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下,跨境资金流动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外汇市场经济主体违法失信行为更趋复杂性和隐蔽性,使外汇监管的有效性和执行力面临着新的挑战。加快完善外汇信用体系建设,高效实践惩罚机制,已成为我国规范外汇市场秩序的迫切需要。本文针对我国外汇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其缺陷,提出了完善外汇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时伟 《征信》2017,35(3)
回顾我国个人外汇监管历程,分析个人外汇监管现状,认为目前我国个人外汇监管失之于软、失之于松.外汇信用体系建设不够完善,进一步加大了个人外汇监管难度.结合外汇管理工作实际,提出构建和完善外汇市场信用体系需从完善外汇监管、健全信用体系的法律法规、构建高效的外汇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宣传培训等方面着手,降低外汇监管成本,提高外汇监管效率.  相似文献   

3.
今年8月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政府网站发布了第一批外汇违法(负面)信息,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当月,辽宁省分局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开始在全省进行外汇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试点。记了解到:辽宁已经建成外汇指定银行信息数据库,全省中资外汇指定银行的自我评价已经完成,近期省分局将对外汇指定银行实行按信用等级进行分类监管。外汇管理系统有关人士对媒体说,这些都是推进外汇管理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4.
《中国外汇》2006,(5):31-31
本刊记者:从“外汇管理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研讨会上我们了解到,外汇局从2005年开始开展了外汇违法信息披露试点,请问当时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相似文献   

5.
王世光 《征信》2011,(1):31-33
近年来,为确保外汇市场的顺利运行,外汇管理部门加强了对外汇监管的力度,并与信用评级结合建立了新的外汇分类监管制度.在外汇信用分类监管制度下,信用分类等级越高的涉汇企业越能从中得到益处,其各项涉汇交易行为越容易顺利地得以实施.我们应大力推进外汇信用评级与监管.同时,各类涉汇企业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适应外汇信用分类监管下的...  相似文献   

6.
2006年2月,国家外汇管理局下发了《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全面推广外汇违法(负面)信息披露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这对加强外汇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失信惩戒机制,促进交易主体诚信合规经营,推进外汇管理部门依法行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近一年来的操作情况看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专题前言:中国的信用体系建设之路从“十五”时期起步,历经近6个年头。这期间外汇管理部门一直是其中的积极参与者,其对外汇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所作出的贡献获得各方赞誉。 信用建设的目标有了,但如何落实目标却更为关键。人们始终在思考和探索,究竟选择什么样的信用体系模式?如何消除地区和部门间的利益冲突?政府如何有所为有所不为?信用信息披露的原则如何把握?信用中介机构的作用如何发挥……只有这些问题解决了,“守信可收益,失信追惩戒,无信难立足”的社会方能在发展中逐步完善。[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诚信为本     
我国外汇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总体思路应该是: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法规导向、监督管理的功能,确保公平竞争有法可依,使外汇市场信用服务机构真正在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下提供信用产品和服务。在推进外汇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中,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9.
当前,信用关系在外汇交易中扮演了日趋重要的角色,外汇市场对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该文分析了我国外汇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以及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外汇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金融外汇监管与信用体系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国家外汇局制定《关于全面推广外汇违法(负面)信息披露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外汇违法(负面)信息披露工作规程》,通过对外公布1000多条外汇违法逃逸类企业信息,震慑了外汇违法失信行为,使外汇违法信息披露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和突破。外汇信用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信用意识缺失,银行、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对外汇信用认识不到位,缺乏信  相似文献   

11.
(一)抓紧制定和完善有关信用体系建设的法律规章,确保外汇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依法进行.在立法和执法层面上,首先,要制定和完善外汇市场信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保障信用管理部门依法获取和处理相关信息,使得信用管理有章可循;其次,要加强与信息披露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尽快制定统一的外汇市场信用标准规范,支持外汇市场信用信息逐步开放共享,方便银行和其他执法者及时了解和使用;第三,要保护涉汇主体的合法权益,在经济管理法律框架下,打击外汇市场中失信违法现象,引导涉汇主体遵纪守法,提高社会整体信用程度.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个人可支配收入大幅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改善,出境旅游、留学等境外消费需求不断走强。在此背景下,我国个人外汇业务规模迅速扩大,也使得外汇监管部门对个人外汇业务的管理面临较大压力。2020年全国外汇管理工作会议提出,“微观监管立足对外汇市场各类主体及其交易行为实施真实性审核、行为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维护外汇市场秩序”。而当前我国奉行的“展业三原则”是我国外汇管理从规则监管向原则监管转变的一个重要体现。随着经济交易行为的复杂程度提升,个人外汇业务项下屡屡出现违规分拆购付汇、借道转移资产甚至参与地下钱庄等问题,为外汇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落实“展业三原则”、强化个人外汇项下风险防范能力成为外汇监管部门落实原则监管、夯实微观监管能力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外汇管理》2005,(8):63-65
依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汇发(1999)103号”件(关于下发《出口收汇考核试行办法》)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批复,《中国外汇管理》杂志被授权公布刊登“出口收汇荣誉企业”(A类)、“出口收汇达标企业”(B类)名单,后又被授权公布刊登“出口收汇荣誉企业”(D类)名单及外汇违法(负面)信息。这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5年来,《中国外汇管理》杂志共公布各省市自治区2万多家A、B类企业名单,及时披露了外贸外资企业等涉外主体的信用信息,培育了社会信用市场,有效地提高了相关企业的信誉度及信用等级。现在,《中国外汇管理》杂志推出“中国优秀涉外企业信用信息推介计计”,增设“中国优秀涉外企业”推介专板,向国内外广泛宣传优秀涉外企业,推介优秀涉外企业的信用情况、经营业绩、主要产品及服务等,欢迎有资格且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4.
采取先进的技术手段实施监管,是2007年外汇管理工作总体思路之一。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大幅顺差,外汇收支的规模不断扩大,外汇资金交易量日趋增长,交易方式更加复杂,致使外汇监管工作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外汇检查作为外汇监管的一项重要工作,肩负着对异常资金流动实施监测,并对银行、企业、个人等全部涉汇主体违规行为立案查处的重任。随着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快,外汇市场参与主体越来越多,外汇违法违规行为更加多样和隐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参与外汇市场的主体不断增加,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到各类外汇业务之中,资本项目的经济主体行为日益复杂性,对外汇监管方式提出了挑战;经常项下的用汇真实性审核,其业务工作量急剧增加。基于上述两方面的压力,外汇监管部门已着手推动外汇监管信息化建设,促进监管系统化和规范化,从而实现有效外汇监管。笔者认为,外汇监管信息化首先要真正了解信息化能为监管做什么,外汇监管如何适应网络时代对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行政执法透明度,宣传外汇管理政策法规,提升外汇监管和服务水平,外汇局实施了行政处罚决定公开制度,向社会公布外汇违法违规的典型案例。外汇违法信息公开披露,有可能影响涉案主体的名誉及其社会综合评价,继而影响其后续的信用、交易资质。因此在实施此项制度时,有必要论证的是:外汇违法信息披露是否构成一种变相行政处罚,外汇局实施此项行为有无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7.
吴汉铭 《中国外汇》2010,(17):71-71
为提高行政执法透明度,宣传外汇管理政策法规,提升外汇监管和服务水平,外汇局实施了行政处罚决定公开制度,向社会公布外汇违法违规的典型案例。外汇违法信息公开披露,有可能影响涉案主体的名誉及其社会综合评价,继而影响其后续的信用、交易资质。因此在实施此项制度时,有必要论证的是:外汇违法信息披露是否构成一种变相行政处罚,外汇局实施此项行为有无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8.
涉外企业作为外汇市场体系中最主要的主体,在外汇市场信用建设中起主导作用。为此.我们日前对九江市涉外企业信用状况进行调查,并对其信用缺失及建设进行部析,以期建立适应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的外汇市场信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杨晓蓉 《中国外汇》2009,(17):56-56
“金融危机从本质上讲是信用危机。”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外汇领域的违法失信行为呈扩大化态势,外汇信用市场体系亟需加强和完善,以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20.
诚信三冬暖 失信三伏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外向型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上的信用交易成分不断加大,外汇领域的违法失信行为随之呈扩大化态势,因此加快我国外汇信用市场体系建设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