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律师辩护是刑事辩护制度的核心内容。本文就律师在侦查阶段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在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律师职能的强化作了详细的阐述,这对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保证司法机关公平审理案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无罪推定原则是一项为现代法治国家普遍承认和确立的刑事诉讼原则,《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确定的就是无罪推定原则。无罪推定原则所包含的各项内容为律师辩护奠定了基础。无罪推定原则体现了对公民的一种普遍的人权保障,因而为国家建立一种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较为宽容,更加文明和人道的社会政治环境和律师良好的执业环境创造了理论氛围,这有助于律师辨护活动的开展,使律师辩护更具有实际效用。  相似文献   

3.
邵宇 《全国商情》2009,(16):119-120,139
刑事辩护制度作为现代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民主、人权及法治的状况,为现代各国立法所确立.我国尚处于法治的建设阶段和律师制度的发展阶段,律师进行刑事辩护困难重重,律师人权保障的现状不尽如人意,律师在刑事辩护中的权益屡遭侵犯.本文列举了我国刑事律师在人权保障方面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分析了产生这些困境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加快我国司法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律师取得了在侦查阶段的介入权,确立了在侦查阶段的诉讼地位,为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刑事诉讼法对律师在侦查阶段的介入权规定的权限非常小,致使与国外律师在侦查阶段的介入权限相比有很大差异,进行中西比较可以给我们以启示。  相似文献   

5.
刑事辩护制度是一项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实现控辩平等,达到司法公正的重要制度,在其伴随着法治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律师制度无疑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并成熟起来,尤其是英美国家的律师制度中,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诉讼活动中的作用是至高的,而我国的律师制度却不尽完善,有待于借鉴发达的英美律师制度。  相似文献   

6.
刑事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作为法律援助制度改革的重要抓手,有助于提高刑事诉讼辩护率,推进以审判为中心刑事诉讼制度的建设。刑事辩护全覆盖工作的改革具有其亮点和积极意义,但在刑事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资金和人力资源等基础保障措施不完善,适用范围仍有扩大空间,援助律师评价监督体系尚未建立,以及值班律师的定位争论。针对上述问题的完善措施,可以考虑刑事辩护全覆盖的模式创新,优先扩大援助范围至侦查阶段,建立律师资质审查和综合评价的监督体系,以及赋予值班律师一定的辩护权利。  相似文献   

7.
基于侦查权的强制性与单向性,其在行使过程中极易侵犯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因而律师介入侦查,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有效法律帮助极为重要,本文对我国现阶段律师在侦查阶段的主要权利作出了论述,并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刑事诉讼法已明确地把律师介入刑事诉讼的时间提前到侦查阶段,但介入的现状和作用并不尽如人意。本文从分析律师在侦查阶段究竞处于何种地位入手,着重对在侦查阶段应赋予律师哪些权利,才能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的合法权益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律师以辩护人身份介入侦查程序是刑事诉讼国际准则的一种最低限度的正义要求。我国1996年《刑事诉讼法》将侦查程序中律师的权利定位于法律帮助,并没有明确规定介入侦查阶段律师的辩护人身份。这不但同国际条约的规定相违背,而且制约了律师作用的发挥,使律师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的权利落空。因此,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及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员国,无论从国际地位还是现阶段国内的法治化进程来看,明确赋予律师在侦查阶段辩护人的地位及相应权利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律师会见对于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保障程序正义和诉讼结果的正当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务中律师会见问题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审判阶段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应当完善立法,强化司法公正,提升法治理念,促进律师会见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1.
律师辩护应当独立于社会公众、公权力机关以及委托人,这构成了独立辩护的三大指向,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律师独立辩护具有法治宣示、公权约束和私权保障功能。在当下语境下促成律师的独立辩护,有赖于司法观念的更新、规范基准的确立以及程序内辩护空间的扩展。  相似文献   

12.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在我国确立了辩护律师的调查取证权,这是我们司法改革取得的一个重大的进步.但这并不等于说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对当事人的权利保护就是完全彻底的.就律师履行辩护职能的重要手段之一一调查取证权来说,立法上的修改以及实践中的操作依然存在诸多遗憾.调查取证权是指律师在承办刑事案件过程中,调取、收集、核实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等证据材料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会见权是律师在侦查阶段的重要诉讼权利,是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我国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了律师的会见权,但司法实践中在会见批准、时间、次数等多方面存在限制,有必要对现有会见权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律师在公诉案件审前程序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在我国刑事诉讼审前程序中,律师由于其法律地位及享有的诉讼权利受到种种限制,在实践中根本无法发挥其维护委托人合法权益的作用,导致司法实践中对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护不力。  相似文献   

15.
值班律师制度是刑事辩护全覆盖改革在认罪认罚从宽领域推进的重要体现,值班律师有效法律帮助是落实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但制度发展过程中,值班律师有效法律帮助的实践效果并不理想,主要体现在法律帮助的专业化水平和值班律师法定权利的行使等方面。要实现值班律师有效法律帮助,需要从立法角度理解阐释有效法律帮助的内涵,明确值班律师的工作标准。建议从业务培训、工作分配机制等多维度提升法律帮助的有效性,通过转换权利义务和消除司法障碍推进值班律师的实质性参与,还要建立值班律师有效法律帮助失位的救济和问责机制,切实保障被追诉人的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16.
一.取保候审概述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两种取保候审方式:一种是保证人保证方式;另一种是保证金保证方式。《刑事诉讼法》52条规定,"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申请的人员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和聘请的律师。其中律师只能自犯罪嫌疑人  相似文献   

17.
模糊限制语从语用学角度在辩护词中的语用功能是:提高语言准确性、自我保护能力、增强语言表现力、提高语言的礼貌性。模糊限制语在律师辩护词中可提高律师辩护的语言策略。  相似文献   

18.
刑事辩护制度是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其完善与否及完善的程度关系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保障,也是一个国家司法制度民主化、科学化发展的主要衡量标准.目前我国的刑事辩护制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所以,完善我国的刑事辩护制度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刑事诉讼审前程序中,确保律师获得在场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于律师在场权的适用范围是多大,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文章提出在尊重犯罪嫌疑人的意愿的基础上,可以分为侦查机关可以拒绝律师在场的情况,应该允许律师在场,但国家可以不为其指定律师援助,也不必承担律师费用的情况和给予指定律师援助的情况予以规定。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刑事诉讼中辩护律师调查取证是我国司法实践中的“老大难”问题之一,《刑事诉讼法》修订后,虽在举证、质证、认证方面都吸收了当事人主义与对抗思想有了重大的转变,但在律师调查取证权问题上反而限制了律师应有之权利,不利于律师很好的履行辩护人的职责,为了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本文着重对律师调查取证权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