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甘肃省开始了新一轮信用社产权及法人治理机制改革。目前,已形成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股份合作制农村合作银行和合作制县级信用联社三种产权模式,并建立了相应的法人治理结构。然而,改革过程中依然暴露出产权结构失衡、股本金异化、股权与控制权相悖以及法人治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文章建议要进一步深化产权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健全法人治理机制,加强信用社内部管理。  相似文献   

2.
2005年,甘肃省开始了新一轮信用社产权及法人治理机制改革。目前,已形成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股份合作制农村合作银行和合作制县级信用联社三种产权模式,并建立了相应的法人治理结构。然而,改革过程中依然暴露出产权结构失衡、股本金异化、股权与控制权相悖以及法人治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文章建议要进一步深化产权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健全法人治理机制,加强信用社内部管理。  相似文献   

3.
侯育彬 《浙江金融》2005,(11):57-58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今年改革的安排,深化信用社改革,要重点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以法人为单位,改革信用社产权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区别各类情况,确定不同的产权形式;二是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将信用社的管理交由地方政府负责.  相似文献   

4.
为了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最近,一些县(市)农村信用联社先后成立了统一法人社并相继开业。统一法人社的建立,促进信用社进一步明晰了产权,强化了"三会"作用,扩大了经营成果,增强了内部约束。但是,笔者经调查研究认  相似文献   

5.
农村信用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已进行过多次,但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和政策上的错位,并没有达到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的改革日标。信用社要建立科学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明晰产权,真正落实投资者的权利与责任,实行股份制产权制度改革是最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农村信用社改革是否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按照市场经济规则,明析产权关系,促进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经营机制的转换,使信用社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民族地区农村信用社在深化信用社改革过程中,应尊重现实,因地制宜,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现实水平来选择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进行了界定,对当前信用社产权关系模糊问题、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三会”制度、民主管理、内部人控制、政府干预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村信用社保持以县为单位法人格局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在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上,国家的政策是灵活和明确的,有四种模式可供选择,即: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统一法人及乡镇信用社、两级法人。但从目前农村信用社产权模式改革情况看,  相似文献   

9.
关于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权制度改革是目前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核心内容。我国的农村信用社在股权设置,产权关系上存在诸多问题,应当从信用社股权结构的改造和构建入手,实现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其法人治理结构,以此推动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魏健 《金融纵横》2004,(12):60-61
2003年8月,江苏省继2000年率先改革试点后再次被国务院批准确定为全国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8个省份之一。这次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一是以法人为单位改革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产权组织形式,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二是改革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按照“国家宏观调控、加强监管。省级政府依法管理、落实责任,信用社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监督管理体制将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权交由地方政府负责。  相似文献   

11.
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信用社”由于产权关系不明晰,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造成法人治理不健全。实践证明,法人治理问题已威胁到信用社的生存和发展,也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2000年朱镕基总理先后五次考察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情况,提出要通过深化改革,明确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落实风险责任的指示。本文就信用社如何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进行探索。一、明确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内容信用社是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合作金融企业,应当按照现代企业制…  相似文献   

12.
2003年,国务院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开始以法人为单位的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由此产生了不同产权形式和组织形式的众多市、县小法人.以县为单位的统一“小法人”制度的建成,为巩固农村支农主力军作用,实现农信社自身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却也存在一些阻碍发展的困难和问题,需要依托“大平台”的视角和方法,整合系统资源加以疏导和解决,确保农村信用社新一轮改革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是深化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和防范风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其目标是对信用社在产权关系明晰和责权利统一的基础上,实现对信用社控制权的合理配置,在信用社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和有效的激励与监督机制,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信用社的运营效率,防范农村信用社风险。  相似文献   

14.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信用社要明晰产权关系;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理事长和主任分设;规范议事和决策程序,建立决策、经营、监督相互制约的内部控制机制."但从目前的状况看,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各级信用社尤其是县级信用联社所实施的法人治理结构尚不够完善,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是转换机制与信用社现状之间的矛盾。国家制定的农村信用社改革目标是“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扶持、地方政府负责”,也就是常说的“花钱买机制”,国家希望通过给予农村信用社一定的资金扶持以达到“产权明晰、资本金到位、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农村信用合作社曾一度存在产权关系不明晰、所有权主体缺位、治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其效率低下。2003年国务院"改革试点方案"实施以来,农信社产权模式有,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加快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应继续坚持明确产权主体、合理重置股权结构的指导思路,进一步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改革模式,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应是通过完善服务功能来支持"三农"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一个主要内容是以法人为单位改革信用社产权制度,核心是法人治理结构体现"民营资本民营化".对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的完善要从信用社的内部和外部人手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8.
《农村金融研究》2013,(11):78-79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王艳2013年9月28日的来稿对完善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提出了以下建议:第一,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农村信用社产权结构应区别不同情况,有选择性地吸取一些现代股份制企业的优点。目前,很多信用社股本金相对较少,所以在股权设置上,应积极改善股权结构,实现股权结构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9.
王勇 《中国外资》2008,(5):20-22
我国农村信用社已经并正在进行着一系列的改革,包括对股金管理、名主建设、产权制度、法人治理结构、内控机制和内部管理机制等的改革。这些改革虽取得过一定的成效,然而我国农村信用社因产权、体制等长期的、深层次的原因造成法人治理结构呈现严重缺陷,存在一系列问题,包括内部人控制、不力的委托代理关系,法人治理结构不对称、内外部治理弱化、认知程度不高等,需要进行全面的改革。随着产权改革的进行,当前应趁热打铁,改革重点应放在加快改革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上。本文从对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存在的这一系列问题的分析探讨入手,研究并构建出一个相对完善治理结构的改革模式,旨在对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有讨论价值。  相似文献   

20.
胡瑞挺  曹斌 《甘肃金融》2011,(12):47-48
改革发展现状 定西市农村信用社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一系列要求,在省、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了法人治理机制的改革。这次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点是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约束机制,转换经营机制,增强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