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义杰 《会计之友》2007,(7X):83-84
本文对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以下简称新准则)和旧《会计准则》(以下简称原准则)的相关规定进行了比较,指出新准则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1992年11月我国第一次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旧会计准则),2006年我国又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构建起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同时又充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涵盖各类企业(小企业除外)各项经济业务、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同旧会计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的重要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或有事项准则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初步确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会受到众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了或有事项。对或有事项的核算和管理也成为会计界探讨的一个热点话题。财政部于2000年5月17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以下简称“或有事项准则”》及其指南,并于2000年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所有企业实施。该准则的颁布与实施填补了我国会计准则中缺乏有关或有事项的空白,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对于规范我国企业或有事项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或有事项的有关内容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其主要特点是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突出表现了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以下简称“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准备、或有事项和或有资产》(  相似文献   

5.
王霞  吴嫱 《会计之友》2007,(11S):32-33
2006年2月15日,国家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嘲赁》(以下简称“新准则”),与2002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租赁》(以下简称“旧准则”)相比,新准则与旧准则在适用范围、会计处理等方面有很多差异。本文试就《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中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以下简称新准则),与现在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存货》(以下简称旧准则)相比,新准则的颁布对存货在入账价值、发出计价及期末计价等多方面产生深远影响,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  相似文献   

7.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会计准则体系,在此次会计准则的重大变革中,《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新准则”)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8.
杨建 《财会月刊》2010,(2):38-39
《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以下简称《或有事项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对于亏损合同处理的规定存在问题。以下举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9.
高杨 《审计文汇》2004,(1):31-3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会受到众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了或有事项。《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以下简称“或有事项准则”)及其指南明确了或有事项的定义、确认、计量及披露,该准则的颁布与实施填补了我国会计准则中缺乏有关或有事项的空白,将有利  相似文献   

10.
新会计准则中利得与损失的改进与不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得”与“损失”概念在各国会计准则体系中都有出现,但其内涵与外延却各不相同。2006年2月15日.在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中,首次将利得与损失正式引入我国基本会计准则。本文通过对美国、英国、国际会计准则中相关概念的比较,探讨我国新基本准则中关于利得与损失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的历次变迁 《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以下简称日后事项准则)由财政部于1998年5月12日发布,自1998年1月1日起在股份有限公司中施行。2003年4月,财政部对日后事项准则作了修订,并要求股份有限公司及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或《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其他企业从2003年7月1日起执行。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其中对日后事项准则再次修订,形成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鲈卜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经济生活出现起来越多的不确定事项,为了规范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财政部于2000年5月17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一或有事项》。本结合《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对或有事项的确认,计量,披露进行了深入剖析,以帮助读对《企业会计准则一或有事项》有进一步的了解。《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以下简称或有事项准则)是财政部于2000年5月17日颁布的一项重要准则,该准则将于2000年7月1日起在我国所有企业实施,或有事项准则的颁布,填补了我国会计准则中一项空白,对或有事项的会计核算业务具有示范作用,这也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进一步完善,本就或有事项的确认,计量及其会计披露献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会计准则是财政部1992年11月30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为开端,到2006年2月15日发布新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准则组成,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先后经历了近14年的努力才完成的。此前,国家财政主管部门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曾在不同时间制订发布了16个具体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包括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李亚 《河北企业》2009,(2):15-16
《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的主要内容 长期以来.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一直是国际会计准则中比较复杂的内容.如何有效地对金融工具进行确认和计量、完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体系,是各国会计准则制定部门的重要工作、《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汁量》准则(以下简称(22号准则》)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及其信息披露,更好地与国际会计准则(IAS/IFRS)趋同,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其中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取代了原来的《企业会计准则——投资》(简称为旧投资准则),以更好地规范我国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与信息披露。新会计准则与旧投资准则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对此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6.
2000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填补了我国会计准则中缺乏有关或有事项的空白,对或有事项尤其是预计负债的会计核算业务起到了规范作用。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对或有事项中预计负债的后续计量的明确规定,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对或有事项的会计核算,并使得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日益趋同。本文结合新会计准则针对预计负债的确认、计量及其会计处理等方面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7.
财政部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对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专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及其应用指南,2007年2月1日和4月30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意见》也包含了所得税的处理(以下简称所得税准则)。  相似文献   

18.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以下简称“新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2007年全国人大通过修订的《企业所得税法》,2008年1月1日开始执行。”新准则”与企业原适用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旧准则”)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与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相比较,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2000年7月1日,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以下简称或有事项准则)。它是继1999年7月1日《国际会计准则第37号:准备、或有负债或有资产》(以下简称IAS37号)正式生效后制定实施的。这项具体准则的公布,一方面填补了我国会计准则中缺乏有关或有事项会计处理的空白;另一方面,在会计信息系统如何反映不确定性经济业务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本文结合学习或有事项准则的体会,围绕该准则的制定背景,以及该准则与IAS37号中相关概念及规定等方面进行较粗浅的分析,谈谈个人的一些观点。 一、《…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月1日,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新基本准则)已在各上市公司范围内正式施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新颁发的38项具体准则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在财务报表框架中,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的有用信息的新理念,体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性。财务报表是财务报表分析最重要的数据分析基础,解读新会计准则中财务报表内容的变化,是研究财务报表分析变化内涵十分重要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