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公司资本是公司赖以生存和对外独立承担责任的物质基础,对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保障有重要意义.但随着融资技术的革新和资本理性投资功能的增强,公司资本的担保功能在逐步减弱,并限制了公司便利筹资、自由经营的空间.因此,各国的资本制度逐渐走向宽松和灵活.我国原有公司资本制度存在诸多缺陷,《公司法》的修订为我国公司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奠定了坚实一步,并在促进公司发展、保护债权人利益,实现整个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上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贾军 《生产力研究》2007,(14):60-61
文章对我国1993年《公司法》资本制度的特点及原因、新公司法公司资本制度的特点及原因,及在我国采取折中资本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其对债权人和股东的保护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于形式性减资取消债权人保护程序方面的要求;赋予债权人的减资停止请求权以及减资无效诉权;对公司资本制度进行改革的同时应注重对相关配套制度与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3.
关于人力资本出资合法性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涵 《当代财经》2006,(1):85-88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本在现代经济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凸现,从现实来看,人力资本出资是从根本上实现对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激励的有效途径,在法律上确认人力资本出资有其必然性;从现代公司法理论来看,目前人力资本还没有被我国《公司法》所承认,基于公司资本担保和债权人利益保护的需要,因此人力资本是否可以成为公司出资形式还需要更多的理论探讨,如人力资本出资与资本担保功能的关系,人力资本出资中债权人利益如何得到保障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徐红新 《经济论坛》2005,(16):104-106
1993年制定的现行公司法,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规定公司事项的法律。它对我国建立公司制度,保护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以及推进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制定公司法时,我国刚刚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许多问题尚未充分暴露,经济生活对公司的法律规则需求还没有充分展开,因而公司法不可避免地留下诸多缺陷。  相似文献   

5.
法定公司资本制是我国现行所采用的资本规范制度,目前,对于这一制度在当下的局限性,众多研究大多集中于探讨其具体制度规则群在现实操作上的困难。然而这样的研究视角尚无法揭示法定资本制与现实的本质悖反,本文力图从法定资本制的初始理念入手,论证法定资本制的两个支撑性初始理念:有限责任外部性问题的规制和公司以资本为信的立法初衷已经与当下的资本运行呈现出一种疏离和悖反之势,从而在更加纵深的层次证明既有法定资本制的根本局限,进一步拓宽这一问题的研究视角,增强改革既有法定资本制这一学术主张的理论说服力。  相似文献   

6.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缺乏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制度动力学模型.本文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了相关制度对重新谈判和股票发行时企业资本结构突变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银行监管制度和债权人保护制度的变化,通过银行的债务豁免区的范围和位置而影响处于财务困境中的企业的资本结构被动调整;股票发行制度和股东权利保护制度的变化,通过发行人信号组合的选择而影响利用投资机会的企业的资本结构的主动调整.  相似文献   

7.
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是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外,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在立法上规定了监督参与、管理参与以及资本参与等法律路径,中国法律对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法律路径有所涉及,但不够全面。债权人作为公司借入资本的出资者,参与公司治理是正当的,债权人凭借这一特殊出资者身份,不仅可以通过监督的路径参与公司治理,还可以通过管理以及资本参与公司治理,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兼顾了公司利益的维护。  相似文献   

8.
浅论公司资本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叶青 《经济师》2006,(7):81-82
法定资本制、授权资本制、折衷资本制是西方各国公司法的三种不同模式的资本制度。文章通过对西方三种资本制度的比较评析,指出了我国公司资本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公司资本制度改革的方向:不是放弃法定资本制,实行授权资本制度或折衷资本制,而仍应坚持法定资本制,但必须对现有的资本制度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任跃斌 《经济师》2007,(11):87-88
我国对代位权制度确认了代位债权人的优先受偿权,使其在功能和价值取向上明显有悖"入库规则",但我国对代位权制度的改革并不十分成功,存在着难以融入民法体系等问题,建议以完善的代位执行制度取代代位权制度。  相似文献   

10.
赵德勇 《经济论坛》2002,(19):57-57
一、公司设立阶段的债权人保护。本文仅考虑公司设立时认购缴纳股份制度、公司设立时的资本数额行业限制和公司不能成立时认股人的债权地位三个问题。公司设立时认购缴纳股份制度。世界各国对股东认购缴纳股份的制度可分为三种:授权资本制、法定资本制和认可资本制。我国采用的是法定资本制。法定资本制的不足之处在于设立上的限制,但也正是这种限制有利于防止公司设立中的投机、欺诈行为,尤其在我国目前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更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我国现在出现的“一元钱就可以注册一个公司”的情况,虽说方便了公司的设立…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家族控制与企业价值   总被引:143,自引:5,他引:143  
本文以 2 0 0 2年在上海、深圳证券市场上公开交易的 1 2 8家家族类上市公司为基础进行实证研究 ,发现中国资本市场上的控制性家族导致的代理问题刚刚开始出现。家族类上市公司中既存在所有权层面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所形成第一重代理关系 ,也存在家族企业主与家族 非家族雇员在管理层面形成的第二重代理关系 ,研究发现前者对家族类上市公司价值具有负面影响 ,而后者则具有双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赵相昌 《经济经纬》2007,(2):157-160
公司法人制度赋予公司以独立的人格,一方面使公司股东在经济活动中承担有限责任,降低了股东投资风险,调动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股东承担有限责任,也为股东利用公司法人资格、规避法律、逃避契约义务、损害债权人利益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从理论上探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内涵、特征、适用情形和条件,在实务中结合我国现实条件,提出构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建言,将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公司法人制度,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顺利确立.  相似文献   

13.
李青原  王露萌 《经济管理》2020,42(5):173-194
现有信息披露对资本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研究公司信息披露与自身股价之间的关系。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2007—2017年发布的业绩预告的信息外溢效应进行了检验,发现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对行业内其他公司的市场反应具有显著解释力,表明我国资本市场业绩预告存在信息外溢现象。并且,公司间会计信息可比性越高,外溢效应越显著,表明会计信息可比性促进了公司间的信息传递,对投资者股票交易具有决策参考意义。进一步检验发现,可比性对信息外溢效应的促进作用在市场竞争更激烈的公司中更为显著。此外,预告公司和非预告公司的信息环境对信息传递的影响有所差异。本文研究结论为我国资本市场外部性现象提供经验证据,对于信息披露质量要求以及披露监管政策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框架下,研究资本战略选择对创新投入的影响,通过手工搜集从新三板转板至主板上市企业(成功实行步步为营资本战略企业)的相关数据,利用PSM匹配直接IPO上市的公司(实行一步到位资本战略企业),比较两种不同资本战略实施对创新投入的差异化影响。结果表明,借助多层次资本市场成长的步步为营资本战略上市公司具有更高的创新投入。在此基础上,探究企业内部决策机制、资本市场中观层面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在资本战略影响创新投入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资本战略通过缓解投融资约束提高研发费用化强度和研发资本化强度;中观层面,分析师关注起调节作用,分析师关注程度越高,实施步步为营资本战略上市公司的研发资本化强度越高;外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降低企业创新投入,进而产生挤出效应,但是挤出效应在实施步步为营资本战略上市公司中得到部分缓解。研究结论对创新企业如何更好地利用资本市场助力自身发展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洁  唐洁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36(20):103-111
企业研发能够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是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动力。基于2010—2017年中国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检验资本错配和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资本错配对企业研发投入存在抑制效应;融资约束不仅对企业研发具有直接负向影响,还会强化资本错配对研发投入的抑制效应,但上述融资约束的影响仅在非国有企业中存在,对国有企业没有显著影响。因此,针对不同所有制企业提供多渠道融资体系,提高资金配置效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利于推动企业创新和供给侧改革。  相似文献   

16.
大股东对上市公司掏空与支持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公司的所有权安排中,大股东拥有公司的控制权,有能力为获取控制权的私人利益而侵占上市公司的资源。但是,当上市公司陷入经营困境时,大股东可能通过减少自己的侵占行为而使公司具有偿债能力,甚至会用自己的资源进行支持以防止公司破产。如果上市公司的投资回报率低于大股东的预期水平,或者预期上市公司无法继续生存下去时,大股东会以公司外部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为代价而对上市公司进行掠夺。  相似文献   

17.
当前,金融创新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金融创新一方面能够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更多融资方式和工具;另一方面可通过优化企业资本配置,间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基于内生金融发展理论和内部资本市场有效理论,构建理论分析框架,从微观层面研究金融创新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路径。以2011-2015年343家战略性新兴产业A股上市企业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金融创新、资本配置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金融创新能够通过提高企业资本配置效率正向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技术创新。结论可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合理运用金融创新、提升企业资本配置效率进而促进技术创新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高度分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样本.本文从终极控制人的视角,以我国2003-2007年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终极控制股东现金流权及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对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随着终极控股股东现金流权的增加而趋于下降;伴随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水平的增加而上升.这种结果和自由现金流假说一致,即控股股东拥有过多的自由现金流可能导致过度投资,并且这种过度投资问题在资产收益率低的公司里更加严重.我们的结果不仅解决了以往关于现金流和投资之间的敏感是由于控股股东偏好过度投资还是投资不足的争论,而且为控股股东存在“激励效应”和“堑壕效应”提供了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融资成本   总被引:128,自引:1,他引:128  
本文以深圳证券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是否会对其股权融资成本产生影响。我们采用剩余收益模型计算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分别以披露总体质量与盈余披露质量指标反映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研究发现,在控制β系数、公司规模、账面市值比、杠杆率、资产周转率等因素的条件下,信息披露质量较高的样本公司边际股权融资成本较低,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会对其股权融资成本产生积极影响。研究还发现,盈余平滑度和披露总体质量是影响样本公司股权融资成本的主要信息披露质量特征。最后基于上述发现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股权换技术是指通过向外资出售部分股权以引进所需要的先进技术,是跨国公司战略性进入我国市场、国有企业改革以及实现技术赶超的综合结果.但是,股权换技术本身所存在的许多问题导致目标难以实现;以少儋数股权难以换取先进技术,而如果出让多数股权,则会远离自主创新区域;跨国公司还会考虑是否会使所投资公司与本公司形成竞争;我国企业还可能形成对跨国公司的技术依赖;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的非理性因素也会使股权换技术目标异化.为正确实施股权换技术,必须明确指导思想,完善模式,减少非理性因素并形成鼓励国内资本进入的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