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现实情况下,潜在经济增长率由恢复性增长因素、学习性增长因素和领先性增长因素混合构成。潜在增长率的实际实现率由软性制度、强制制度和契约制度三层制度因素决定。改革开放的目标就是通过适当的制度变迁和制度供给,提高潜在经济增长率和提高潜在增长率的实际实现率。本文提出新供给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长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在于侧重供给侧的制度供给,从供给侧研究供求均衡问题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并以此测算了中国经济未来的潜在增长率。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正是因为实施了解放供给约束、推动供给创新的制度变迁。如果未来中国的改革开放能够进一步释放以企业为主体的供给侧活力,以制度供给进一步创造制度红利,将人口红利升级为智力红利,中国的经济就能从学习型进步提升到领先型进步,就能为人类文明与科技进步继续做出贡献,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
金岩石 《中国外资》2014,(11):11-11
第一次转轨的两种“红利”已在退潮,第二次转轨的三种“红利”水涨船高。多数企业将面对“九死一生”的淘汰,市场化的国有企业和全球化的民营企业将主导未来10?15年的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3.
刚刚结束的"十八大",无疑是这个近10年来最冷的初冬里最具暖意的事件,用网络热词儿说就是——充满了正能量。对于在WTO红利渐退、人口红利悄然转折等大的比较优势变化之下,高速增长30多年的中国经济的内生性发动机显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升级换代。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升级换代应该是以"政府减少对经济的直接干预"为主基调的。换言之,这等于是继1978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1992年邓小平南巡确立市场化方向以来的第三次制度红利,其蕴含的价值空间可谓无限。按照百度词条的释义,"制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一般是指在特定社会范围内统一的、调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奇迹,得益于一系列市场化的制度变革。如今制度变革、要素投入、全球化、人口红利所提供的长期增长动力都在衰减,粗放型的增长模式无以为继,经济的发展将依赖于持续不断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创造的发展奇迹,主要依赖的人口红利、资源红利、全球化红利与制度红利正逐渐丧失,传统企业急需通过转型与变革追求新的增长点。电商会不会是下一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6.
声音     
没有改革,经济就不可能有突破;有了新的制度优势,才能够保证新的人口红利和资源红利的出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发展面临着极大的问题与风险,但由此认为中国将从此陷入低增长通道是不对的。——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中国的增长空间已经被部分透支,短期内也很难维持8%的经济增长。——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  相似文献   

7.
《证券导刊》2010,(21):72-72
银华基金6月3日发布公告,旗下银华富裕主题基金实施成立以来第四次分红,每10份派发红利0.18元,权益登记日、除息日为6月2日,红利发放日为6月3日。据悉,在刚刚结束的第七届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将作为未来发展经济的抓手之抓手,主导中国经济战略转型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实现了持续超高速经济增长,年均增长率接近10%。然而,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开始出现了拐点,人口红利、资源红利、外贸红利、环境红利等均已走到尽头。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  相似文献   

9.
包容性增长赋予“中国模式”新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0年是值得纪念和梳理的一年,因为世界不仅见证中国经济在危机中强有力的复苏,也将见证中国经济艰难的转型,以"包容性增长"为主题的一系列体制机制变革正使中国经济驶向改革的深水区,新一轮利益格局调整和制度红利的开启将释放出更大的增长势能。  相似文献   

10.
2012年1月在京召开的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大会的主题。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金融业改革和发展将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展开。本文就商业银行如何做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值得有人也深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人口红利与体制红利、全球化红利一起,被称为是推动中国经济三十年高增长的三大红利。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劳动适龄人口比2011年减少了345万。这个看似简单的数据却暗含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次重大变革,预示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拐点正式到来,因此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一、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我国新时代人口战略的背景,本文研究了我国人口经济的现状、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本文认为,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得益于人口红利的释放,虽然人口红利还未完全消失,但已进入拐点。未来,我国人口经济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人口年龄结构的问题,即老年人口占比上升、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口的年龄结构问题对我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社会保障都将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基于我国人口经济的现状及问题,本文认为,我国需要进一步从生育制度、经济发展方式、劳动力资源配置以及社会保障四个方面完善相关体制机制,以应对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相似文献   

13.
《西南金融》2005,(1):63-63
深圳证券信息公司2004年11月22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中国证券市场中期波动将进入周期顶部运行期,预计2004年10月至2005年10月中国股市将进入第四次最佳运行期。报告指出,如何将中小投资重新吸引回股票市场,将是中国股市能否充分利用第四次最佳运行期振兴证券市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李巍 《中国外汇》2013,(7):17-18
刚刚在南非德班落幕的金砖国家第五次峰会,成为中国金融外交的一次完美演出。从贸易大国迈向金融大国,是大国经济崛起的必然之路。在加入WTO之后的十多年里,由于充分利用了全球化的"红利",并全面发挥了自身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5.
在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过程中,全球经济首次出现了同步运行,与之相对,由于经济结构和运行机制上的差异,各国反危机的公共干预路径却呈现分化,一同一分之下,使中国本已异化的货币环境更加复杂;同时以此次危机为界,维系中国经济30多年发展的制度红利、劳动力红利和全球化红利三大要素已发生变化,经济融资规模和结构也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在经济平稳转型的要求下,货币环境的修复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加紧推进多层次金融市场构建(包括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和资金价格机制完善(包括人民币汇率机制和利率市场化)就成为修复路径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在过去的三十年,促进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主要有三:一是高投资。二是高出口。三是"人口红利"。但未来十年,不论是投资和出口还是"人口红利",这三大动力都将出现衰减,中国经济将  相似文献   

17.
陈达飞  邵宇 《金融博览》2021,(22):51-53
202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二十周年. 回顾这段发展历史,可以看到,第一个十年,在人口红利和全球化红利的双重利好之下,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推进,GDP总量逐渐赶超西方国家,成为"世界工厂"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个十年,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全球化面临调整,中国经济面临多重约束,曾经的驱动力转变为未来增长的阻力,经济增速逐步放缓,挖掘中国经济新动能成为新议题.  相似文献   

18.
众所期盼亟待确定的改革方案中,如何解决地权问题是面临的最迫切的挑战。贯穿于“5个1O年”的土地改革,虽然是中国经济持久增长的重要基础,释放了较为显著的“制度红利”,但这一基础的作用似乎正在削弱  相似文献   

19.
《中国税务》2010,(4):63-63
在全球经济危机客观上为我国调整结构、加快改革、扩大内需提供了强有力的倒逼机制下,我国经济增长引擎从外需向内需转换的拐点已现。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加大收入分配调整力度。从调整收入分配发力,新一轮利益格局调整和制度红利的开启所释放出的势能,将对我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促进内需型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邵宇 《证券导刊》2014,(18):91-95
近年来,中国经济崩溃论的信众群体似乎在不断壮大,对未来持有悲观色彩的判断,俨然变成一件非常时髦的事情。从地产崩溃论、国际阴谋论,到人口红利或制度红利结束论,对中国将跌进中等收入陷阱的担忧林林总总。事实上,过度悲观或过度乐观的判断都是有失偏颇的。为更加清晰地勾画出中国经济形势的全景图,本篇报告尝试从大家广为关注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切入,以相对中性的视角,为市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