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之后,以债权、债务登记管理为特征的贸易信贷外汇管理政策将被企业报告、总量核查和现场核查的监管模式取代。在新的管理模式下,贸易信贷管理的思路和方法亦应与时俱进,做出相应的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问:货物贸易外汇管理中,中长期贸易信贷发生额比率和贸易信贷余额比率超过一定标准的,将被列入重点监测范围或实施现场核查。请问相关指标是如何计算的?企业如何查询自身相关指标值?答:企业通过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系统企业端(以下简称监测系统)【企业信息管理】→【企业管理状态查询】→【业务指标情况】中的“分项及报告业务监测信息”,即可查询到中长期贸易信贷发生额比率和贸易信贷余额比率。相关指标计算涉及的贸易信贷报告仅限于义务性报告。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3.
广义的贸易信贷是指企业在进出口贸易过程中运用各种商业手段和金融工具进行跨境资金融通的行为,包括运用商业信用的直接贸易信贷和运用银行信用的跨境贸易融资①。贸易信贷②兼具经常和资本项目特点,对国际收支平衡和国内货币供应量变化都起着重要影响,但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后,放弃了对贸易信贷逐笔登记、比例控制的管理方式,将其纳入货物贸易总量核查框架,管理力度趋于弱化。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总结,指出在当前形势和外汇管理改革背景下仍应坚持贸易信贷的适度管理,并在制度设计上与"五个转变"精神和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相适应;结合现有管理机制中亟须改进的问题,提出建立以"宏观风险可控"为核心目标的贸易信贷适度管理机制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陈秀明 《河北金融》2019,(10):19-23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后,贸易信贷业务成为货物贸易外汇管理的重点。目前我国贸易信贷外汇管理存在着政策界定不清晰;贸易信贷业务违规查处难;企业借道贸易信贷规避监管,加剧跨境资金流动风险;银行代位监管缺失,加大后续监管压力等问题。因此,应进一步完善贸易信贷外汇管理政策,增强政策威慑力等管理对策,以更好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  相似文献   

5.
改革后的贸易信贷外汇管理方式,以企业报告及事后核查代替了事前额度审批,为银行和企业提供了很大便利。但从一段时期的监管实践来看。现行管理模式下贸易信贷外汇符理在部分环节和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于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6.
顺应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国家外汇管理局自2012年8月起在全国实施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改革建立了对进出口统一进行主体管理的新型贸易外汇管理模式,贸易信贷外汇管理工作由资本项目部门转移到经常项目部门管理,管理方式也由登记管理转变为报告管理.本文以贸易信贷内容为切入点,分析了改革前后贸易信贷外汇管理相关规定及做法,并对改革后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相关建议,力争不断完善贸易信贷管理,进而提升外汇局非现场监管水平.  相似文献   

7.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试点下建立完善的贸易信贷管理制度,对于防范异常跨境资金流动,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当前贸易信贷管理制度设计与具体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善贸易信贷基础数据质量的初步设想,并从加大预警监测和核查力度的视角,阐述进一步提高贸易信贷非现场管理有效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贸易信贷,是基于贸易基础之上产生的信用行为,具有资金流与货物流时间错配的特点。当前货物贸易外汇管理的基础是对资金流、货物流真实性匹配情况的监测核查,贸易信贷管理也就成为了货物贸易外汇管理的重点领域和内容。在我国,由于经常项目已实现可兑换,具有真实贸易背景的贸易信贷行为已不受限制,对贸易信贷的管理仅限于对一定期限、一定规模的贸易信贷行为及企业主体采取事后监测、核查、分类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2008年实施的贸易信贷登记制度对规范贸易外汇收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近期,通过对部分银行办理的贸易信贷收付汇业务进行专项调查发现,企业未在贸易信贷系统中登记或银行未在贸易信贷系统中核注的问题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10.
朱力 《中国外汇》2014,(13):28-30
为贯彻落实《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完善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精神。外汇局在全国范围内对货物贸易项下资金流与货物流严重不匹配或转口贸易收支规模大且增长快、远期贸易融资规模较大且比例偏高、具有跨境融资套利交易典型特征的企业开展了专项核查。  相似文献   

11.
一、边境贸易进出口与收付汇特点 截至2012年一季度满洲里发生国际收支的贸易企业共有247家,绝大部分是有限责任经济类型、批发行业的贸易公司。满洲里贸易进口方式分为一般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边境小额贸易占进口贸易总额的95%左右,出口贸易方式有边境小额贸易、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边境小额贸易占出口总额的70%左右,所以说边境小额贸易是满洲里货物贸易的重中之重,边境小额贸易是否能够顺应货物贸易改革对满洲里的外汇管理至关重要。满洲里地区边境货物贸易进口以资源类产品为主,如木材、铁矿石、化工产品、化肥、褐煤、纸浆、玉矿石、钢轨等,小额贸易出口主要是以菜果、服装、建材、机械设备等低附加值产品为主,  相似文献   

12.
2008年7月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陆续出台了《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办法》、《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实行企业货物贸易项下外债登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及《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对企业货物贸易项下对外债权实行登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一系列加强贸易项下外债管理的政策措施,旨在通过政策的实施加强贸易项下外汇收支真实性管理,防止异常资金借助贸易渠道流出入。  相似文献   

13.
边境贸易进出口业务中部分从事代理进出口业务的企业业务开展不规范,导致资金流与货物流长期不匹配,隐含异常资金流动风险,我们通过对满洲里地区典型案例的剖析提出相关建议。一、典型案例(一)A公司。长期代理满洲里市部分企业从俄罗斯以边境小额贸易方式进口木材。以2012年为例,据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系统显示,该企业2012年进口货物3046万美元,付汇额2047万美  相似文献   

14.
杜鹏 《中国外汇》2015,(3):31-32,30
《中国外汇》:在新的一年,经常项目外汇管理会有哪些动作?今年的工作思路是什么?杜鹏: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在新的一年里,经常项目外汇管理工作将按照全国外汇管理工作会议的部署,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强对新兴业务和前沿性、趋势性问题的研究,大力促进贸易便利化;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改革成果,优化监测核查模式,完善事中事后管理机制,促进管理转型;严抓监测核  相似文献   

15.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推广后,我国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形成了"事前管理简化-事后非现场监测-异常企业现场核查-实施分类管理"的管理模式。分类管理是这一管理链条上的落脚点,也是外汇管理"奖优罚劣"和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的重要保障。改革后,货物贸易外汇分类管理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也存在部分问题影响管理效率。分类管理存在的问题涉外企业对货物贸易分类管理关注度偏低,分类管理权威有待强化。一  相似文献   

16.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刚刚落下帷幕,服务贸易外汇管理的改革紧随启程。这一切实践与创新,体现出制度设计者系统工程的理念和智慧。货物贸易外汇管理与实体经济呈现多层次、多角度和多渠道的关联特性,涉及51.7万家有进出口或外汇收支的企业。新的管理方式通过总量核查、抓大放小、筛选重点企业和采取企业分类、风险提示,实现高效核查;通过改善管理制度、控制管理进程、优化管理目标,逐步建立起宏、中、微观管理相衔接和总、分、支局上下联动的风险监管体系和传导机制;通过全口径敏  相似文献   

17.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实施以来,为更好地了解银行、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业务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并促进外汇管理非现场监测工作的有效开展,近日乌兰察布市中心支局深入辖区部分进出口企业和外汇指定银行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的总体情况来看,改革简化了业务操作流程,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促进了贸易便利化。但在改革新政策实施过程中,也存在操作  相似文献   

18.
魏滨  赵岩 《中国外汇》2013,(9):35-36
应对异常资金跨境流动应立足于日常监测分析,通过获取统计数据,计算贸易偏离度指标,对比异常资金跨境流动程度,按不同风险等级采取应对措施。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后,外汇局常用的货物贸易外汇监测重要指标是总量差额、总量差额率、资金货物比、贸易信贷报告余额比例等。这些指标可有效监测地区、企业个体的货物贸易外汇收支情况。但对于贸易项下结售汇情况,以上指标无法准确判断各地区结售汇顺收、顺差的状况,以至无法对异常资金的真实流动情况进行直接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马超 《中国外汇》2011,(5):88-89
为加强企业货物贸易项下对外债权、债务管理和统计监测,防范违规资金通过贸易信贷方式跨境流动,2008年7月14日起国家外汇管理局对企业货物贸易项下对外债权、债务开始实行贸易信贷登记管理制度。该制度实现了对企业货物贸易项下对外债权、债务的管理,在完善对或有债务(债权)的数据采集、统计监测和货物贸易背景真实性  相似文献   

20.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是顺应我国涉外经济和外汇收支形势变化而推出的一项重大变革。它实现了贸易外汇管理由逐笔核销向总量核查、由现场核销向非现场核查、由行为审核向主体分类监管的转变,并构建了贸易便利化和风险管理相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这一改革在赋予内审、内控工作全新内容的同时,对内控监督检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