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今年北京国际车展热闹非凡,但轻客企业似乎对此并不太感冒,不光几家国内主流轻客企业缺席,另有一些企业虽然参展却鲜有轻客展品,甚至没有轻客展品。原因何在?轻客市场又将面临何种局面呢?  相似文献   

2.
今年的北京国际车展上,轻客展品呈现出哪些特点?对于这一问题,某业内人士告诉《商用汽车新闻》记者:“西风压过东风。”西风寓指欧系轻客,东风自然便是日系轻客。“商用车展区并无太多亮点,更不用提轻客。各轻客企业所参展的车型中,新产品太少。”该业内人士表示。  相似文献   

3.
欧系轻客受市场追捧的风潮,在上海国际车展上得到了印证。在诸多参展的轻客企业中,欧系轻客是当仁不让的主力车型。。其中,突出改装功能和多用途理念,也是轻客展区的一大特色。据北汽集团销售本部市场副总监林伟所言,此次上海国际车展轻客着实很热闹。耶究竟热在哪里,又闹在哪里?  相似文献   

4.
1990年轻客产量约17万辆(不同一的统计资料说法不一,17万辆是笔者按现在的统计口径估计而得到),1999年产量将是18万辆,虽说十年里各方面变化巨大,但轻客的产量却令人不可思议地平静。 轻客市场十年来平静吗2回答是否定的。在平静的全国轻客总产量数据后面,是天翻地覆的剧烈动荡,不同企业的强弱转换、不同车种的盛衰荣辱,潮起潮落,惊心动魄。 1.“三大腕”:崛起过程及白热化竞争 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轻客行业开始出现市场化的重整动荡。以天津三峰为代表的老牌轻客厂家销量达到了巅峰,而以依维柯为代表…  相似文献   

5.
进入11月,轻客市场终于实现了"阴转晴",累计销量同比增长1.13%,预计全年增幅在4%左右。3月春暖花开如果非要给今年的轻客市场找个分水岭,或者定义为轻客市场摆脱金融危机影响的界点,那就是3月。3月,轻客销量重新站回了月销量2万辆的关口,持续了8个月的市场低迷就此终结。  相似文献   

6.
轻客具有空间大、灵活、装载方便的优点。据相关资料的统计,从今年开始,国内轻客市场一改过去几年的低迷状态,截至6月底,轻型客车的销售增长了22.3%。12月,北京3.5吨以下轻型汽油车要求加装OBD,轻客再度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本期的服务大比拼选择了国内主流轻客企业中的华展金杯、福田风景、中顺轻客、东南得利卡这四家企业在京的经销店进行比拼。  相似文献   

7.
2006年上半年,柴油类车型取得14095辆的增量,对轻客市场增长的贡献率高达116.16%。与之辉映的是,柴油类车型在轻客结构中的所占比重在历史上第一次超过汽油类车型。柴油轻客已然打下轻客市场的半壁江山。而在市场上,以柴油轻客见长的厂家继续抢占着原属汽油车的市场份额,以汽油轻客为主的厂家也纷纷生产柴油轻客,并因柴油车的上市而挽救了不断下滑的市场份额。拉动市场上扬、感召厂家加盟,2006年上半年的柴油轻客可谓霸气十足,主宰市场之势已成。  相似文献   

8.
2011年,轻客和轻卡市场出现了截然不同的情况。轻客保持增长2010年,轻客销量增幅达到26.42%,这是近10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不过,由于考虑到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等因素,轻客用户群体中的中小企业、私营业主的经营压力增大,购车需求将被压抑。再加上轻客出口主要目的国政局动荡的影响,所以在2011年年初,各轻客企业对今年的市场判断较为谨慎,普遍认为增速保持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9.
2014年上半年,与大中型客车市场的惨淡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轻客市场的持续走高。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轻型客车产销20.55万辆和20.79万辆,同比增长8.27%和9.70%。  相似文献   

10.
人事     
《汽车观察》2011,(10):19-19
刘志刚任宇通副总裁日前,原华泰汽车总裁刘志刚正式加盟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担任副总裁,直接向宇通集团董事长、总裁汤玉祥汇报。主要负责轻客、重卡、工程机械业务。2010年,宇通销量达到了4.1万辆,总体市场占有率19.4%,其中轻客产品销售了4千辆,刘志刚之前在华晨金杯有着26年的经验,对于轻客市场非常了解。  相似文献   

11.
汪涛 《汽车观察》2008,(2):72-75
2007年的轻客市场,还是显得有些沉闷,尤其是高端轻客领域,江铃全顺与南京依维柯的龙争虎斗依然是主旋律。在这场年复一年、势均力敌的市场争夺战中,2007年最终的相关数据结果,让高端轻客市场在岁末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截至2007年11月底,江铃全顺的销量为2.24万辆,南京依维柯的销量为2.31万辆,二者的增长速度分别为10%和25%。就在人们以为,南京依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2月28日起,南京依维柯提前掀起新年促销高潮,主力物流产品“康驾”以9.99万元的历史性优惠价格进行限期促销,这也是国内欧系轻客首次突破10万元心理关口。此次促销拉开了依维柯2007年“破冰行动”的序幕,被业界评论为依维柯整合跃进之后新领导团队烧旺的“第一把火”,势必打破日系轻客长期依靠价格优势盘踞中低端城市物流车市场的格局。  相似文献   

13.
江准轻客剑指欧系,这个消息并没有让海狮系轻客企业松一口气。国内的轻客市场一直上演着海狮系与欧系之间的较量。目前,海狮系轻客在销量上仍遥遥领先于欧系轻客,但欧系轻客的上升势头已难以阻挡。两家欧系轻客企业就让众多海狮系轻客企业疲于应付,如果再多一家,压力恐怕更大。一方面,海狮系轻客的市场占有率略有下滑,各企业销量都不甚理想;另一方面,在欧系轻客持续增长的前提下,新企业的加入,无疑会让欧系轻客的优势更加明显。同时自主品牌亲和力强、产品性价比高等因素,也将加快轻客市场结构向欧系转移的步伐。海狮系轻客企业自身也处于多事之秋。日前,一汽有意接盘金杯轻客的传言四起,据相  相似文献   

14.
1~4月份,全国轻客销量达到56281辆,同比增长17.16%(数据来源:产销快讯),延续了去年以来的增长势头。这和轻客更新换代的产品销售周期有关,同时也表明,随着城镇物流的繁荣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轻客亦货亦客的产品特性越来越得到用户的推崇。总体来看,南京依维柯和江铃全顺的相继降价,给轻客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动荡。但两款大型轻客的降价较量,并没有给海狮系轻客企业带来太大的影响,各企业稳中有升,惟一不同的只是增幅的大小。  相似文献   

15.
日前,福田风景在沈阳推出购车优惠8000元的活动,将2.2升基本型风景快运的价格压到5万元以下。几乎在同时,河北石家庄的一家轻客经销商告诉《商用汽车新闻》记者,某海狮系轻客企业在石家庄的销售、服务体系几近崩溃。一边是降价,一边是收缩战线,今年以来表现惨淡的海狮系轻客,在市场需求不足、经济形势不甚明朗的情况下,能否凭着降价缓过劲儿来?  相似文献   

16.
本报讯 日前,江淮星锐4系1.9T星快运获得了江苏金彭车业(以下简称“江苏金彭”)的200辆批量采购。作为中国欧系轻客的发祥地,江苏历来是欧系轻客重镇。能够在江苏市场热销,充分表明江淮星锐的品牌力以及4系1.9T星快运的产品实力已得到中国欧系轻客用户成熟度最高的市场的全面认可。  相似文献   

17.
轻客行业在经过几年的持续低迷后,2006年销量转为增长,但增速仅为3.2%。2007年,轻客市场出现高速增长的新局面。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1~11月份,全国轻客销量达到16.1万辆,增速高达27.8%。(见表一)金杯一家独大前四强集中度达76.7%根据轻型车联合分析会的统计,2007年1~11月份,华晨金杯销量达到61048辆,同比增长17.5%;市场份额为37.9%,同比却下降3.3%。江铃全顺销量为23147辆,同比上涨12.1%;市场份额为14.4%,同比下降2%。南京依维柯销量为23098辆,同比上升26.8%;市场份额为14.3%,同比下降0.1%。沈阳中顺销量为16314辆,同比上升83.3%;市场占有率为10.1%,同比上升3.1%。综合看来,这4家轻客企业高达76.7%的市场占有率,其市场行为和产品投放成为轻客行业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18.
在2011年上海国际车展上,江淮、上汽和东风股份等企业不约而同地带来高端轻客产品。高端轻客市场的容量并不大,但单车利润之高尽人皆知。正因为如此,高端轻客市场上的传统势力——江铃全顺和南京依维柯虽然年销量比不上海狮系轻客,但日子过得相当不错。这也导致各大汽车集团蜂拥而入,例如上汽大通MAXUS、江淮星锐和规划中的长安轻型商用车等。一直以来,在轻客市场上和以欧系轻客为代表的高端产品竞争的都是小企业,随着大集团的介入,高端轻客市场会否发生变化?在后续的市场竞争中,  相似文献   

19.
2005年9月28日,一汽轿车新马自达6的投放仪式在北京、上海、珠海同步举行。中外双方的各级领导分别出席了三地的发布会。新马自达6共有四款配置:其中2.3升豪华型和2.0升豪华型为市场现有车型,但其核心技术进行了多项改进。在产品档次得以提升的同时,市场价格依旧保持不变,分别为22.58万元和19.98万元;而2.3升旗舰型和2.0升超豪华型则是首次登场,这两款最新推出的车型价格分别为23.98万元和20.98万元。  相似文献   

20.
伴随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轻客厂商在完善产品的前提下也在不断拓展销售领域。目前,已经有部分品牌的经济型轻客价格下探到45000元左右,与高端微客正面交锋。在北京禁售未装OBD新车之后,轻客、微客的市场之争势必更加激烈。而这次,轻客似乎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