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贺艳姣 《价值工程》2014,(20):275-276
音乐鉴赏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是欣赏者对音乐作品的一种审美活动,通过音乐鉴赏可以为学生提供非常动听的音乐,还可以通过音乐鉴赏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本文以音乐鉴赏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用作为出发点,阐述音乐鉴赏应用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联觉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有效地运用联觉机制,可以帮助学生在音乐鉴赏过程中将听觉感受与其他官能及内心情感发生联系,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本文尝试从联觉机制在音乐鉴赏课程中运用的角度来谈如何提高理工科院校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3.
胡建平 《企业导报》2010,(9):249-249
普通高中音乐教育承担着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养,拓展音乐文化视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具有基本的音乐鉴赏、表现和创造能力,以及完善其人格等任务。高中音乐课程对于促进学生全面的、有个性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徐玲雅 《民营科技》2011,(12):103-103
阐述了音乐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就音乐素质教育的功能及意义进行了探究,深入的对普通高校开展音乐素质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为加强职高学生音乐素质教育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音乐欣赏课是普通高中的一门必修课,是对高中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现从如何通过高中音乐欣赏课提高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并通过学生的道德水平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的蓬勃发展,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音乐人才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的形式与内容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变革与拓展。在吸收原有教学方式优点的基础上,放开眼界,拓展思路,使音乐教学具备更多样的形式与更丰富的内容,以适应新时代音乐人才市场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正音乐记录着不同时代的文明,凝聚着浓厚的人文精神,闪烁着人类的智慧。音乐课程不应再把音乐视为单纯的消遣娱乐或单纯的技艺,而应把它视为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像力与创造力的结晶,通过音乐的感人形式、丰富内容和深刻的人文内涵,接近学生的生活,打动学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3,(7):262-263
音乐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习欣赏音乐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文章介绍了对国内外古典音乐的认识,以及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分析了音乐鉴赏的主客观因素及其关系。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广阔的空间,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的有机整合,给音乐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在音乐教学中,合理、适时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宽松、民主、活跃的课堂教学情境,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视野,激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0.
音乐是一种表演艺术,它给人以美的视觉,听觉的享受,音乐还可以使人向善,音乐表演艺术与音乐美学联系紧密,它充分的表现了音乐作品丰富的内涵,它通过表演这个环节把艺术作品真实地传达给欣赏者,实现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音乐表演的心理尤为重要,它和人类的任何创造行为一样,都是以创造主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并受这种心理活动的支配.  相似文献   

11.
一、美育贯穿教学全过程 我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充分挖掘音乐学科教学中美的内容,把美育融人音乐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学生认识美、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利用美的情感因素、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造能力,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实现美育在学校教育的整体融合,即让美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大型情景交响音乐《木兰诗篇》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音乐风格,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它以全新的手法完美演绎了木兰替父从军的古老体裁,把交响乐与合唱队搬上舞台,并使舞台情境与丰富的音乐表现水乳变融,是一种艺术形式上的成功实践,具有别具风格的艺术美,闪耀着鲜明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3.
郑雪洁 《民营科技》2009,(9):78-78,144
审美教育是小学音乐教育的核心部分。它培养学生对美好音乐的热爱、正确的审美观,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美、鉴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它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塑造完美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韩树廷 《活力》2011,(12):84-84
一、关于黑龙江流域三少数民族说唱音乐形式(简称“三族说唱音乐”)说唱音乐是“说、唱、表”三位一体的音乐形式,是民间口头文学和说唱表演艺术长期结合、演变而成.以“说中夹唱”、“唱中夹说”的形式叙述故事,故称为说唱。黑龙江流域三少数民族说唱音乐形式(简称“三族说唱音乐”),主要指达斡尔的乌钦(也称乌春)、鄂伦春的摩苏昆和赫哲族的伊玛堪.是这几个民族群众文化活动中喜闻乐见的民间说唱形式。  相似文献   

15.
初中音乐的创新性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其实质在于提高学生和教师的创新素质,实施创新教育和音乐教育创新已成为素质教育新的生长点.从创新音乐教育走向音乐教育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音乐教育创新重在落到实处.本文探讨了初中音乐教育的现状及进行创新性教育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一些初中音乐创新性教育实践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而音乐艺术教育和其他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方面。它通过情感与心理中介的训练和培养而影响人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人类文明的艺术,音乐教育在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上,在弥补人的素质缺陷、促使人的健康的心理要素成熟上,有着其他教育所不可替代的功能,被誉为是一种“心灵的体操、灵魂的净化剂”。1音乐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价值音乐具有认识、美育、教化和娱乐功能。音乐艺术教育在学生的智能发展、审美素养、人格精神及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培养与提高上,具有不可替…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它运用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各种音响来塑造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它是诸多艺术种类中最具感染力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而其本身也具有高效的美育价值.欣赏音乐,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具有让人们认识精神和内心世界的功能.音乐可以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对美育教育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8.
武宗琪 《价值工程》2011,30(31):151-152
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而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是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由此可见音乐审美在音乐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价值,加强大学生的音乐审美教育,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音乐课的教学特点与音乐审美教育特质间的关系,成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中的焦点,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要注重音乐教育中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杨立 《价值工程》2015,(1):328-329
建构主义在新媒体时代的应用模式不断得到创新。本文结合新媒体技术的特点,深入剖析建构主义理论在音乐鉴赏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在巴托克早期的创作中,主要着眼于用民族音乐改编的钢琴曲,其中很多都是为儿童而写.儿童钢琴曲似乎是一个比较方便不太费力的音乐媒介,巴托克以儿童曲为起点,发展其后来的作曲技法.这些研究对他后来的音乐创作有着很深的影响,形成了以民间特点为主,充满节奏活力与丰富想象的独特风格.巴托克一生创作的许多钢琴作品都与马尔加半岛的民谣有关,匈牙利民族民间音乐的语言就像一根红线,贯穿在大部分的作品中.巴托克深信民间音乐乐汇中的珍贵价值,不辞辛劳地去挖掘丰富宝藏,为后代拯救和保存古老的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