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2015,(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而农村法治环境的构建则是成功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保障。我国新农村法治环境存在诸多问题,深化农村改革,法治环境建设成为重头戏。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理论同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思想的统一体.加强政法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打造政治过硬件的政法队伍,是贯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必然要求.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于保障社会主义法治的正确方向,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商》2015,(4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强调"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显然这不是一项权宜之计,它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从政党现代化的高度对于时代要求所做出的积极回应。本文从政党法治建设的视角入手,来探讨其与政党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以期进一步完善政党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及其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商》2015,(34)
传统文化作为人类历史的积累与沉淀,必然有其自身的延续性与承继性。现代法治建设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归因,过多地注重西方法治理念与制度的移植不利于推进中国的法治现代化。因而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基础,承继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内核,建构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切合中国人习惯特点的法治体系。  相似文献   

5.
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的进程,突出和合理调节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通过行政法治与政策过程现实地结合起来。另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外部推动了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与政策过程的结合。从人治走向法治的中国在今后必然推动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相似文献   

6.
李娅 《北方经贸》2012,(1):15-16
发展与法治,是当代中国的两大主题,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与现代法治精神相契合。"科学发展观"集科学性、应对性和教育性于一体,是可以长期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包括法制建设实践的科学指针,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中国的法治建设必将发生新变化。  相似文献   

7.
《北方经贸》2014,(11):I0001-I0001
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法洽的保障和支撑。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关于依法洽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  相似文献   

8.
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的进程,突出和合理调节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通过行政法治与政策过程现实地结合起来。另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外部推动了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与政策过程的结合。从人治走向法治的中国在今后必然推动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相似文献   

9.
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推动法治经济发展,加速法治政府建设,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具体要求。文章对我国法治政府建设与法治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展开阐述,分析当下在建设法治政府与完善法治经济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法治政府建设与法治经济发展的对策,希望对我国依法治国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参照作用。  相似文献   

10.
薛慧  李启宁 《商》2013,(7):186-186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原则的确立,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基本方略的提出,法制的基本精神逐渐深入人心。21世纪中国生活从政治到社会的重要目标已经开始迈向依法治国。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欢喜的局面,可是与此同时,许多人也都在疑惑"为什么中国现在才可是实现法治""到何时中国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的现代化,这一理想离我们还有多远",在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之前,我觉得还是应该弄清楚法治现代化和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11.
王艳 《商》2014,(15):112-113
诚信原则是社会正常运转的纽带之一,也是社会个体之间交往的基本行为准则。现在我国正在大力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诚信建设则是则是建设法治国家应有之义务。本文就试图从诚信与法治的视角分析我国诚信法治建设。本文从我国的诚信现状、我国传统道德伦理领域、西方思想领域以及现代法治社会对诚信概念的浅析、诚信与法治之间复杂而又简单的关系、诚信在我国法治建设中的价值;我国诚信法治国家的建立提出完善的建议这五个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12.
环境法治建设是我国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环境法治的重点就是要综合运用各种法律手段,调控、协调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法治建设的基本路径不应只局限于环境立法、环境执法与守法的互动协调,更应从环境法的"善治"路径、环境法治的"控-导"路径、环境法治的软(法)硬(法)兼施路径、环境行政权三分路径、环境实质法治路径等方面展开。同时,还应关注与总结我国环境法治的规律,核心是以我国的国情为基础,协调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环境管理与公众参与的关系,充分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赢"。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乡土社会向信息社会、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的时期,社会转型决定了当代中国的法治结构是二元的,即乡土社会的法和现代社会的法并存与对立。现阶段的法治建设的理念和路径选择都要立足于转型社会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既不能墨守成规、裹足不前,也不能好高骛远、一蹴而就,而是要在坚持法治基本理念、价值、规律---法治之道的基础上,探索法治实现的独特策略、方法、技术---法治之术。  相似文献   

14.
所谓市场经济就是充分发挥市场规律的作用,实现资源的配置。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法治,法治经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市场经济的发展必将走向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15.
大力实施国家品牌发展战略,发展品牌经济是我国当前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推动供需结构改革以及消费升级,有效增强国际竞争力,展示大国文明风范,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支撑。对此,应以现代法治思维、现代法治方式从品牌产权保护以及品牌产业促进双重角度推进品牌建设,此是法治中国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法治中国的有机体现,涵盖国家层面以及地方层面的品牌立法、品牌司法、品牌执法和品牌督法等各环节。  相似文献   

16.
法治建设离不开法治文化的构建,而一个国家法治文化是与其传统文化难于分割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形成的传统美德,理应成为我国法治建设的精神支柱。近年来我们忧虑道德滑坡,也让我们更加关注弘扬传统美德,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17.
现代法治的核心价值取向是法治秩序。正是现代法治为国家治理注入了法的基本价值,提供了良法善治的创新机制。以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标准而言,秩序当属基本价值。秩序的存在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必要前提。依法治国最终要表现为一种法治秩序,法治秩序是法治所追求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8.
张红 《中国市场》2008,(39):156-157
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必须先行。而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抓好高校法治校园建设,高校法学课程设置及教学,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法治实践活动等是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把"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确立为我国新时期法治建设的新目标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内容。一个法治国家必然具备一个法治社会,一个法治社会必然由信奉法治的公民组成。而在我们这个具有"人治"传统精神的国家,想要公民转而信奉"法治",是无法仅仅靠国家的号召来完成的。在国家大力引导的同时,最重要的是需要作为执政者的党员领导干部带头信仰法治,以自身言行来率先垂范,党员干部率先树立起法治信仰,将是我们建设"法治中国"征程的起点。  相似文献   

20.
祖萍 《商》2014,(47):185-185
本文立足于法治中国的建设,首先从人性基础,从哲学的层面阐述了法治立足于的人性理论是性恶论,法治是人性恶给予的合理安排。其次从法治的规范、事实、价值的理论结构的发展以及含义来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法治,再从法治的发展历程中来认识到法治中国建设的时代背景,进而提出立足于中国法治实践的法治中国建设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