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型期中国消费函数的矛盾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军 《经济学家》2001,(5):22-27
本文在对中国消费函数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模型与现实、微观与宏观消费函数之间存在的矛盾及其原因,指出中国消费函数理论的建立关键在于其微观基础--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为此,笔者提出了关于当前体制转轨时期消费者特定消费行为三个基本假设。  相似文献   

2.
消费函数的理论逻辑与中国化:一个文献综述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消费函数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由于脱胎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传统消费经济理论与西方消费经济理论的异源性差异,当前我国消费经济理论研究缺乏统一的方法论基础。本文以消费函数为主线,按照文献的发展脉络与逻辑关系,旨在系统梳理消费函数研究的理论变迁及内在逻辑,分析消费函数研究由微观主体过渡到宏观数据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重大分歧,以及理论移植到我国需要解决的适用性问题。基于文献评述,本文最后提出了我国消费经济研究的几个认识论问题。  相似文献   

3.
朱信凯 《财经研究》2002,28(2):46-51
现代西方消费经济理论对分析中国农户消费储蓄问题并不具有普适性,本文给出的简化了的中国典型农户的消费模式表明我们必须重新建立分析中国农户消费行为的理论框架。理论证明引入短期储蓄目标能更好地解释我国农户的消费行为,继而来自于实际的调研资料也进一步证实了我国家户短期储蓄行为显著性。最后对本研究的最终落脚点即有关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作了判定。  相似文献   

4.
该文基于消费者同质性假设的经典消费理论对我国消费者行为研究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梳理,从消费者分层视角将我国消费者分为低收入、中等收入、高收入三个不同阶层,通过构建相应消费函数的实证分析,从消费特征、消费路径、拉动内需的效应等方面对我国不同阶层消费行为的异质性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了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消费者行为差异化诱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刺激消费需求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前,低碳消费已成为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问题,但对低碳消费模式的研究还很少.文章认为,低碳消费模式是指消费者适应低碳经济的要求而建立的低碳消费关系和低碳消费行为规范的综合表现,它从总体上反映人们低碳消费行为的主要内容、基本态势和质的规定性,是指导人们进行低碳消费活动,并对人们进行社会价值判断的理论概括和依据.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共同构成了低碳消费模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对消费的作用与构建原则、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的论述,对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消费模式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消费理论研究框架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优跨时配置模型是当前主流经济学进行消费理论和实证讨论的基本研究框架;同时,这一研究框架也越来越受到来自行为经济学的挑战。从发展历史来看,消费理论研究框架的演进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凯恩斯宏观消费函数、微观化的以确定性等价为基础的生命周期/永久收入模型、包含多动机和多约束的一般化个体最优跨时配置模型以及有限理性的个体行为消费模型。与其他经济理论的发展一  相似文献   

7.
从新的消费函数理论看扩大消费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的消费函数理论及其宏观意义 收入是消费者做出消费决策的基础,对消费影响最大。凯恩斯因此而提出绝对收入假说,认为消费者主要根据当前收入来决定消费,其消费函数公式为;C=ay;其中a为消费倾向,y为实际收入或当前收入,C为消费。它表明,随着收入的提高,消费比例越来越小,储蓄比例越来越大,因而消费需求不足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8.
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将消费单纯视为收入的函数,实际上误读了凯恩斯《通论》的有关论述。消费不能单纯看成收入的函数,在本质上它只能是实际工资的函数。只有从实际工资运动出发,才能理解消费需求本质和变化机制,弄清消费、投资、储蓄、收入之间的本质联系,将消费函数建构在资本积累规律之中。通过消费函数概念及模型的这一新诠释,对我们科学分析当前中国低消费、高投资的宏观经济格局,解剖改革发展中形成的各种深层次问题有重要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传统文化中的诸多特点使得中国居民形成了新的微观基础,铸就了异于"生命周期"式的"锯齿周期"式消费路径;转轨时期体制变迁引致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了这种阶段性的消费行为。该文根据跨时最优选择理论建立了居民消费函数的一般结构,获得在不确定性和流动性双重约束下的居民消费函数,根据时间序列分析得出结论:转轨时期的不确定对居民消费影响明显,不确定性每提高1%,当期消费将降低0.569%,借贷约束对消费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中国消费函数的研究有两个思路:检验西方消费函数在中国的适用性或者选用变量构造中国的消费函数。本文从第一条思路出发,根据中国国情,依据经济制度变动将时间段分为1978-1993和1994-2006年两个阶段,同时将消费者分为城镇消费者和农村消费者两部分,建立加入制度变动虚拟变量的持久收入假说,分阶段、分城乡的模型。然后,运用1978-2006年中国城乡消费者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的数据,对模型做了最小二乘回归,并对计量结果做出说明,得出持久收入假说能够很好地揭示中国的消费,制度变动的确影响了持久收入假说下的消费者行为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