,稳定发展的责任;三是因为企业面临着一个有风险的市场,企业必须谨慎地处理一切经济业务,以保证企业在市场的动荡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7.
新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它从多个方面体现和运用了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笔者拟通过本文对新会计准则中如何体现和运用谐魔陛原则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8.
所谓谨慎性原则是指在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判断时,保持必要的谨慎,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在会计核算中应当对企业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作出合理预计,本文从不同角度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9.
会计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上是一个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它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时,应保持必要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负债、损失和费用,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的资产和收益。但作为一项会计原则,它在运用中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主观臆断性等局限性。本文介绍了会计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核算、财务分析中的具体运用,揭示了其逐渐暴露的局限性,并针对局限性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所谓谨慎性原则是指在存在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判断时,保持必要的谨慎,既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在会计核算中应当对企业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作出合理预计。本文从不同的角度谈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