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针织产品是近20年来发展较快的纺织产品,国际针织品消费和贸易额年增长幅度均达到5%。中国针织品消费额年增长10%以上,其中T恤衫、内衣等产品增幅高于各类服装平均水平。为适应消费的全面提升,加快针织产品开发,提升针织产品附加值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针织业发展迅速,针织产品以其优异的性能,缤纷的花色受到越来越多消费镇的青睐。针织品生产包括编织、漂白、染色、定型等工序制成成品面料,再制作成衣、装饰品及其它产品的加工过程,针织染整是针织品生产的关键环节。针织品从使用原料划分,包括纯棉、混纺、化纤及其他原料产品。从生产工艺划分,主要品类有:素色、提花、花边、弹力、绒布(如起绒布、磨绒布、摇粒布等)、丝光(含双丝光双烧毛)等产品。据统计,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引进先进针织印染后整理设备金额均达到1.5亿美元。每年更新改造引进染色、定型、印花等设备约2000台套…  相似文献   

3.
凤竹纺织位于福建闽南地区,主要产品为针织面料和筒子色纱。经过十多年的快速稳健的发展,成为福建省和华东地区的主要针织染整专业厂家和针织品出口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名列“中国针织行业竞争力前10强企业”和“2005年中国最具生命力十大民营企业”。“巩固主业,多元化发展,国际化经营”,是凤竹纺织长期以来确立的发展战略。在主业经营上,公司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和产品优势,积极巩固壮大织造和染整主业。特别是2004年上市后,公司投资兴建了2万吨织造项目,引进配套了世界最先进的针织染整设备及自动控制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4.
当今,随着人们对针织品需求的增长和针织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与针织品质地、肌理、性能及外观、风格等有着密切关联的针织纱线、针织工艺技术和针织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针对相关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徐妙祥高级工程师。  相似文献   

5.
近日,2016 PH Value中国国际针织(秋冬)博览会成功举办,在展出面积达14000平方米的空间里,220余家展商展示其创新面料、产品,展示产品品类为内衣、袜子、针织衫、功能性针织品、针织面辅料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针织行业发展迅猛,行业出口连续两年突破了千亿美元大关,在中国及世界纺织品市场均赢得一席之地。在产品方面,针织品告别了单一的产品结构,并向产业用、家纺用领域延伸;在装备方面,国产针织装备打破进口装备独大格局,并逐渐走向自我创新阶段。  相似文献   

7.
中国针织工业已经有近百年历史,特别是经过二十年来的迅速发展,它已成为纺织工业的重要产业之一。近十年来,我国针织工业产值、销售收入增长超过一倍多,1999年以来,国内市场针织品销售稳步增长,主要针织品产销基地和大型零售商场年均销售增长10%左右,2001年出口针织物及针织服装达132.98亿美元。针织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非国有企业发展迅速,产值已接近针织行业总产值的88%,针织行业生产能力集中在  相似文献   

8.
中国针织工业的发展是从织袜开始起源的。从1879年起,欧洲的一些国家开始将针织品输入中国,各种洋袜、手套及针织衫、裤等通过上海、天津、广州等口岸输入国内,受其影响,在一些沿海进口商埠相继办起了针织企业。 中国第一家针织厂是在1886  相似文献   

9.
业内专家认为,我国针织品行业存在两方面不足 一、针织行业产品开发滞后于消费需求增长。 近年来,人民衣着消费需求从保暖向装饰和美化延伸,带动了国内针织品需求的稳步增长。但我国针织行业产品开发相对落后,针织品市场中低档产品居多,产品款式、规格、原料、工艺、色彩雷同现象较为突出,导致企业库存积压普遍较严重。  相似文献   

10.
8月1日,中国针织工业协会授予桑阳纺织有限公司为"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亚麻针织产品研发创新基地"称号的授牌仪式在江阴桑阳纺织有限公司会议室举行。据了解,这是全国首家亚麻针织产品研发创新基地。出席授牌仪  相似文献   

11.
如何看待“十一五”期间针织行业的发展,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秘书长林光兴指出,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国内市场环境、市场秩序的改善,针织品内需将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针织品市场将进一步繁荣。同时,全球经济稳步发展,国际市场对纺织品及纤维需求有一个较好的预期,这些都使得针织行业在“十一五”期间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2.
科技专题     
当前针织产品的发展趋势是穿着舒适化、原料新颖化、服饰时装化、设计多样化,要求针织品具有轻薄、舒适、弹性、环保、保健等特点,因此国际上都在积极开发新型原料,采用新工艺,使产品满足消费者和市场的上述趋势和需求。 coolmax导湿舒适性纤维及针织品。近年来,舒适性纤维发展迅速,品种也较多,美国杜邦公司推出的coolmax纤维,是一种具有凹凸横截面,呈“弓”字形,四孔状的涤纶纤维,具有导汗、快干、凉爽舒适的功能,目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秋冬季针织品带给我们温暖、舒服、可以拉伸、柔软的感觉,传统秋冬针织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舒适体验。2010年春夏季针织产品相对于其他服装品类,外观更显高档,具有高品质和舒爽的特点。在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  相似文献   

14.
《中国纺织》2005,(6):79-80
我国针织品目前的贸易现状是.出口总值增长、贸易顺差逐年增长.加入世贸的第一年.针织品即扭转了全行业亏损局面。此两项奠定了针织品占我国纺织出口总额的第二位(仅次于服装)的地位。美国作为重要出口市场因配额部分取消,导致出口增幅较大。加入WTO后,我国承诺外国公司可以在中国直接从事外贸进出口业务.可以在中国经营批发零售网络.这有利于针织品直接进入美国、日本.欧盟跨国商业采购系统。而针织产品的增长的曲线一直让贸易保护主义者“青眼”有加。  相似文献   

15.
针织品是人们再也熟悉不过的.内衣T恤文化衫.休闲装运动服装、毛衣针织帽手套袜子……甚至时尚潮流的弹力牛仔也可以采用针织工艺。针织工艺技术的灵活化是针织世界新产品的不断涌现的基础。一位从业近30年的针织设计师曾经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描述针织给生活带来的便利舒适以及时尚尽享在地铁出口或者商场等地方安设先进的针织机,只要按键输入自己想要的款式、色彩面料等.机器就可立即运作.最后像自动售货机一样“吐”出所需的服装。这似乎只是一个设计师的浪漫幻想.但是理论上针织是可以做到的。而这种幻想.恰恰亦可看作对针织技术无限创新的一种期待。目前情况下针织技术还远远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针织品能在顶级产品市场登堂入室的情形仍然不多。针织行业在我国正处在蓬勃发展的新阶段,经过设备目进和技术改造.行业整体技术水平逐步提高。但是要让人们更爱针织.技术创新仍是必走之路。在28+10中,涉及针织行业的关键技术包括针织物前处理工艺.针织物高档处理技术及无缝内衣工艺等三大类.是我国针织行业亟待技术提升设计攻关的重要环节。此次,本刊特邀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秘书长林光兴为我们解读28+10中针织项目内容及进展情况并且探讨项目如何落实。  相似文献   

16.
梁莉萍 《中国纺织》2009,(4):126-126
中国针织名镇——佛山市张槎镇,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产业链配套完善、集聚效应明显的产业集群基地,形成了以丝光棉T恤针织服装和针织运动服面料两大系列产品的针织重地。这其中,领跑当地针织产业的安东尼针织有限公司,其以新颖、前卫的设计风格、优良的产品品质、不断的产品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和快速的市场反应而闻名于针织行业。  相似文献   

17.
中国针织名镇——佛山市张槎镇,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产业链配套完善、集聚效应明显的产业集群基地,形成了以丝光棉T恤针织服装和针织运动服面料两大系列产品的针织重地。这其中,领跑当地针织产业的安东尼针织有限公司,其以新颖、前卫的设计风格、优良的产品品质、不断的产品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和快速的市场反应而闻名于针织行业。  相似文献   

18.
山东针织业经过几十年发展,初步形成了一定水平和规模的产品系列,建立了合理的生产布局。2001年,山东省规模以上针织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12%,利税占17%,纯利占16%。全省针织服装产量10.57亿件,占全国总产量的10.34%,居全国第三;三类针织品拆纱6.37万吨,占全国的22.03%,居全国之首。针织服装产量占全省服装产量的60%左右。山东针织行业的迅猛发展,已经使之成为该省纺织业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山东针织业从8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针织业主要分布在青岛、烟台、潍坊、济南、临沂等市,以从事对日  相似文献   

19.
闫文佳 《中国纺织》2013,(11):124-126
当针织服装是服装中的"低值易耗品"这一概念,从人们的意识中剥离出去的时候,针织正在向时尚产品大跨步转型.而"PH Value",也成为为针织品搭建的时尚舞台.  相似文献   

20.
据宁波日报报道,日前宁波贸促会将象山巨鹰集团、甬南针织公司递交的国际商标注册申请书送呈国际商标注册协调机构,向英、法、美、日、俄等近40个国家申请商标。这标志着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针织名城”的象山,开始摆脱贴牌加工的“怪圈”,真正向国际名牌进军。象山针织业是象山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外向型经济的主导行业,目前共有756家针织品生产企业,从业人员4.5万人,年生产能力6亿件,主要产品有针织T恤衫、绒衫裤、休闲装、内衣内裤、文化衫等。象山服装的品质已得到了国内外市场的认可,巨鹰、富宏等6家企业已跻身全国针织业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