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之间存在共通与兼容的一面,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即有助于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有助于培养员工的忠诚度,有助于促进企业和谐,有助于企业奉行"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助于建立企业诚信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现代金融管理既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又是人类文化的结晶。然而对于中国社会来说,现代金融管理作为"舶来品",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究竟有多大的相容性,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以世界观中的金融管理系统为分析工具,从中西传统文化对比的角度对现代金融管理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中国金融管理之所以先天性地缺失法律文化,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伦理层次中缺乏"基于公正的群性"这一伦理要素;西方现代金融管理的先天不足是出于西方传统文化中生态伦理层次和宇宙伦理层次的先天缺失。  相似文献   

3.
个人或国家财富观是一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国家因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生态环境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的差异,财富观具有特殊的精神特质与行为范式。对于历经五千年文明积淀与洗礼的中国而言,独树一帜的历史文化气质赋予了中国人认知与对待财富的独特视角,形成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得益彰的传统财富观,并由此衍生出一整套基于中国传统思维逻辑与文化特质的财富原则、观念与范畴。早在春秋时期,管仲便提出"夫凡人之情,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认为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同时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法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是传统法文化核心精神的集中体现。和谐理念的形成基于小农经济的物质生产关系方式、政治先于经济成熟的政治因素和"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从法的价值角度分析,和谐理念有其合乎正义的一面,也有相应的局限性。对体现中国传统法文化和谐理念的资源进行充分挖掘,扬长避短,将对我国正在进行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业产生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然后分析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因以及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不能割断的历史,句句箴言更是我们的终身追求,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在思维方式、抒情方式和生活方式上都有鲜明的特征."天人合一"体现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整体性,"小世界,大心境"体现了中国传统抒情方式的内在性,"保持一颗平常心"体现了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伦理提倡修、齐、治、平的统一,强调家齐是国治、天下平的必要前提,所谓治国之道,实由家治也(张九龄语)。因而,和谐的家庭文化的形成对社会的和谐稳定至关重要。中国传统社会的稳定结构与强调家和万事兴的和谐稳定的家庭文化不无关系,考察家庭文化的变迁可以为建构新的和谐家庭文化提供参考。在家庭关系日益松动、家庭观念  相似文献   

8.
邰炜 《中国外资》2012,(20):279
本文试图通过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道家,佛家心理学思想的分析中归纳出对中国心理学的主要思想,并以此证明是传统文化的具有同质性即天人合一观,同时它也是中国心理学的中坚思想和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通过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道家,佛家心理学思想的分析中归纳出对中国心理学的主要思想,并以此证明是传统文化的具有同质性即天人合一观,同时它也是中国心理学的中坚思想和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0.
李晶晶 《金卡工程》2008,12(11):77-77
如何看待和对待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成为当前理论界无法逃避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剖析传统文化中"道"和传统法律文化的内在联系,探求它与当前现行的法律制度之间的联系.本文对何为道,道在中国法律传统中扮演怎么样角色,道与之当代法制建设这三问题进行了回炉和思考,以期能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之基本精神,不是脱离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历史情境,单纯从某些思想家的思想及相关思想典籍中归纳总结出的观念性概念。中国传统文化必须既是其社会结构、生活样式和政治体制的反映,还必须是上到君主,下到黎民百姓内心的情感、价值和信仰世界的表达。儒学正是在中国乡土村落社会结构之上建立了王权与村落共同体之间的共同价值,通过宗教人伦政治化和政治宗教人伦化,实现王权的宗教人伦化,而成为中国政教合一文化的"图腾"。  相似文献   

12.
对于每一个学习音乐的人来说,首先要学习和接触的课程,以及需要掌握的知识,应该是“基本乐理”.由于在我国音乐艺术类的院校里所讲授的“基本乐理”课程中,几乎都是西洋音乐的乐理知识,并不讲授中国的传统音乐乐理内容.识但是,由于在我国的近现代音乐教育中,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理论并没有得到系统性地梳理和没有形成体系,也没有在学校里进行传授,因此,不要说学生,就是一些先生们对此类中的许多问题也不是了解得十分透彻.而且,中国音乐史课程中所讲述的这方面的内容,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更有一带而过、不了了之的现象.所以.就是所谓的专业音乐研究者,也只有在“自修”中去探索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方面的问题.这样一来,社会中的一般音乐工作者和音乐爱好者也就更无从知晓中国传统音乐乐理方面的“高深学问”.这样的状态,当然妨碍了国民对我们自己传统音乐文化的了解和认识,阻碍了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那么,出现“校正我们的耳朵”去欣赏“好听的”西洋音乐的现象,也就成为自然而然、不足为怪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13.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它体现了古代哲人对社会秩序、人生境界的最高追求.挖掘传统文化"和"理念的积极因素,探究先哲"和谐管理"的丰富理论与实践经验,其以德为先、以人为本、德法并用等观念对当前构建和谐基层央行颇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牛,作为六畜之首,从古至今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牛是勤劳与奉献精神的代表,一直享有尊荣的地位。它对农耕文化的发展,物质财富的积累,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人类的亲密伙伴。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极高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的角色也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15.
王娟霞 《中国外资》2011,(24):218-218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二十世纪上半叶形成的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的伟大成就的思想,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这已成为中国几代人的共识。作为生于中国长于中国的毛泽东,在形成和构建其思想理论体系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探析中国传统文化对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影响,有助于我们现代人进一步认识毛泽东了解毛泽东,同时认识到毛泽东思想对我们今天搞社会主义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和"的思想贯穿整个传统文化发展的全过程,是传统文化的精神和精髓.而在当前,"和"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基础,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价值,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7.
张婷婷  向俐双 《金卡工程》2009,13(5):299-299
"和"的思想贯穿整个传统文化发展的全过程,是传统文化的精神和精髓。、而在当前,"和"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基础,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价值,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8.
段力刚 《中国外资》2008,(6):183-184
“孝道”,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许多学者包括一些国外学者都将其视为中国儒学的核心,在中国的孝道文化中,有相当丰富的内吝至今仍具有积极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中国家庭规模已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从养老的伦理学因素分析,我国家庭养老的存在基础已经动摇,而社会养老所必需的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尚未奠定。家庭赡养老人,一方面可减轻社会的负担,另一方面家庭赡养不仅仅提供给老年人物质保障,还能践行孝道,提供给老年人心灵的慰藉。将传统“孝”的观念与中国养老模式相结合,可以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之路,充分发挥传统孝道的积极社会作用,建设和谐的中国养老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传统文化近代以来遭遇了前所有未有的危机.在此种背景下,学界提出了多种学说.文章从原始儒道的角度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回到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所给出的视域,以确定中国传统文化的身位,这样我们才可能谈得上如何重建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0.
以传统文化提升民营企业经营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经营哲学的产生发展,一方面与民族文化传统有关,另一方面与特定时期的社会生产,特定的经济形态与国家经济体制有关。企业的经营哲学,反映出企业领导者的信念、抱负以及工作重点,是对企业全部行为的一种根本指导,体现出企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实际情况看,中华传统文化对东亚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越来越大。民营企业的当务之急是要深入地研究、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结合中国实际,创建出有特色的民营企业经营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