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业主维权是中国社区中滋生出来的民主萌芽,是一种以产权为基础、以业主自治维权为诉求、以业主委员会为主导的新型民主形式。目前业主的维权意识苏醒了,但在一定程度上维权活动还比较盲目,引发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业主维权的误区1.业主委员会全能。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活动  相似文献   

2.
随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宣传贯彻深入人心,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但在维权的过程中,消费者“维权过度”也频频见诸于网络和媒体.究竟什么是“维权过度”,它是如何产生的,又具有哪些特点.工商部门该如何应对这一现象呢.本文将结合案例,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房产开发企业及物业管理存在很多侵害人民权益的问题.这一问题已经成为经济活动中的一个普通现象.如果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对这一问题不给与足够重视,并对业主与业主委员会理性维权加以正确引导,必将引起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这与创建和谐社会、宜居城市的发展主题背道而驰.因此,全社会都应营造业主与业主委员会理性维权的社会氛围,促进社区和谐、建设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4.
<正>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大会依法选举产生的,且在居委会备了案的合法群众团体。在维权工作中,要依照法律、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进行维权。业主的维权问题,是关系物业服务企业与广大业主建立和谐关系,维护社区稳定的关键,是业主委员会的重要职责之一。笔者认为,如何维权,怎样维权,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努力做好三个维权有理有据依法维权业主大会指导规则第四条指出:业主委员会应当依法履行职责,不得作出与物业管理无关的决定,不得从事与物业管理无关的活动。  相似文献   

5.
最近一年来,业主维权的意识空前提高,出现了很多业主维权事例。特别是一些楼盘交房时许多业主集体维权。回顾这一年来业主维权的总体结果,却不能让人,特别不能让当事的业主满意。有些楼盘的业主.光也曝了,气也出了.但是却没有拿到任何赔偿,更不要说退房。有些楼盘的业主拿到几千元甚至只有几百元的赔偿,可是自己房子  相似文献   

6.
近日来,"降价维权"成为公众舆论的焦点话题。扛不住的开发商选择降价促销,伤不起的老业主无奈"维权"。因房地产商降价引发的业主"维权"风波大有蔓延之势,并且老业主与房地产商的矛盾也迅速升级,"维权"已从退房、退差价演变成肢体冲突,  相似文献   

7.
房价调整,深圳、北京、上海等地连续发生业主要求开发商进行降价补偿的事件,业主因降价维权,成为房产纠纷中的新"节目"房价降幅越来越大,许多业主打起了维权的大旗。只是开发商因"降价"补偿或变相补偿仍然是个别行为,业主"房价维权"前景仍不明朗。  相似文献   

8.
随着物业管理的快速发展,住宅消费观念的不断更新,人们对物业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我国物业管理无论是理论建设还是实践探索,都远远滞后于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尤其是业主委员会作用发挥不力的现状逐渐凸显出来,法律地位模糊,经费不足,专业人才与专业知识匮乏等都严重制约了业主委员会作用的发挥。文章就进一步完善物业管理法律法规,提升业主委员会的维权作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公共物业所有权与公共物业管理权以及公共物业管理监督权三权相分离的原则,建立健全业主专职维权队伍,使业主委员会在选聘物业管理企业之前也应用市场机制选聘职业维权人履行业主委员会职责,随着业主维权专职队伍及相关业主维权专职人才市场机制的建立,业主委员会在物业管理中的作用将迈向更加积极健康的轨道。  相似文献   

9.
前“业主时代”的购房维权主要表现为购房业主维权行为虽然凸显了法制的趋向。但总体上仍不成熟、不规范、不理性,维权的方式、手段、途径都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0.
叙述者:北京天通苑万先生(受害人 常先生、朱女士的朋友) 整理者:实习记者 王黎明 维权事由:开发商侵占绿地、欺诈业 主、夜间施工、严重扰民。 维权结果:业主自发组成维权小组 与开发商进行交涉,但并无进展。2005年 11月24日,维权小组积极分子又惨遭黑 手,引起业主极大愤慨,二者是否有必然 联系,案件正在调查之中。 维权启示:与开发商相比,业主显得 弱小,其维权行动也显苍白无力,所以业  相似文献   

11.
《住宅与房地产》2014,(12):16-16
害群之马【新闻事件】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燕郊东方御景小区,业主因为维权和欣澳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保安发生冲突,业主因要求物业公司提高服务质量数次遭殴。随后又因成立业主委员会维权遭打,为此他们成立了武工队维权,并请来八卦掌掌门人传授武艺。(摘自《新京报》2014年10月8日)【综述】物业企业违法警察管不了,要业主练武术自己解决,在当今社区确实是一个大新闻。  相似文献   

12.
深圳是物业管理发源地,随着时代变迁,物业行业的发展也遇到了新的问题,特别是在房屋私有产权制度确立之下,物业管理不再仅仅是物业公司的事情,业主自治下的物业管理成为行业主旋律。然而由于业主自治对过往物业管理模式的重大颠覆,同时产生新的利益分配模式,使得业主与物业企业之间矛盾重重,难以沟通,业主自治过程中常常出现的“黑物管”“暴力维权”等现象成为行业发展中不和谐的声音。  相似文献   

13.
王永胜 《楼市》2012,(6):34
中国楼市曾经历了一段比较长的牛市,大多业主形成了买房包赚不赔的思维定势,现在却出现了降价潮,业主们心理和经济压力大,接受不了。房地产行业一直是老百姓投诉最多的行业之一,货不对板、数据偏差、交房时间违约等问题屡见不鲜。业主维权行为应得到尊重,但应在法律范畴之内,过激维权就不妥了,情节严重的同样会受到法律制裁。楼市好时很少看到有人恶意维权,但一到逆市,维权维出花样,产生很多恶劣行径,值得社  相似文献   

14.
日前,上上城的开发商三河福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福成与上上城部分业主代表面对面地进行协商——这是上上城三期业主维权活动的一次小小的胜利,但这也仅仅是他们多次维权活动中的一次。燕郊上上城清盘的广告现在依然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15.
继《物业管理条例》和《物权法》出台后,广大业主的权利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在不断增强,但很多业主在拥有强烈维权意识的同时并不清楚到底该如何维权。近几年来但凡因为物业费纠纷而诉至公堂的案件,其结果大都是业主败诉。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业主在诉讼过程中,对物业公司服务不到位举证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独立于物业和业主之外的第三方机构的介入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6.
<正>众所周知,物业管理作为微利行业,随着业主的过度维权和要求降物业管理费的呼声不断,物业管理企业面临着很大阻力。再加上劳动力的缺乏、人工费的增加,物价的上涨,对劳动力密集的物业管理企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如何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环境下求生存、谋发展,笔者认为,首先要摆正切实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居民的维权意识日强,特别在纯商品房小区,因业主维权引发矛盾渐渐增多,上访频仍。业委会与物业公司之间、与业主之间、与政府房管办之间,以及业委会成员之间等等关系纠葛、矛盾重重。群众维权意识的增强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伴之而生的以财产权属为基础的业委会的建设,在社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系列配套政策的出台,标志着物业管理由“企业时代”向“业主时代”的转变——我同意这样的看法,但更可能的情况是:“业主时代”在2002维权的年代就早已来临,到了现在这个阶段,则应当属于业主时代的演进,是业主由“反物业管理”的年代转入“物业管理”的年代,是“维权”的年代转入“主权”的年代。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业主维权意识的提高,对物业管理公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一次陌生人的询问没有得到满意答复,一个微乎其微的现象被忽视了,一次小小的投诉没有引起重视,一次巡查因为有事被耽误了等等,业主就可能提出严厉的质询,不仅员工可能被投诉,甚至物业管理公司都可能被曝光,导致法律诉讼,直至被业主“炒鱿鱼”。现实告诉我们,物业管理企业的“饭碗”不再是上级公司或者开发商派发的,而是业主通过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选择的结果,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以业主为关注焦点,树立顾客为中心的意识。  相似文献   

20.
购买郑州市绿地老街二期房的业主在看新房时,发现尚未入住的房子存在诸多问题。业主们通过老街业主的QQ群讲述了自己的情况,随即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一场通过网络发起的业主维权运动随之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