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减税计划并非是出于短期宏观调控的需要,而是对财政职能的战略性调整.减税的物质基础是新经济的发展,财政对经济运行的调节职能正在从短期转变为长期和超长期,政府正在逐步淡出对社会利益的再分配领域.  相似文献   

2.
我国实行的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就是由有计划的产品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变。这就要求在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相应地逐步建立一个以自觉运用价值规律为中心的、有计划发展商品经济的调节体系。这个体系包括计划调节,财政、税收调节,市场价格调节,金融信贷调节等等。其中金融调节是整个调节体系的主  相似文献   

3.
在国民经济管理体制的转轨过程中,随着企业活力的不断增强,计划体制由指令性计划为主转向指导性计划为主,需要充分利用价格、财政、信贷等各种经济杠杆,加强宏观控制和调节,为发挥企业活力,创造必要的经济条件。 一、各种经济杠杆的相异点 价格、财政、信贷和工资等,作为经济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采取“计划化”的方式,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中期经济调节。日本政府在经济恢复、发展的各个阶段,先后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计划。其中最早制定的经济计划,是1948年美国占领时期编制的《经济复兴计划(第一次试行方案)》,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运行中起作用的,既有政府调节这只有形的手,又有市场调节这只无形的手。除此之外,有经济学家补充道,还有一种超越市场和政府之外的调节——即道德调节。现代社会道德的核心是信誉、信用,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在古代五常中有之:“仁、义、礼、智、信”。市以诚为本,诚以人信为  相似文献   

6.
财经月报     
声音在中国90平米住房不合适,134平米是合理户型。——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仅从一个季度的数据,虽然还很难得出经济增长过热的结论,但是经济增长过快却是不争的事实。——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米宏任欢迎中国在美国进行更多的直接投资。——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  相似文献   

7.
二次大战前,财政需要是促使美国联邦个人所得税发展的主要因素;战后,收入分配调节和经济稳定等需要使它在美国税收中居于主导地位.综合计征、照顾低收入阶层、兼顾公平与效率、预扣代缴和申报结算相结合是美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主要特点.美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发展对我国的启示是:个人所得税是调节社会分配和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工具,我国个人所...  相似文献   

8.
美国疫情日益严重。为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美国出台了一系列货币及财政刺激政策。3月25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一项约2万亿美元的紧急经济援助计划。该项计划是美国应对疫情的第三轮经济刺激计划,其中对个体的援助主要包括:向大多数美国成年人每人发放1200美元现金,向大多数儿童每人发放500美元。  相似文献   

9.
周舟 《中国报道》2008,(11):104-104
面对这次二战后最大规模的经济萧条,以“低税收、少调控、小政府”为主要特点的美国政治模式受到了巨大冲击。美国各地方政府在经济状况恶化,营业税和地产税减少的多重压力下,不得不修改财政计划,寻求更严格的收支平衡方案,以维持财政平衡,并为那些在这次经济危机中损失惨重的居民提供各种救济服务。  相似文献   

10.
一宏观经济调节系统中调节方式与调节杠杆的作用,必须落实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次上。宏观经济调节必须在这些层次上分层实现,从而使作为整体的宏观经济调节系统具有多层次的立体结构。还有计划商品经济中,宏观经济调节的施行,主要是在企业、城市、区域、国家和对外经济活动这样五个层次上完成的。——企业层次宏观经济调节不能离开微观经济活动,而必须  相似文献   

11.
在改革、开放、搞活的新形势下,国家的财政分配如何适应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和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如何满足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不断增强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活力的现实需要,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摆在财政经济工作和财政体制改革面前的重大课题。为此,根据过去的经验教训和八年来的财政体制改革实践,我认为在财政分配方面需要实现以下的三个“退出”和五个转变。所谓三个“退出”,就是指: 一是使财政分配彻底退出社会简单再生产领域。即是说,国家财政所进行的集中性  相似文献   

12.
对许多经济体来说,当前最迫在眉睫的问题是如何渡过危机,防止经济陷入深度衰退。林毅夫认为,在当前的情况下,如果有财政刺激空间,各国就应该采取刺激经济计划,加大对基础设施、教育和健康等领域的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第一节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特征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的报告中指出:“我国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概括地说明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特征。计划经济是指社会主义国家通过计划自觉调节下的经济。这是一种经济制度而不是管理经济的方法或手段。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具有下列的重要特征: 第一,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是由国家自觉调节的。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人们的经济活动已经不是受客观经济规律自发的调  相似文献   

14.
头条     
美国经济解连环 《财经》2004年4月上 与传奇般的“中国故事”相比,“美国经济复苏”是当前全球经济中最为令人激动的主题。然而,复苏之旅未必是一片坦途。“复苏”不是美国经济当前惟一的主题词。复苏,仍将复苏;赤字,还是赤字;下跌,继续下跌——三种主题词分别对应着美国和全球经济、美国财政和贸易账户,以及弱势美  相似文献   

15.
声音     
《西部论丛》2008,(3):11-11
“绝对不会。” ——当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在接受CNBC的采访时被问及:美国政府是否将会仿效英国,对市场展开大规模的救市计划时,保尔森非常坚定地表示。  相似文献   

16.
杨静 《中国经贸》2009,(16):219-220
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政府间和谐的财政关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其政府问财力调节的重要办法——转移支付制度,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促进公共财政体系更好发挥职能,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在政府闻事权、财权界定不清的情况下,具有一个高效运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体系十分必要,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粘合剂”。  相似文献   

17.
"财政悬崖"是美国奥巴马总统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不仅对美国经济复苏是一种打击,而且也会威胁到全球经济复苏。笔者认为,"财政悬崖"是美国财政长期失衡的必然产物,而美国财政失衡根源于其长期运行的债务经济模式。本文阐述了实现美国财政平衡的途径及其对中国财政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职能应该主要定位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就应该让政府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真正解决在某些领域存在的政府错位、越位和缺位现象。随着人口红利和资源红利逐渐消失,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已不复以前迅猛。政府调控是“有形之手”,市场是“无形之手”,一个国家的发展通常靠这二只手来紧密配合共同进行。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增长问题,归根结底是要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9.
智能电网代表着当今世界电力系统发展变革的最新方向,在美国的经济复苏计划中,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提出了对美国进行大规模智能电网改造。 据美国媒体5月18日报道,美国商务部长与能源部长联合宣布了美国智能电网建设的第一批标准,标志着美国智能电网建设正式迈步。有关专家预测,在今后几年内,美国将有10多个州、20~30个城市、1万个以上变压器、4000多个变压中心启动智能电网改革——这预示着美国已经强行启动了制度性的智能电网改造计划,并力争占领这个领域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20.
美国是一个市场经济制度比较完善而且财政经济实力强大的联邦制国家,各级政府、特别是州政府在防范地方财政危机方面有一整套严格的制度和法规。近年来,受前一轮泡沫经济破灭等因素影响,一些州和州以下地方政府预算风险剧增,危机频发。本文将以宾夕法尼亚州为例,在介绍美国州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