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政府改革工具——绩效评估在公共部门的兴起,中美两国政府推崇公众参与绩效评估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美两国公民在政府绩效评估实践的参与中存在较大的差异,美国政府20世纪早期至今的公众参与绩效评估的丰厚的实践经验,对我国尚未完善的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通过对中美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中的公众参与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可以有效地借鉴美国在公众参与方面的先进经验,从而提高我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解丽颖  王清源 《价值工程》2011,30(23):328-328,F0003
政府绩效评估是政府进行管理的有效手段,政府绩效评估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公民参与。本文从提高政府绩效评估水平、建设服务型政府以及保障公民权实现三个方面对政府绩效评估中公民参与的价值取向及重要功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对于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价值。衡量一个国家治理现代化程度的的首要标准是民主,因此,完善政府绩效评估离不开民主,离不开公民的参与。本文通过对政府绩效评估中实现公民参与机制的困境出发,试图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完善公民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4.
近年,作为国家治理的一个内生系统,国家审计与公众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公众关注焦点逐渐成为国家审计考虑的重要因素,公众监督与审计机关履职逐步形成良性循环,国家审计也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但鉴于我国公众民主法制意识比较薄弱,公众参与途径单一等原因,公众参与国家审计的效果尚不理想,需要强化公民主人翁意识和政府责任意识,加强政府绩效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建立公众参与国家审计的长效机制,推动国家审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效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相继提出,公众的需求已经成为政府开展和管理各项活动的所最关注的,要求政府"更有回应性、更有责任心和更富有效率".我国的政府绩效评估整体上还处于探索阶段,正在全国各地以半自发的、不同侧重点的、多方法的形式铺开,在摸索中前进,还没有形成一个全国范围内统一系统科学标准的评估体系,也还缺乏各方面的保障.其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和误区,笔者认为主要有公民参与的缺乏及动力机制;政府绩效评估中的结果导向理念;绩效指标设置需与组织使命和任务相一致;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权重配比问题等.  相似文献   

6.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作为公共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治理方式,是进行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提高政府绩效的有效工具.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政府绩效进行衡量和评估逐步成为公众和政府的共识。但目前我国绩效评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为了完善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系,保证评估结果的合理有效,应广泛宣传绩效评估理念,积极构建绩效评估配套制度,大力发展绩效评估学科教育,扩大绩效评估参与维度。  相似文献   

7.
第三组织参与政府绩效评估是一种具备专业性、独立性、政治理性等优势的评估模式。本文首先对第三方组织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概念进行界定;其次剖析了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存在的问题;再次分析了第三方组织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优势和可行性;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第三方组织参与政府绩效评估模式的对策,如逐步推进绩效评估的法制建设、提高领导的认识避免评估工作形式化、提高行政信息的公开透明度、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绩效评估进入了规范化、系统化的发展阶段,学者们普遍认为政府绩效评估主体要实现多元化的发展状态。本研究在多元化的政府绩效评估主体中,选取了上级主管部门、公民、企业和非营利组织这4个具有代表性的评估主体作为判断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有效信息,利用层次分析—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这4个主体进行系统分析和对比,依据分析结果选取出非营利组织作为"最有效主体"参与政府绩效评估,并具体阐述非营利组织参与评估的优势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余国君 《中外企业家》2012,(17):122-123
公共项目的绩效评估或成本效益分析是公共支出的基础,也是公共财政的一个重要环节,也逐步在我国的公共项目中得到实践和应用。但是公共项目并不是私人部门的项目,项目的绩效评估过程除了专家和政府的参与,公众的参与也非常必要,因为公众是最终的出资方和拥有方,公众的合理参与将对公共项目的合理决策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公务员绩效评估是对传统公务员绩效考核的再造与创新,是提升政府部门及公务员绩效水平,促使公务员努力践行职业使命的重要方式与途径.基于政府部门与公务员的使命、影响、所处环境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公务员绩效评估应遵循以下基本理念:以公共利益为核心、战略与结果导向、强调市场价值与作用、透明与法治以及公民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11.
海口市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城市生态文明重在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道德价值体系,在价值观念上强化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意识,在生活方式上强调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生态的文明消费,在管量行为上注意引导公众参与城市生态环境决策管理.  相似文献   

12.
王光年 《价值工程》2013,(14):320-321
在城市文化理论研究中从公共图书馆发展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系看出,两者是成正比的。公共图书馆提升着一座城市的知识文化风韵,起着城市文化建设主阵地作用,为促进城市每个公民素质以及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发展适应现代城市的图书馆也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于社会文化,是发展城市文化的重要元素,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从图书馆是怎样一个媒体来面向公众的,以及来提高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展开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3.
吴丽媛 《价值工程》2011,30(29):309-310
我国公民对领导干部政绩评价仍处于"有限参与阶段",究其原因是公众自身能力有限,参与的信息不对称,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参与机制理论滞后。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以下四点对策:提高公民的参与能力、加强政府与公民的沟通、发展第三部门、增加政府管理透明度、完善公民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4.
杨静 《城市发展研究》2011,18(12):101-107
研究背景是中西方规划参与发展过程,分析南京公众参与的主要形式.总结南京总体规划修编中公众参与的组织过程中的经验,如综合运用多种参与形式、认真分析和回复参与意见、反映和采纳公众意见等,分析在制度建立、设计组织、参与对象、意见分析、技术方法方面的存在问题.结合总规修编的公众参与的组织案例,提出改进措施,要普及宣传、加强共享...  相似文献   

15.
杨槐 《价值工程》2010,29(22):149-150
中小型公共图书馆发展网络信息服务有利于提高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在中小城市的辐射能力,有利于发展地区特色文化,从而让公众享受普遍均等的服务,丰富公众的休闲文化生活。目前服务理念认知尚浅、服务质量欠佳、专业人才匮乏和公众享用信息服务的意识不够等因素制约着中小型公共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的发展。可以从创新网络信息服务理念、拓展立体服务空间、提供特色信息服务、培养新型服务人才以及开展公众信息素养教育等几个方面加以深化和改善,以期提升中小型公共图书馆的网络信息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6.
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系统结构及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问题,首先阐述了公众参与对提升城市规划品质、构建现代和谐城市的重要意义,并就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体系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法制体系健全程度及民众整体文化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其内部系统可分为实体子系统、制度子系统和公众意识子系统.三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实体子系统是根本,制度子系统是关键,公众意识子系统则既是实体子系统、制度子系统的共同结果,又会对它们产生制约或促进作用;根据其运行机制,提出了我国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具有可操作性的运行程序,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7.
汪斌 《价值工程》2014,(22):294-295
公众利用微博参与公共政策的议题讨论是公共政策过程中的新现象和管理的新问题。研究以政治系统理论为基础,以劳动教养制度的废除为例,从输入、转化、输出三个阶段来探索公共政策过程中公众微博参与的具体过程,并构建了公共政策过程中公众微博参与的过程模型。模型结论对公共权力部门激励和引导公众微博参与公共政策过程,实现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用指导。  相似文献   

18.
We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gnitive abilities and commercial insurance participation. Using data from the Chinese Family Panel Study, we find that average cognitive ability has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impact on commercial insurance participation. However, this influence comes mainly from literacy ability, indicating that the literal meaning of the words plays a major role. Additionally, trust level can also affect the impacts of cognitive abilities on commercial insurance participation. Specifically, residents with lower trust levels are less likely to use their cognitive abilities to process information and make commercial insurance purchasing decisions. Moreover, we identify the supplementary effect of economic and managerial knowledge on cognitive abilities.  相似文献   

19.
As web technologies gradually become versatile and more powerful, more flexible paths and opportunities are revealed for self-directed learning and online assessment. It is hoped officials and advocates recognize IT related certification programs (NSSB Recognizes First IT Certification Program 2002). The Internet and Computing Core Certification (IC) certification program is designed for individuals to develop digital literacy skills, including fundamental computer and Internet use. The particular interest of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the Certification Recognition Program (CRP) and associated autonomy of participation and achieved literacy for internet computing & technology (ICT), as well as the interactive influences of the degree programs and grade levels. Five hundred and ninety six male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in IT were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Certification Recognition Program for a calendar year. The certification recognition program covers a set of three standardized tests based on the IC by CertiportTM. The study found ICT literacy is predicated by the students’ autonomy of participation (AP) in the Certification Recognition Program (CRP), and SP was related to the grade level (GL) and the enrolled degree program (DP), indirectly affecting ICT literacy as a result of the transiting effect of AP.  相似文献   

20.
We model firms as competing for socially responsible consumers by linking the provision of a public goo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or socially responsible activities) to sales of their private goods. In many cases, too little of the public good is provided, but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competition leads to excessive provision. Further, there is generally a trade-off between more efficient provision of the private and the public good.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level of private provision of the public good varies inversely with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private-good market and that the types of public goods provided are biased toward those for which consumers have high participation val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